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禅修:提升自己的境界 返回

禅修:提升自己的境界


不断有师兄询问如何进行禅修?

在此就来揭开禅修神秘的面纱。

 

有没有一种禅修可以适合于大家——

不仅能快速地使大家的境界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

更能在学佛的路上值遇自在?

小编在此抛转引玉,

愿佛弟子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功力”;

进而让无伪的境界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


 

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首先一定要了解菩提心。

 

但光是了解还不够,现在很多人对佛法只了解就满足了,其实学佛法、信佛法、修佛法是不相同的。我们相信佛法,叫信佛法;字面上知道一点理论,这叫学佛法;不但是相信、知道,而且实际行动中真的去做,这叫修佛法。比方说,我们首先不知道某个企业,后来通过各种方法,相信有这个企业的存在,这叫信;然后了解它的建筑、规模、设施,这叫做学;最后掌握企业从开业到发展的整个状况,自己在行动中去运作,就叫修。

 

平时所修的法是大乘还是小乘,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菩提心。我以前也提过多次,比如说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词上面不分大乘和小乘,以出离心来摄持,就成了小乘的念佛法门;以菩提心来摄持,就是大乘的念佛法门。在佛面前磕头、供灯,也不分大乘和小乘,此善根成为什么样的善根,根本决定于自己的心态。譬如三个人今天在佛像前供灯、烧香、磕头,一个人是为了今生的利益,求佛保佑家庭平安、生意兴隆;一个人想自己获得解脱;一个人是为了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而发愿。表面上看来,三个都是供三盏灯、点三支香、磕三个头,功德似乎一模一样,可是由于不同的三种发心,相应就有了世间、小乘和大乘三种功德。所以,在修行过程中,每个人需要发菩提心。

 


观修菩提心的方法

  

菩提心,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无上佛果的一种发心。有人认为菩提心非常简单,行住坐卧、吃饭走路,以利他心来摄持就成了菩提心;有人认为菩提心非常困难,只有等明心见性或证悟空性以后才可以生起。实际上,这两个都是堕入一种极端。我们不能认为菩提心太简单,随便哪个凡夫人都能修得起来;也不能认为太难了,因为很多高僧大德都明确说过,即使没有得到一地菩萨的境界,也可以产生菩提心,故大家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菩提心的前行:四无量心

 

你们早上起来之后,先要从四无量心开始修。所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为什么称之为“无量”呢?因为修这四种心,功德无量,福报也无量,没有大的心量,没办法修持,所以叫无量心。

 

本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最初应该从慈心开始修,但是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窍决,如果首先没有修成舍心,那么慈心与悲心就会偏堕一方,达不到完全清净,所以最先要从舍心开始修。

 

所谓的舍无量心,是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的平等心。

 

对亲友不要特别贪执,对怨敌也不要特别憎恨,这两个若能完全平等,就叫做舍无量心。


 

正式观修的时候,应该将亲人观在左侧,怨敌观在右侧。

 

任何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刚开始很多人有点想不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在这个世间上,不可能的事情非常多,只要你通过再三辩论、再三思维,逐渐逐渐会接受的。若能明白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那为何对怨敌有憎恨心呢?这都是未经观察所造成的。事实上,众生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不定,如今被当作亲友的这些人,在以往的生生世世中,有许多都是曾加害过自己的仇人。

 

佛教承认一切众生当过父母,包括自己的怨敌和所杀害的众生。我们没有宿命通,并不能现见这一点,但是通过学习,应该对亲人不生贪心,对怨敌不生嗔心,这两个基本上平起平坐时,舍无量心就修出来了。

 

然后修悲无量心。悲无量心是愿三界轮回的所有众生,全部都离开痛苦。我刚才也讲了,一切众生都当过父母,知道这一点叫“知母”;其次要忆念恩德,他们当父母时,赐予我身体和生命,给予我财产及学习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机会,所以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我一定要“念恩”;了知上述道理后,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要“报恩”。

 

修悲无量心时,不用观旁边的怨敌和父母,只需以母亲为所缘境,唯一对她观修,然后慢慢推至没有关系的众生、自己的怨敌,范围扩大到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最后对一切众生普遍观修。这样,悲心自然可以生得起来。

 

悲心和慈心的修法,也可通过呼吸修持自他交换。即观想众生的痛苦、恶业、不愉快,以气体的形状吸入自己身体,自己代受三界众生的一切痛苦,这是悲无量心;观想自己的快乐、善业、福报等,以气体的形状呼出,融入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快乐,这是慈无量心。

 


菩提心的正行

 

四无量心若修得好,修菩提心就不会太难。

 

修菩提心之前,打好四无量心的基础很重要,修的时候还要具备两个条件:愿众生离开痛苦、愿众生获得佛果。光是看众生很可怜,想要帮助他,是不是菩提心也不好说,因为菩提心必须要“缘佛果”。什么叫缘佛果呢?就是愿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远离三界的所有痛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自己心甘情愿做任何事情。

 

佛陀在《教王经》中,将菩提心的学处讲得非常清楚,经云:“对自他一切善根进行随喜,之后回向发愿,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尽心尽力地行持六度万行,是行菩提心的学处。”初学者最需要的是修自他交换和知母念恩等教言,若能反反复复修持,菩提心肯定会生起来的!

 

希望你们以后每天至少要修一修菩提心。其实这没什么不会修的,通过呼吸来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七八十岁的老菩萨都能做到,而这种功德,是任何一种功德都比不上的。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

 


遇到佛法很不容易,千万不要浪费人身,一定要学习佛法、行持善法。哪怕只修五分钟的菩提心,形象上的功德也不及其万分之一。菩提心的功德谁都了知,但如果没有观想、没有行持,对自己也不会有丝毫利益。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当中也有。没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能修得起来。做任何事情刚开始都会有困难,比如修一间房子,挖地基、搞设计,很多方面非常麻烦,但是打好基础之后,进展就会比较顺利。同样,任何修行在起步时,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很多人觉得困难重重,但只要真正去修,就不会有那么大困难。

 

你们现在有殊胜的缘分,还是要多学一点,认认真真去修菩提心,不然会像遇到如意宝却没有使用一样,非常遗憾。但愿大家能生起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继续努力之后,一旦生起了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菩提心,那个时候,度化众生的事业自然而然会兴盛的。


 

—— 恭录于《入行论《菩提心的修法》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