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颂词回顾】《入_行_论》009 返回

【颂词回顾】《入_行_论》009

知幻园 2023-08-25



29


己二、是殊胜施主: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

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此处用了几个方面的对比,说明发了菩提心的大士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处。首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偶尔准备一些微劣的食物,以轻蔑的态度布施给少数众生,解决他们大概半日的温饱问题,这样的话,人们都认为此人非常了不起,交口称赞他在多年中一直布施,说这是很了不起的善举。那么,作为大乘佛教发了菩提心的人,恒时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赐予无上安乐,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这种精神和行为更珍贵难得,更加值得赞叹。



30


己三、是殊胜福田: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他是一个殊胜的对境,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这是科判的解释。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





对一切众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完全成了一切众生的大施主。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发心能给天边无际的众生赐予无上安乐,由于心里有这种布施的力量,所以他的愿逐渐逐渐会实现的。


在这样大施主或者大佛子面前,有些人因为业力深重,或者自己的烦恼没有对治,而对他生起了恶心,就会如有关佛经中讲,此人一定会堕入地狱,且堕地狱的时间也相当长。


有些人可能想:“不管怎么忏悔,不起恶念是很困难的,在发了菩提心的人面前,我经常会有这种恶心,而且时间也特别长,我肯定是没救了!”对于这种想法,寂天菩萨在下面讲了:我们对严厉的对境生恶念有严重的果报,但如果对他生信心、生清净的欢喜心,这个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的果报。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能会稍得安慰。



31



己四、不为痛苦所害:







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灾难、疾病、痛苦、挫折,但他并不像凡夫人那样一遇到违缘善心就退了,反而自己的善心与日俱增、蒸蒸日上,一直都不会退失。


〖一切佛子即便遭受再大的痛苦与磨难,也绝不会生起嗔恨等恶心,反而会依靠这种外缘力使善法自然增上。〗具有真实智慧的人,即使自己再衰败,行为也不会堕入非法,始终信奉一些高尚的行为。



32


己五、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

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相续中具足了珍贵的菩提心,不管他是什么种姓、什么层次,上至皇宫里的总统、国王、国家主席,下至身无分文、流浪街头的一些乞丐,只要有了这一颗善良菩提心,作者寂天论师认为:对他的身体值得恭敬、值得顶礼!


因为这样的菩萨,即使对他加害、诽谤,或是打他、烧他、害他,实际上不但没有大的恶果,反与其结上了殊胜安乐之缘,他是一切众生快乐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皈依他、顶礼他、供养他、恭敬赞扬他……




敬摘录讲记014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