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恐惧的大门,勇敢面对吧!
我竟然可以如此优秀
09
《从拖延到自律》
我们要分享的第一本书,书名为《从拖延到自律》。为什么选择它呢?因为现如今包括乐园宝宝在内的许多人,都存在拖延的问题,明明内心很想精进努力,可就是无力摆脱“一听就会,一练就废”,“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的丧循环。
●●●
▏▎▍▌▋▊ 星期五
把逃避彻底删掉
训练28:认识到问题与痛苦的价值
害怕、逃避常常会导致拖延。人类的本能是趋乐避苦,但那些“苦”中所蕴藏的价值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问题与痛苦本身并不值得歌颂,但能从当中挖掘出经验和价值的人,才是生活的主导者而不是服从者。
书中举了设计师、文学家、学者们进行创作或科研的例子,这些过程都充满着压力与痛苦,但却也是非常珍贵的历练,每一次跌宕起伏都是成长路上最好的养分。尼采说过:“人生的幸运,就是保持轻度的贫困。”这里的“贫困”并非特指物质上的贫苦,更多的是人生中的窘境、追逐理想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正是这些困境帮助我们蜕变,在寻找出口的同时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历练。
因为畏惧困难而拖延,那是弱者的行为。真正的勇者敢于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奔赴向自己的理想。问题和痛苦的价值概括起来有两点:
1、攻克难题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为什么会陷入困境?要怎样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当你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宝贵的收获。对此我深有体会:曾经的我极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经常莫名其妙得罪人,通过多年的摔打淬炼,我终于学会了如何扬长避短,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与人相处之道。比如我一般不会去做太多“纯社交”的事,大多数时候我与人打交道,是因为我们都想完成同一件事,即便偶有摩擦,也能相互体谅。如果遇到有人对我倾诉是非,我也不会一味顺着他的话题走,随时向自己的重要目标看齐,如此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是非。这些都是我从问题和痛苦中收获的经验。
2、苦尽甘来的收获。每一次我们战胜困难、苦难,克服倦怠、枯燥,自己都会收获一分成长,也会离终极目标更进一步。
训练29:越是恐惧的事越要去面对
生活中,常常有人因恐惧而失去机会,甚至压根不敢挑战。原本的目标就被搁在原地一拖再拖,恐惧不断滋生增长,人却在原地踏步。我们内心的恐惧往往来源于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比如同一段路,你在白天敢走,晚上却不敢走,是因为黑夜让你感到“不确定”,不确定夜幕中隐藏着什么危险。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我都是一个人住在单位。我们单位是两栋旧车间改造的大楼,晚上的氛围很是恐怖,我无数次想象自己被一群奇形怪状的“好朋友”跟踪着,有时甚至会猛然转身看一眼,其实什么都没有,完全是自己吓唬自己。
据说近代传奇人物杜月笙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转折,就是他勇敢地冒死追回青帮老大黄金荣的财物。当时,大家都觉得敢劫黄家财物的人一定不好对付,杜月笙却挺身而出,单枪匹马,一举成功。一方面他是个不怕死的人,另一方面,他当时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恐惧,瞬间发现,令所有人闻风丧胆的人,也不过如此。
其实,越是恐惧的事情越要去面对,当你学会直面内心的恐惧,打开恐惧的大门就会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当我们遇到令自己恐惧的事物时,如果迎难而上,勇敢面对,一定比选择待在温暖的舒适圈里成长得更快。
那么,如何打破内心的恐惧,成为一个行动力满满的人呢?
1、写出你的恐惧。写下你现在最想完成的事情和最害怕发生的情况。
2、列出最坏的结果。思考放手去做这件事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投简历不过就换一家,找不到好工作也不至于流落街头。恐惧社交就去大胆与人交流,找不到话题又不会死。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不理想的结果,而如果最差的结果你都能接受,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当时我独自一人住在旧楼里,我就想:最坏的结果就是一转头看见一群牛头马面,或者一群贞子,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个结果我都能接受,还有什么好怕的?
3、制订紧密的工作计划,用行动稀释恐惧。我当时用了很多方法让自己战胜恐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督促自己好好完成座上的训练,化恐惧为前进的力量。如果死都不怕,怎么可能会怕贞子呢?
摆脱恐惧的最好方式,不是试图说服自己恐惧不存在,而是承认与接纳。只有接纳恐惧,才能想办法战胜它。如果自我欺骗,嘴上说着不怕,心里面却十分担心,这样当恐惧的事情发生时一定会方寸大乱。只有坦然面对,与恐惧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较量,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你想找一群小伙伴和你一起抱团成长,可以加入我们的优秀打卡群哦!这里没有任务,只有陪伴,每个人在群里打卡自己的小目标,所以不要有担心任务完不成的顾虑哟。
训练30: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都喜欢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把问题归因于外在因素,却从不反省自身。如果一个人连承认问题的勇气都没有,更别提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承认问题是可耻的、令人尴尬的,却不懂得承认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当一个人对自我坦诚的时候,才能对症下药,做出实际行动。
人们通常会不承认两类事情:
1、不承认自我天赋的缺乏。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跟欠缺的地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天赋的缺乏是一种勇气,而在此之后努力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则是加强自我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成就日渐完善的自我。比如那个坚持高考几十年却次次落榜的人。再比如像奶奶这样的体态体能,如果去学跳芭蕾舞,或者跑马拉松,那就是没有正视自己的不足。对于那些天赋或现状不允许你做的事情,要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不擅长,放过自己。我现在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好了,就不会再去报那种每天要求背1000字的学习班,因为我一定完不成,徒增烦恼而已。
2、不承认现实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比如有的人明明钱包空空,却宁可借花呗,都不愿意停止下单。或是自己资历平庸,不愿进取,却整天渴望“霸道总裁爱上我”,非我不娶、百依百顺——可能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醒一点,认识到自己优势与短板,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勇敢地承认问题呢?
1、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
承认问题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没有人能做到尽善尽美。过分的完美主义会降低行事的效率,人无完人,我们只需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天赋就可以了。比如,有一个乐园宝宝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每天为了吃包子打卡,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我就建议她不要太苛责自己。我们制定的目标,应该是在自己真实能力的基础上,稍微踮踮脚尖能够做到的事情。如果每天做不了300个日拜式,那就改成100个,实在不行50个。总之不要让自己心生懊恼,保持欢喜心也至关重要。
2、让家人朋友成为你的“参谋师”。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常常在评判他人的时候一语中的,却在审视自己的时候产生偏差。有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有些问题则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这种情况不妨请身边可靠的朋友或者家人做个参谋,让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审视问题。所谓目不见睫,奶奶就是个喜欢评判他人,却看不到自己毛病的人。幸好平台上有人会留言为我指出问题,身边也时常有人耳提面命,迫使我每天复盘自己,这样才没让我下滑得太远。
3、明白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遇事不必慌张害怕,更不要逃避。想想那些让你害怕和逃避的问题,它们真的有那么恐怖吗?它们真的是无法解决的吗?如果没有的话,就坦然承认吧!正视自身或外界的问题,将是你解决问题的开始。
<未完待续>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