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贪图微小逸乐的人,绝不可能得到究竟的大安乐。 返回

贪图微小逸乐的人,绝不可能得到究竟的大安乐。

知幻园 2024-03-13








SPRING


智者学时即困苦,

贪乐安住不成名,

贪图微小逸乐者,

彼将不会得大乐。



智者在学修阶段都会备尝艰难困苦,如果贪求安乐享受就不会功成名就。那些贪图微小逸乐的人,绝不可能得到究竟的大安乐。


无论哪一种学问,在学修期间都必须要经历千辛万苦,身受种种磨难。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是多么的荣耀,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然而他们的学识、名誉、地位又有哪一样不是经过废寝忘食的勤学苦练才得来的呢?世间智者也有善说,如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世间的成就都要经历这般难忍的苦行,更何况追求究竟解脱的大成就呢?


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是在饱经磨难后才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成就。比如佛祖释迦牟尼,曾于尼莲禅河边经历六年的苦行,衣不蔽体,不避风雨,每日只食一麻一麦,渐渐地七日食一麻一麦,最后不饮不食。又如米拉日巴尊者在苦行时,采食荨麻使身体肌肤也变成绿色。再如法王如意宝于18岁时到石渠江玛大学校求学,常常穿的是粪扫衣,夏季每日仅靠学校分发的少许酸奶充饥,最后获得大成就。真可谓“未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所以佛家以“慎勿放逸”来警戒学人。求法者要为法而忘却身躯,利益众生者要为众生而忘却自己。然而某些修行人却只顾追求外在的享受,忙于世间琐事,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但向道之心却越来越淡薄。


莲池大师曾说:“现在的出家人,吃得很丰盛,穿得很华美……一如富贵人家,而不知惭愧,佛法没落了,实在令人惋惜!”这类人非但不会成为智者名扬四方,而且会落得“欲求解脱,反堕轮回”的结局。智悲光尊者也曾讲:“吃穿受用圆满,此人未成佛已成魔矣。”生活条件各方面越优越,修行人越容易生起贪心和傲慢心;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修行人就容易生起出离心。


《二规教言论》中说:“贪等愚痴所惑众,沉溺恐怖轮回泥,若尚未止贪痴心,则成卑劣入恶道。”那些贪图现世微劣安乐的人,迷醉于眼前暂时的享受,他们绝不会得到今生的长久安乐,更不会得到来世往生极乐世界以及究竟成佛的殊胜大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