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50 | 十善业的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返回

大圆满心性休息50 | 十善业的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求学足迹 2021-04-17


传讲时间:2015. 4. 16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丁三(宣说果)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下面讲善业的果,分为略说和广说两个方面。十不善业的果,前面已经讲了;十善业的果,前面也讲了一些,此处广说。

戊一、略说:




 入道十善果异熟,等流增上及士用。






入了修行道而行持善法的话,它的果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这是略说。下面的广说有九个科判。

戊二(广说)分九: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四、士用果;五、六度之果;六、四无量之果;七、二谛之果;八、善恶分别之果;九、甚深缘起之果。

己一、异熟果:




以行小中大品善,暂成人天终定胜。






一般听课过了三四十分钟的时候,人的大脑稍微需要休息一下,不管讲得好与不好,都需要稍微有点休息,之后记性就更好了。

“以行小中大品善,”人在行持善法的时候,其意乐、时间不同,整个状态也有强烈、微弱等的不同,因此会有小品善业、中品善业、大品善业。

“暂成人天终定胜。”善根比较大的会转生到无色界、色界,这是依靠禅定的力量;善根没有这么大的话,就转生为欲界的天人或人。暂时会得到这样的人天福报;最终会获得决定胜,即获得佛果,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以菩提心、空性来摄持的话,会得到这样的善业。

总的来讲,做任何善业都会获得快乐。讲义当中引用了《般若八千颂》的一个教证:佛陀跟舍利子说,如果以菩提心来摄持,那么行持十善、四禅、四无色定以及六度当中的任何一度,乃至菩提果之间,善根是不会灭尽的。这个教证很重要,大家还是要记下来。

拓展内容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般若八千颂》中云尊者舍利子,以何善根趋入人间、天界复成就无上正等觉?以发无上菩提心摄持之十善、四禅、四无色定、六度,中间永不灭尽也。


在学菩提道的时候,现在世间人有很多怀疑,其实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好好学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怀疑在经论当中已经回答得非常明白了。比如很多人会想:“啊,我发了菩提心而行持善法的话,中间会不会被嗔恨心毁坏啊?”我以前也说过,如果你真的以菩提心来摄持的话,虽然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嗔恨心等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乃至菩提果之间,这个善根都不会被摧毁的——中间永远不会灭尽。这个很重要的!

以上讲了异熟果。前面讲了,从现在乃至菩提果之间,随解脱分的善根不会像随福德分善根那样灭尽,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随福德分的善根,获得人天福报以后就没有了,但是以菩提心摄持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入行论》第一品所讲的,乃至菩提果之间一直不会灭尽。

拓展内容

《入菩萨行论》:“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我那天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菩提心的功德,当时觉得:“我们还是要学大乘菩提心,这样之后,做很多善事都能增上,这一点很重要!”我当时一直有这种心态。

下面讲等流果,有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两种。

己二、等流果:




同行等流善自增,感受戒杀得长寿,
断除偷盗受用丰,断除邪淫夫妻和,
无有一切诸怨敌。断除妄语不遭谤,
断除离间互为友,断除恶语言适宜,
断除绮语众悦耳。断除贪心果知足,
断除嗔心具慈心,断除邪见具正见。





拓展内容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本段颂词,藏文原文中没有将十善一一列出,只有等流果,但为了便于理解,在翻译时将对应的善业也补充上。”


同行等流善自增,下面讲同行等流果。跟前面所讲的一样,断除了杀生的话,即生当中就不喜欢杀生;断除了偷盗,即生当中也不喜欢偷盗——两个同学一起去某个地方,一个想偷东西,一个就不想偷东西;断除了邪淫,即生当中也会受持清净戒律,等等。与生俱来就喜欢做善事,不愿意做恶事,这叫做善业的同行等流果。

很多人就一直有这种习气,不管别人怎么样……这跟后天的教育都没有关系,他生来在善和恶方面的习气就跟其他人不相同。

“感受戒杀得长寿,”下面讲,十种善业的感受等流果是什么呢?首先是“戒杀”,断除杀生会获得长寿。

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为了长寿要杀很多生——要补身体就杀鸡、杀鱼、杀猪等,杀很多很多众生。其实应该说,他们是非常可怜的,这也是世间一个非常颠倒的见解。

其实长寿跟你前世的放生等有关系,而且如果你想要即生当中长寿的话,那么按照现世现报的因果规律,即生当中也要不害众生的生命。

我经常想,汉地很多高僧大德是吃素的,住在世间的时间是特别长的,这也跟因果有一定的关系;而有些大老板,特别爱点杀活鱼等,这样的人好像很年轻就离开人间了。这确实是因果不虚——戒杀得长寿

长寿的窍诀不是杀生,这一点世间人应该要懂得。很多人想“我父母要长寿,多杀一点什么什么”,“我要长寿,要吃点什么”。尤其是一些多病的人,想通过抢夺其他众生的生命来补上自己的寿命,恐怕有一定的困难,大家应该注意。

“断除偷盗受用丰,”以前断除偷盗的感受等流果,是即生当中非常有财富。

有些人即生当中为什么会富裕啊?实际上他原来一分钱都没有,但是当前世的福报现前时,财富也很快就会现前。

人当中,有些人长得很好看,有些长得特别难看;有些特别富裕,有些特别贫穷……关于这些道理,佛陀在佛经当中讲得非常清楚。

比如《金色王经》中讲:“善业为端正,不善为鄙陋,二业皆有报,必定实得果。”有些人做了善业以后,他就会相貌端严,财富、功德也很圆满。有些人因为前世造了一些恶业,即生当中又贫穷、又丑陋、又多病,自己也是没办法活在世界上,特别痛苦,而且说话也没有勇气、特别害怕,从身心的整个状况来讲都是非常不妙的。这也是跟他们的前世有关。如果我们稍微相信这方面道理的话,的确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行善不一定现世现报


我以前看过一个经典,是《大庄严论经》,这里面有一个公案。说是一个医生全力以赴地为国王治病,因为他的医德和医术很好,最后确实把国王的病治好了,他心里就想:“我治好了国王的病,他肯定会给我一些利益吧?”但是当他走的时候,国王什么都没有给。没有想到的是,国王通过另一个途径酬谢了他。原来他家里没有牛羊、没有房屋、没有家具,国王派人令他家里所有的财富都得以圆满了。他到了家里之后才发现,原来国王给他的特别多。

此经中还有一个教证,前面是说:“施未见报时,心意有疑悔,以为徒疲劳,终竟无所得。”意思是说,当你做了好事,还没有真正见到果报的时候,心里会怀疑、伤心,觉得:“这次我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没有所得。”

后面又说:“既得生中阴,始见善相貌,如医到家已,方生大欢喜。”但是后来“生中阴”(可能指自性中阴)的时候,才真正见到人的相貌庄严,这时才知道:“噢,原来做善业的果报就是这样的。”就像那个医生到了家里才知道,所有财富都已经圆满了。这是一种比喻,我觉得很有意义。

拓展内容

《俱舍论颂讲义》:“法性中阴过后即为受生中阴,也叫转世中阴,此后开始投生即形成自性中阴。”


刚才那个医生承侍国王时,还不知道国王如何酬谢他,他承侍国王相当于我们做善事的过程;当时他认为“我做这件事好像是徒劳无益的”,相当于我们做善事没有看到现世现报时的心态;后来他回到家里,发现所有资具都圆满了,就相当于我们做善业的果报最后呈现了。

所以,我们今天做的善业不一定像世间人想象的那样,马上现世现报,没有这样的,中间要有一个过程。它是换另一个角度,在其他时候,在你的身上呈现果报,可能是相貌端严、财富圆满、身体健康、美名远扬等,很多福报会在其他时间呈现。

“断除邪淫夫妻和,无有一切诸怨敌。”断除了邪淫之后,会夫妻和合、家庭美满,没有任何怨敌、违缘,非常快乐、幸福。

“断除妄语不遭谤,”断除了妄语以后,一般不会遭受别人各种各样的诽谤。

“断除离间互为友,”断除了离间语,你所接触的同事、道友等都是非常友好的。

“断除恶语言适宜,”断除了恶语以后,你所说的话会特别入耳、特别合适。

有些人好像说半天,别人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有些人说一句话,份量和力量都非常强大。

“断除绮语众悦耳。”断除了绮语之后,他所说的话就非常悦耳。

同样的一句话,前世造善业的人说,大家都很能接受;如果由前世业力不好的人说,可能把很多人都得罪了。

以上是语言方面的感受等流果。

“断除贪心果知足,”断除了贪心,生生世世知足少欲、知足常乐。

“断除嗔心具慈心,”断除了嗔心之后,这个人常常具有大慈大悲心,不会很自私的。

“断除邪见具正见。”断除了邪见之后,常时具有善心,具有因果正见。

所以说,今生当中的修行好不好,其实还是跟前世有一定的关系。很多道友说:“我很想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但是实在没有办法,我前世的业力太重了!”

如果前世将杀盗淫妄等所有十不善业都做过的话,即生当中不好的业力就全部现前,而好的业在你面前、在你自己的相续当中很难呈现。自己倒是很想做一个好人,但是呢……比如说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书,长大之后却很想变成有智慧的人,这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你最开始起步的资源太欠缺、太贫乏了,这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下面讲一下增上果,这个比较简单。

己三、增上果:





增上果生圆满境,食易消化药力大,

净处药等具美味,他人不欺离畏害,

众人和合得胜乐,随季成熟丰收果,

地平严饰清凉池,鲜花果实皆繁茂,

叶果药等具美味,资源富饶具亲友。







此处每一句对应的是断除一种不善业的增上果。

“增上果生圆满境,”断除了杀生的话,会转生到非常圆满的环境。

像西方有些国家,我一到了那里就会想到:“哇,这里的人以前肯定断除过杀生,但他们今生杀生很厉害,以后可能不会转生到这样的地方了。”

食易消化药力大,断除不与取的话,会转生到一些饮食容易消化、药力非常大的地方。

净处药等具美味,断除邪淫的话,会出生于非常清净的地方,具有药树、美味等,什么都非常好。

他人不欺离畏害,断除妄语的话,不会受到别人的欺骗,也不会转生到有危害的地方,而是转生到很安全的地方。

有些地方的人,经常受这个人的欺骗、受那个人的打击等,而断除妄语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会转生到很安全的地方去。

众人和合得胜乐,断除离间语的人,会转生到特别和合的地方。

包括我们有些法师和其他的人,在他的家庭中,每个人都很真实的;他所在的群体也非常和合,有一种快乐的气氛。

随季成熟丰收果,断除粗语的话,会转生于四季没有颠倒的地方,果实会适时成熟。

“地平严饰清凉池,”断除绮语的话,会转生到非常平坦、有一些湖泊,并且有各种美好外境点缀、非常庄严的地方去。

“鲜花果实皆繁茂,”断除贪心的人,会转生于鲜花、果实、庄稼非常繁茂的地方去。

“叶果药等具美味,”断除了害心的话,会转生到枝繁叶茂、果实丰富的地方去。

“资源富饶具亲友。”断除了邪见的话,会转生到资源丰富的地方去。“资源”包括一些矿产,比如铁、金子、银子、煤炭等。

像山西的很多“煤老板儿”,他们以前应该都是断除邪见的。有些煤老板到国外去的时候,带着几千万美金,一袋一袋的全部装在一个大车里面。到那去买一栋一栋的房子,都是当场付钱,不需要刷卡。他们国外的人就觉得很稀有:“啊?这些人有这么多美金,从哪里转过来的?”他们问我:“不管坐飞机也好,任何一个途径也好,拿这么多美金不安全吧?从哪里拿来的?”我跟他们说:“这是从福报而来的,你们找不到。”(众笑)应该说是从增上果而来的,对吧?

己四、士用果:





士用之果善增上,如意成办诸所愿。





“士用之果善增上,”所谓的士用果,跟前面讲的一样,不管做任何善事,它会一直不断地增长。

就像炒股一样,有些人正好遇到机会的时候,会赚很多很多钱。现在股市好像稍微好一点了,我倒是没有关注,但是前一段时间听很多人说过,这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就像山上的个别人关心修行一样。城市里面的很多人都一直看着股市的上涨和下跌,尤其是到一些交易大厅的时候,会看到无数的人都在看着“虚空”想发财,这也是一种方法吧。

做善事和做恶事也一样的,时间久了以后,它有它的增长率。

“如意成办诸所愿。”因此,所谓的士用果,就像《普贤行愿品》讲的一样:“一切妙行皆成就。”有了这样的福报,一切妙行都会成就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希望大家对业因果方面有个比较好的认识。



颂词背诵打卡



入道十善果异熟,等流增上及士用。

以行小中大品善,暂成人天终定胜。

同行等流善自增,感受戒杀得长寿,

断除偷盗受用丰,断除邪淫夫妻和,

无有一切诸怨敌。断除妄语不遭谤,

断除离间互为友,断除恶语言适宜,

断除绮语众悦耳。断除贪心果知足,

断除嗔心具慈心,断除邪见具正见。

增上果生圆满境,食易消化药力大,

净处药等具美味,他人不欺离畏害,

众人和合得胜乐,随季成熟丰收果,

地平严饰清凉池,鲜花果实皆繁茂,

叶果药等具美味,资源富饶具亲友。

士用之果善增上,如意成办诸所愿。



温故而知新


49课-50课


【知识类】

1、如何依靠苏醒佛性而获得解脱?如何解释“烦恼即菩提”?

2、十善业的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分别是什么?请一一说明。


【修行类】

1、作为凡夫,在短暂的一生中,应如何选择所学和所修?


【生活类】

学习了《大庄严论经》国王和医生的公案后,你对行持善法的心态方面有了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