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52 * 阅读参考
1
四种妄语
①上人法妄语。
修道过程中,本来没有见到本尊、鬼神等却说已见到了,本来未曾获得证相、授记等却说已获得了,这是上人法妄语,出家人说此妄语破根本戒。
居士五戒中的不妄语是指上人法妄语,不是指说了一句假话居士戒就破了。没有证悟而说自己证悟、没有修行境界却故意说自己看到本尊、得到授记等,居士戒的不妄语戒才会破掉。假话自性是有过失的,但是不存在破根本戒的问题。居士戒中的杀生,杀人和人胎是违犯根本戒,损害了旁生的生命,过失也很大,但是没有破居士的根本戒。
修行人获得了一些殊胜的境界或者验相时,如果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说出来,这些验相就很容易消失,以后很难重新获得。安忍有两种:一种是对怨敌的损害能够修安忍;另一种是对自己所拥有的功德能够保密不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修安忍。四对治力中讲到要发露忏悔,这样罪业就能清净,同理,功德发露出来后,也会没有。所以,自己有一些跟初学者不一样的功德出现时,在它还没有稳固、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该保密还是要保密,不要随便跟人家说。
②大妄语。
对正法、上师、僧人恶语中伤,无理诽谤以及欺骗上师父母等的妄语为大妄语。
大妄语、上人法妄语的界限是贪心所摄、嗔心所摄、痴心所摄。如果是为了护持父母的心,以善巧方便不跟他们讲真话,就不属于大妄语的范围。
③中妄语。
凡是为了诱惑别人所说的各种欺人之谈,无论是否达到了目的,均属于中妄语。
发心不清净,说的是欺骗人的语言,不管目的是否达到,只要对方听懂了,就犯中妄语。
④小妄语。
见到了却说没见到等或添枝加叶地说谎言,甚至开玩笑说妄语都是小妄语。
小妄语有点像绮语,有时又沾染了离间语的过患,所以在一件事情上会起现两种或三、四种语恶业同时具足的情况。添枝加叶地说谎,说者就同时犯了离间语和妄语两种语恶业。
2
中妄语与小妄语的区别
小妄语跟中妄语的区别是发心不同。中妄语是为了诱惑别人,有个人的利益在里面。比如,用语言暗示别人自己是一个知足少欲、清贫乐道的修行人,故意表现出自己生活很简单、很清净、特别节约等等,想让别人赞叹或者得到供养而说一些自己没有做到的话,就属于中妄语;平时随便开玩笑,说的是不真实的语言、说了一个假话、很随便地讲一些话,属于是小妄语。
这两者有层次的区别,中妄语的特色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小妄语就是平时开玩笑过程中说了不真实的语言。
3
妄语的果报
①异熟果。
根据说妄语的动机不同,其异熟果是分别堕入三恶趣。对境越严厉、自己的意乐越强烈,果报就越严重。根据对境殊胜与否、意乐是否强烈,分别感受不同程度的果报。带着严重的贪心、嗔心、痴心说妄语,果报也相应比较严重。这些都属于异熟果。
②等流果:
A.感受等流果。
a.虽然转生为人,但所说的语言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相信。本想说实话却成了说妄语。
b.口中发出难闻气味,口齿不清、结结巴巴。
通过金刚萨埵法门或者念阿弥陀佛名号励力忏悔,可以清净业障,当语业清净后,自己说出来的话别人会愿意听、愿意相信,口齿也会变得流利自如,来世就会变成吐词清晰、表达能力很强的人。
c.“见到了却说没见到”一类的妄语者转生为盲人等。
d.不管到哪里总是遇到妄言欺骗者。
前世经常骗别人,这辈子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骗,在家的时候被人骗,出家了还是被人骗,所以我们应好好忏悔,这方面的业力清净了,就不会碰到骗自己的人。
e.此人所作所为全是徒劳无益。
妄语是烦恼引发的业,因为没有坚固誓言,就导致这世所作所为都是徒劳无益的结果。
B.同行等流果。
生生世世喜欢说妄语.
我们现在要通过念修阿弥陀佛这个殊胜的法门,把自己说假话的习气斩断。
4
妄语的过患
①如律藏中说:说妄语者如水器中之水倾倒后所剩甚微一般,其功德仅有少分而已。说妄语的人相续中留不住功德,如同水器里的水倾倒后,只剩下那么一点点,所以,功德被说妄语者漏得只剩少分。
②犹如剩余微量之水亦漏到地上一般,其梵净行之诸功德皆漏失无遗。说妄语者守持梵净行是有功德的,但因为妄语说得太多,犹如剩余微量之水亦漏到地上一样,其梵净行功德都没有了,过失很重。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我们尽量不要说假话。
方便妄语也有开许的条件,比如,看到一只梅花鹿从右边跑过去,猎人过来问时,可以给他指相反的方向,为了救鹿的生命,这种情况下说妄语是有开缘的, 因为要考虑对众生是否有利。
③犹如空空的容器倒放一般,梵净行及所有的功德均一败涂地;如同狂象无所不作一样,愚痴说妄语之人无所不说。容器如果倒着放,里面一点东西都不会存住。如果什么妄语都敢讲,其自相续中守持净戒、梵净行的功德会全部消失殆尽。无惭无愧的人说自己是活佛转世,会造下严重的罪业,
④又云:“说妄语之人,一法亦远离,摧毁后世者,无有不造罪。”说妄语的人将远离善法功德,他的相续中连一个正法都不会剩下,这就叫“一法亦远离”,而且说妄语的罪业力量能摧毁后世,没有他不造的罪业。因此,我们要谨小慎微,尽量说真实语。
5
出家人和在家人都不应说妄语
①对出家人而言,如果说妄语就不算出家人了。
出家人不应该说妄语,在有利众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许说一些方便妄语,一般情况下,沙门一定要说真实的语言。不守持戒律,并且还宣说妄语,即便剔除须发,披上袈裟,也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②在家人应断除妄语。
A.说话不算数也属于妄语,之前承诺了,后来自食其言,就等于跟别人说假话,这样的人不值得信赖。我们要说话算话,不要像没有环扣的口袋一样,承诺的十件事情中连一件事情都没做到,这样就是说话无用,这种语言特别让人厌烦,以后再跟别人承诺,人家会说没有办法相信你,因为你从来都做不到。
B.因为说话不算数,就像不净粪一样令人厌恶。说的都是假话,就像听到乌鸦叫是不祥之兆一样,人们就会把这种人当成坏人,认为碰到这样的人很倒霉。从来没有一句实话,跟别人说的好好的、答应的事情从来都做不到,这样的人一定要改掉说妄语的毛病。
C.水泡很漂亮,但“啪”一下就没有了,非常不牢靠。芭蕉树里面连一个实心都没有,意思是跟别人合作、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从来都不兑现,到最后就像水泡、芭蕉树一样无有实义,不能让人信赖,令人家看不起。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要说话算数,承诺过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说妄语失毁高尚的人格,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能利益众生的前提下,不要张口就说假话。
6
狐狸说妄语的公案启示
①我们不要随风倒,别人说一件事,自己听了以后,没有任何根据,也不观察,就信以为真,跟着对方说是这样,还大肆去宣扬。
②说妄语的人即生当中就会感召痛苦的果报,来世还有堕落三恶趣的果报。修行人如果没有修到量,不要诈现威仪,以虚假的、装模作样的或者是语言上欺骗的方式让别人恭敬自己,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一个好修行人。
7
容易说妄语的人
①说妄语一般都跟利养有关系,不是图钱,就是图物资,或者图名。在家人希望别人说自己是很清净的修行人,这样就会觉得很满足,虽然不图钱,但是图名声。修行人图好名声可以理解为喜求利养。
不要觉得自己已经不求升官发财,应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个对境而已,执著心还是很强的;想变成一个很高雅的、执著心很少的、知足少欲的修行人,这也是所执著的,为此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这样的一个相,依旧有诈现威仪的可能性,实际上执著没有断除。所以修行要反观自心,这些方面都要注意。
②喜欢说东说西,十句找不到两句是真的。知惭有愧的人不会说不符合事实的事情,说了会不好意思,只有无惭无愧的人才会犯这个毛病。还有就是“草率行事”,不经观察、随便张口就来,就容易不真实,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没有观察好,说的就不准确,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这个方面可不可以忏悔呢?当然可以忏悔。但最好不要随便犯,应养成好习惯,在做一些事情时,观察好了再说。
8
断除妄语的功德
①佛经云:“为他利不欺,为己或因惧,不说妄语者,彼士转善趣。”如果为了利益他众而不欺诳他人,为了自利也不欺骗他人,或者因为畏惧(如对妄语的异熟果、等流果等过患而心生畏惧)而不说妄语,这三种情况都可以获得转生善趣的因。
②佛陀的广长舌相是谛实语的表现。佛陀的舌头非常长、非常柔软,并且舌根能发出六十种梵音,音声很好听,只要是佛陀说出来的语言都能起到度化众生、让众生心开意解的作用,这些都是圆满舌相的功德体现。前因就是断除了说妄语,不妄语是其中的一个因缘。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