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106.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每日一颂】《四百论》(第五品) 返回

106.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每日一颂】《四百论》(第五品)

知幻园 2023-11-19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106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戊一、(正说菩萨行)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己二、(明得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二、(发菩提心的福德)分二: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辛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


问曰:菩萨从何得名为胜义菩萨呢?其胜义发心之福德如何?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中观四百论》



菩萨于初地发起胜义菩提心,其福德远远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类都成为转轮王的福德。


菩提心有世俗与胜义两个层次,世俗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人最初发心至加行道之间,为了利益父母众生而生起取证菩提果的发心,胜义菩提心是菩萨在一地至十地之间的菩提心。菩萨证入初地,发起胜义菩提心,即名胜义菩萨,真实成为佛的意子,如《入中论》里所言:“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初地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其福德不可思议,纵然大地上一切有情众生,皆成为统领四洲的转轮王,其福德总合起来,也无法与初地菩萨发菩提心的功德相比。得到转轮王,只是今生暂时的利益,但是一地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于所有众生皆能施予生生世世的暂时与究竟利益,即使是一刹那菩提心,也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远非所有的转轮王福德相比。因此,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时,其内心喜乐也无可言喻。


譬如说,关在监狱里已被判死刑的人,一旦从死牢中获得释放,得到了自由,其内心安乐定会无法形容,没有任何一种能与之相比。同样,菩萨从凡夫位登上见道位,便从轮回牢狱中彻底解脱出来,获得了自在度生的能力,因此其安乐也非其余事物所带来的安乐可比。还有譬喻说,国王下命令,指挥臣民眷属如法地办理各种事件,以此国王能获得丰厚的财产,而这些财产实际上也是众生安乐之因。同样,菩萨依众生而发心积聚福德,获得胜义菩提心登上初地时,其胜义菩提心也能广利众生。月称论师说:“暂时以菩萨,发心之福德,若彼有色相,周遍诸众生,众生数无穷,佛陀智无边,于彼回向故,福德亦无量!”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颂词(含链接)】《四百论》 第一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二品


【每日一颂】《四百论》 第三品


076

我我所骄傲,世智者谁起,

以一切有情,诸境皆共故。


077

六分雇公仆,汝有何所骄,

随所负责任,要待他授给。


078

如佣得所得,思主为施者,

主给所应给,自矜为施主。


079

余视为苦处,汝起颠倒念,

以他事存活,汝由何生喜。


080

王是护世者,亦为世所护,

由一而生骄,余何不离骄。


081

种中喜自业,存活者难得,

若汝获不善,汝难得善趣。


082

若由他使作,世说彼为愚,

如汝随他转,更无有余者。


083

要由我保护,取世间工资,

若自作罪恶,无悲谁同彼。


084

若作罪众生,非是所悲愍,

则愚夫异生,皆非所庇护。


085

自生欢喜因,随处皆非无,

由教等为因,不能灭非福。


086

若谓正防护,国王便为法,

烦恼诸匠人,何缘不成法。


087

世间依国王,国王尤可诃,

喻善诃有爱,普为世间母。


088

非愚不得王,愚人无悲愍,

国王虽护者,无悲不住法。


089

诸仙一切行,智者不全为,

以彼诸仙中,有劣中胜故。


090

往昔诸善王,护世如爱子,

诸依诤世法,今如鹿旷野。


091

若得便为害,国王无罪者,

盗贼便害他,最初亦非有。


092

若于酒等事,舍财非供养,

阵中舍自身,岂认为供养。


093

国王护世间,汝全无依怙,

怙者自无助,谁能生欢喜。


094

国王命终后,名称无少德,

无德与屠狗,何无大名称。


095

若时大权势,由自福德招,

是则不可说,此终无权势。


096

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

故一切有情,无种姓差别。


097

过去时久远,女性意动摇,

是故刹帝利,非由种姓生。


098

首陀由作业,既成刹帝利,

首陀由作业,何非婆罗门。


099

如王分权利,不能分罪恶,

智者谁为他,自摧毁后世。


100

自在所起慢,当观他有势,

若等若增胜,善士心不起。


101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102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103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104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105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