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4) 返回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4)

求学的足迹 求学足迹 2019-10-19


降妖除魔の《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分享04


为了帮助大家加深巩固和拓展

降妖除魔的《楞严经》辅导课

每课设有课后思考题

希望(尤其)发愿深入研习的道友

仔细做一下

查阅资料

获得更深的智慧

本公众号的答案仅供参考



1、    楞严法门有三大主旨?分别是什么?


答:楞严法门的三大主旨——悟本论、持心戒和修大定。




2、楞严是属于哪一个派的法门?

答:太虚大师曾说,《楞严经》包含了汉地各宗各派——禅宗、净土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等的主要教义,所以称为“统摄”。《楞严经》是各教派极其珍视的一部法。





3、比丘和阿罗汉是什么含义?有什么相应的含义?


答:比丘指行持头陀行为主的别解脱戒者,这主要指比丘的形象。还有名字比丘、未证言证的比丘,但不是真正的比丘。


【比丘】具三层含义。

1)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滋慧命。

2)破恶。比丘能破身语之非法行,为粗破恶。因为守持清净的别解脱戒,从细破恶的角度讲,能断除自相续中的邪见和烦恼。

3)怖魔。在一定情况下具足三十七证,就能传授具足戒。此时,魔王恐怖、心生忧恼,魔界恐惧,因为比丘可增上修行、度化魔王的眷属,让他们修持圣法,魔界会渐渐减少了,没有护持的眷属了。


总之,比丘指凡是滋养色身、法身慧命,断除身语意三门的罪恶,能修道令魔恐怖,断魔之邪法者。


阿罗汉是梵语。一般说证小乘果者阿罗汉,它有三层含义:

1)应供。能受人天之礼敬;从大乘来讲,应供可通世、出世间。

2)杀贼。可以杀烦恼贼、无明贼;从大乘来讲可断除一切细微无明,十二缘起支。

3)无生。证得无生法忍。从小乘上讲可证悟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大乘可证悟圆满二无我,令比丘破除一切魔王怖畏干扰等因缘。


阿罗汉和前面所讲的比丘的含义对应:

1)应供,对应乞食。即外乞食滋养色身,内乞慧滋养法身。

2)无生,对应怖魔。不被魔王扰乱。

3)杀贼,对应破魔。因为杀烦恼贼、破烦恼魔。




 4、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以什么因缘依止随顺佛陀的?

答:最初佛陀在鹿野苑一转法轮时,有五比丘依止——包括父族的马胜、小贤和摩诃南,母族的十利迦叶和㤭陈如,一共五大比丘。


五大比丘被度化之后,佛陀开始次第度化迦叶尊者三兄弟。

佛陀出家不久时,频婆娑罗国王看到他相好庄严,说如果你不成就就来我的国家,你作国王我作你的大臣,如果能成就就来我的国家弘扬正法。


后来佛陀成就,来到了王舍城这个国家。有外道三兄弟迦叶,老大很有智慧,他的眷属很多,他是频婆娑罗王的国师。佛陀来到后与大迦叶有一些交谈,他对佛生起信心,想认佛陀为老师,但想到如果依止了佛陀,自己的眷属就跑了,那以后谁来供养,于是说佛陀你快离开吧。佛陀说,我可以离开,但可不可以住一天?迦叶说一天也不行,我们这里有个毒龙,不让待。佛说我把烦恼都降伏了,不怕恶龙,于是佛陀留下来降伏了恶龙。当时迦叶与眷属看到佛陀的神变,生起极大信心,其中有五百人,获得了阿罗汉果。另两兄弟也皈依了佛陀,而且证果。

所以就有迦叶三兄弟带领徒众一千人皈依佛陀的故事。大迦叶有五百弟众,他的兄弟——伽耶迦叶和摩提迦叶有五百弟子,加在一起共一千人皈依佛陀。


另外,舍利子和目犍连各有徒众一百人,加在一起两百人。舍利子和目犍连本为外道,但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后来互约谁证果一定要告诉对方。当时舍利子在路上看到马胜比丘,看到他如此庄严,认为他的老师在寂静调柔方面一定有善巧方便。便问他修的是什么法,马胜比丘说:我的本师是释迦牟尼佛,我修的法是《毗奈耶经》里的偈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因为舍利子是智慧第一,所以他听了一遍就开悟了。


在《宝鬘论》等相关典籍中说,因为目犍连尊者是示现神通第一,智慧不如舍利子,他听了两遍开悟的。


还有耶舍长者子,耶舍是当时非常富贵的居士,后来也出家得果。当时他的随从眷属有五十人。


所以计算下来,共有:

1000+200+50+5=1255人。

也有人说,去掉零头从大数表达而说是是1250人常随佛行。这些人里基本是修外道和苦行的,因佛陀教化最后愿意依止佛陀,长随行佛陀,对佛陀有极大的信心和好乐心。




 5、听众中声闻众中有哪些自利功德和他利之德相?


答:自利功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利他功德: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为慧德。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为戒德。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为慈德。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为悲德。



往期课后思考题答案参考链接

(请直接点击,即可打开)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1)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2)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3)


答案整理 | 写心

排版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