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32)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第三品 轮回痛苦
戊五、怨憎会苦:
如是怨憎会痛苦,遭受不悦害恐怖。
如果遇到憎恨的怨敌,则对自己的生身性命、财产受用都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戊六、爱别离苦:
慈爱对境相别离,内心忧伤悲哀泣,
意不欢喜之根源,追忆优点贪所恼。
如果与慈爱的亲朋好友别离,忆起他的音容笑貌种种优点,更加伤心难过,苦不堪言。
戊七、求不得苦:
所欲不遂之痛苦,事不成故心刺痛,
感受贫穷可怜苦,饥渴逼迫如饿鬼。
倘若愿望未实现,则心不舒畅,资具贫乏或一切欲望未得到满足也会刺痛内心,意不安乐。
戊八、近取蕴苦:
经说色受想行识,近取五蕴有漏性,
是故乃是诸苦处,苦依苦器与苦源。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近取五蕴乃有漏法故为诸苦之处、诸苦之所依、诸苦之器、诸苦之源也。”意思是说,色蕴现量造成苦害的缘故是苦处;受蕴承受痛苦故是苦器;想蕴能生起分别妄念而成为最初之门故是苦依;行蕴与识蕴是作者与知者故为苦源。此等之理《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也已如是宣说。
丁三、劝诫为摆脱人间痛苦勤修正法:
劝诫诸位对人间痛苦生起厌烦心而力求摆脱。
如是一切人世间,苦因果故无安乐,
为脱此苦思善道,当求解脱轮回法。
有些人现行痛苦之因——不善业,他们将于后世感受苦果,有些人正在感受往昔的苦果。所以,我们必须从中解脱。
丙五(非天之苦)分二:一、无乐之理;二、劝勉精进修法。
丁一、无乐之理:
诸非天亦无乐时,无义战争起嗔恨,
嫉妒天福不堪忍,沙场百般受痛苦。
阿修罗自已内部互相斗争,看见三十三天的快乐与财富后为嫉妒怒火所迫,(难以堪忍)。有时在与天人作战的沙场上,遭受断头断肢之苦,或者被金刚、利矛、铁轮等击伤,有些丧命,有些感受濒临死亡的恐惧与痛苦。
《亲友书》云:“非天嗔恨天福故,心中生起大痛苦,虽具智慧以趣障,无法现见真实谛。”此中所说的不见谛是指诸如声闻缘觉之见道,并非是大乘见道。
《宝积经》云:“尔时宣说此法,天、龙、非天、大鹏、人非人、大腹行等不可胜数之众生获得见诸法之无垢法眼也。”因此,应当通达诸乘之理。
丁二、劝勉精进修法:
非天也是如此痛苦,所以,应当勤修正法。
故求善妙寂灭众,当速修持解脱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