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别样的星辰大海 返回

别样的星辰大海

 

在《时轮金刚》的一个大疏里将此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这个大疏是以前的香巴拉人写的,距今有二千一百八十一年的历史。后来西藏人也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距今也有七八百年左右。所以,这些都不可能是为了应付登陆月球或物理学的发展,才被动地来思考该如何进行解释的。

 

针对《俱舍论》与《时轮金刚》对宇宙结构描述之间的巨大差异,大疏以恰如其分的理由向我们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在于佛陀传法的内容不是根据自己的证悟境界,而是取决于听众的接受能力。其主要考量,是看对方是否受益。


如果能利益众生,就算所讲的与事实不尽相符,佛也会暂时先这样讲,然后再慢慢地引导;如对众生有害,就算事实的确如此,佛也不会如实告知。听众能承受到什么程度,唯有佛才知道。因为佛有他心通,所以十分清楚地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下,只有这么讲才能让听众接受,从而利益那些众生。由此可知,佛之所以说大地是平面的,中间有须弥山等等,都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巧方便。


不仅《时轮金刚》之类的论著这样解释,包括佛陀自己也作过类似的解答。比如,针对释迦牟尼佛在不同场合谈及当初自己是如何发菩提心、如何走上解脱道前后说法之间的偏差,一位弟子就曾问到:为何从前您说是在某尊佛前发心,现在又说在另一尊佛前发的心呢?佛陀对此回答说:我传法的内容是随众生的根机而定。针对以前那些人,就要那么讲,他们才能接受;对于后来的这些人,只有这样讲,才能对他们有益。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众生的利益。由此可见,佛陀传法的内容,是随众生的根机而变的。

这是否意味着佛永远都不讲真理,只随众生根机而说呢?也不是。这只能说明: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以进入佛门的途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经由不同方法逐步将各类众生引导入门之后,最终的解脱道还是只有一条。

 

佛经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之所以有多种不同的描述,其原因就在于此。至于佛经的描述与现代科学发现之间的差异,想必也就不难理解了。




-  连载中  -


图源 | 网络

文字 | 慈诚罗珠堪布




LUMINOUS

✕ 

 WISDOM

|扫码

|关注我们

|学佛之路

|从此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