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
☟
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身边的人,其实从小到大,都在经历着各种如意和不如意的事。真正从出生以来便一帆风顺从没有经历过不顺的人,几乎没有,有些是表面光鲜,而内心也饱受这样那样的痛苦,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常常感叹,自己的生活总是很惨淡,如果家人对我关心一些就好了,如果腰包再厚一点就好了……
人生总是不如意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原因一
缺憾是生活的真相
我们生活的世界名为娑婆世界,佛陀曾经解释,这个世界称为“娑婆”的原因有二:
一是,此处众生能够忍受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烦恼。虽然内心已经被这些烦恼逼迫得非常痛苦,可仍然不想出离,所以把这个世界称为“娑婆”。
“娑婆”是梵语,译为能忍——忍得了烦恼、苦,不得不忍,甚至还不肯出离。这就是我们为何总是不如意的原因,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忍受种种苦因和苦果,缺憾才是生活的底色。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中谈到自己的一段经历:
书 摘
常有人跟我诉说生活中的痛苦烦恼,事业不顺利,婚姻出问题,失眠厌食,等等,希望我能教给他们一个方法把这些麻烦都解决掉,像看医生那样,得到一系列建议,然后按照步骤一二三四,一步一步去做,然后就万事如意了。
我想我大概常常让他们失望,因为我总是说:对生活要求不要太高了,好好修行呀!
我希望他们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们明白: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的。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
这些诉说其实也体现我们共同的心声,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身份、年龄不同,但苦总是以一些具相、非常有特点的共性方式出现在生活中,如事业不顺利、婚姻出问题、失眠、厌食、抑郁、心情不愉快、生活压力大等等。
人们向堪布诉说这些问题,是希望堪布能教导方法,给予建议,因为长时间以来,生活一直被描述为是美好、有希望,或是苦乐参半,麻烦解决后则万事如意的景象。
但堪布却直接说生活是烦恼无尽的纠缠,充满缺憾,如此真实,毫不修饰,就像当头棒喝,令人顿时清醒。
原来我们一心一意、自私自利地在轮回中寻求完美,简直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
原因二
生于此缺憾世界,是自己行为的后果
我为何生于此缺憾世界?为何生活总是烦恼无尽的纠缠,是何原因导致?若是随机的、概率性问题,我们就不必探讨,悲观认命即可,但此中定有因缘,不可能无缘无故。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随念三宝经释》中以两个比喻形容了我们由于宿世积习之力,方才投生于此缺憾世界:
一是如鸭入池塘,鸭子看到池塘就会不由自主、很开心地跑进去;
二是如鹰赴尸林,雄鹰飞翔在空中看到尸陀林时,也会毫不犹豫地俯冲过去。
鸭子欢喜入池塘,雄鹰奔赴尸陀林,原因之一便是习气所致。
而我们生在此缺憾世界,总的来说是由于自心对造成人生苦乐的原因——即对这个世界的真相认知错误,佛法中称为“无明”。
无明不是完全不知,或许一部分是不知道,但还有部分表现是错误的了解,如错误了解获得快乐的方法,认为杀生可以获得健康。
这是自然规律,就像置身于檀香林,身上慢慢会熏染香气;和一个习惯很好的人相处久了,自然也变得有好习惯;倘若总与坏习惯的人相处,慢慢也会沾染种种恶习。
同理,由于我们旧有错误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导致我们投生于此缺憾世界。
总之,我们梦想避苦求乐,但所求并不满愿,是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有缺憾,而投生在此缺憾世界的原因是自己,不怪别人。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靠自己的旧有模式、行为习惯都无法真正满愿。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灯法师
《随念三宝经》 第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