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佛网 >> 佛教不仅是宗教,更是智慧的教育 返回

佛教不仅是宗教,更是智慧的教育

智悲语露
6月28日-7月4日



6月28日

凡夫人不犯戒律、不生烦恼是很难的,

但如果有了猛厉的对治心,即使生起,时间也不会太长。

若能时时祈祷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纵然产生了天大烦恼,

依靠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也会马上断掉。

——《佛子行讲记》


6月29日

不能认为一念佛就可以马上减轻痛苦,因为痛苦的因已经造下,

现在果报现前,想依靠念佛立刻消除也有一定困难,当然也不排除有奇迹出现。

就像医生开的药,有些对病人的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则未必有明显作用。

同样,念佛、念咒能否奏效,也有不同情形。

——《怎样变成有福报的人》问答


6月30日

佛陀在《佛所行赞》中说:

“若离心意者,此身如枯木,是故当调心,心调形自正。”

心是万物之灵,身体只是心之附属,如果离开了心念,身体犹如槁木,不会任意妄为。

所以,我们首先要修心,一旦心意得到了控制,外在的形象自然会端正。

——摘自索达吉堪布微信公众号


7月1日

如果有菩提心,就肯定愿意度化众生,将这种境界传给身边很多人;

但你若对此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可能就无所谓了。

因此,作为一个佛教徒,关键看你有没有这种境界。

有的话,就不可能独吞这种精神食粮,

而会很愿意跟众生分享,让他们也摆脱一切痛苦。

——《残酷才是青春》


7月2日

佛教其实不仅是宗教,而更是教育——智慧的教育,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点燃光亮、遣除迷暗。

比如你如果真正明白佛教中“一切皆是无常”“一切无非因缘和合”等道理,

那么即使处在人生的低谷,也完全可以做到泰然处之。

——《寻找生命的意义》演讲


7月3日

如果能对三种根本痛苦和八种支分痛苦有所了解,

在遇到痛苦的时候,就不会太执著。

这一点在大多数修行人身上都能体现出来,而且心里会有一种力量。

如果我们用智慧观察、认识痛苦的本体、根源及其自性,

就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痛苦,逐渐走向解脱。

——《苦才是人生》演讲


7月4日

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要通过佛法修持自己的心,

如果想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确是很困难的。

现在很多富翁无论有多少钱,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所以知足才是最大的财富。

——《亲友书讲记》


推荐阅读:

于弹指间修无常——智悲语露(6.21-6.27)

索达吉堪布6月微博集锦

多求则为苦,少欲则安稳(智悲语露6.14-6.20)

很多追求,不一定值得——上海外国语大学演讲

如何看待人生中的“相遇”和“错过”?

与堪布一起感念佛陀的恩德

索达吉堪布微博集锦--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