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处理好生活中那些“恩将仇报”的事?
眷属于己邪行时,
心想是自散乱致。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自己非常关心、照顾、珍爱自己的家眷、亲属、亲朋好友等,可是他们不但不报答恩德,反而对自己恨之入骨,做种种邪行。所谓邪行,就是背道而驰,经常反驳、反抗等。在佛教团体中,弟子对上师也会做邪行,比如:弟子不但不如理如法地修行,反而以各种方式威胁、损害上师,甚至破坏上师的事业等。在企业中,虽然某些企业家或老板对下属慈悲有加,但极个别员工不但不恪尽职守,还以种种方式威胁、攻击,最后毁坏自他。
此时要想:这是自己前世心散乱,行为不如法,才导致即生出现这样的后果。比如:前世做官,不但不以慈悲维护下属,还以粗暴的行为或其他方式对他们进行损害,那即生中,就会对自己带来种种不利。
对此,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 中说:利益他众难,忍耐他人邪行更难。但对已发菩提心,欲成佛的人来说,再难也应当行持。在该论中,无垢光尊者还宣讲了六种忍受恶劣眷属邪行的方法 ,大家可以参阅。
而这里说,当自己的眷属,包括周围的人,不听自己的话,不满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对自己反抗等,此时一定要想是前世的业造成的。在世间,有些人并不完全承认前后世和业因果,但他们在受到别人损害等时,却经常说:我今生想不起什么事得罪过他,可能是前世欠他的。当然,有些会安忍,有些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不过,谁也逃不过因果,在报应现前时,一定会以自己的身心来感受。对佛教徒来讲,对业因果的道理务必产生定解,否则就与自己的身份不符;而非佛教徒虽然不懂或不承认,但并不是不存在,因为他们照样受业力支配。就像在世间,懂法律的人也要受法律约束,不懂法律的人也要受法律约束一样。如《大智度论》云:“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意思是,即使大海的水干涸了,须弥山和大地也灭尽了,但众生前世由各种因缘所起的业,在没有感受或成熟之前,是不会被烧毁或灭尽的。
现在有些教育理念认为宗教不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很多接受佛教教育的人,都对社会和国家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因此,我特别希望更多人能接受佛教,最好在学前教育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中,开展业因果等佛教知识的教育。如果在人们脑海中,能让佛教的一个教证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此处所说,整个社会就不会有无恶不作之人。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修心利刃轮》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佛法的宗旨,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此,我们学佛的人应该经常提醒自己,行持善法在一切行为中最重要,哪怕走路念几句观音心咒, 这种习惯也要尽量养成。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