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 罗汉殿供奉的十六罗汉
扎西持林罗汉殿浮雕墙丨佛陀,十六罗汉,四大天王等圣尊
佛陀涅槃前,曾将法教交付于十六位阿罗汉,他们于释尊座下承诺,长住世间不入涅槃,护持如来的正法。因此,十六位圣尊对于佛法的长盛不衰、弘扬佛法的持教大德长久住世,有非常大的加持。
从前,学院四众弟子为祈请法王如意宝长久住世,也曾共修《十六罗汉礼供文》。可见,如《礼供文》中所说“加持上师久住世,加持佛法遍兴盛”,经常祈祷十六罗汉,是善妙的缘起。
十六罗汉的每一位都有着殊胜的功德,下面将依罗汉殿供奉的塑像一一介绍。愿有缘见闻者皆对十六罗汉生起坚固的信心。
01
『 因竭陀尊者 』
《十六罗汉礼供文》的偈颂中说,因竭陀尊者,居住于冈底斯雪山,被一千三百位阿罗汉围绕,手持香炉和拂尘。
尊者手中的拂尘,由冈底斯雪山的山神供养,香炉由非人供养,此后这两种法器便成了尊者的标志。经过尊者加持,只要见到或忆念这两种法器,就能获得戒律的芬芳,断除六种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烦恼,生起证悟智慧。
一次,阿底峡尊者和弟子转绕冈底斯雪山时,听到楗椎声。阿底峡尊者说:“这是因竭陀尊者在用斋,我们也去吧。”于是带领弟子前去用斋。
还有一次,一位年老的出家人去寺中拜见阿底峡尊者。后来,这位老僧人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僧人,与当地僧众一起学习了两年后,又突然消失。阿底峡尊者说:这位就是因竭陀尊者,他已经返回冈底斯雪山了。
02
『 阿氏多尊者 』
尊者居住在仙人山的森林中,被一百位阿罗汉围绕,双手结等持印。
阿氏多,意为不败。祈祷阿氏多尊者,依尊者的加持力,不仅可令上师长久住世,佛法长盛不衰;对于遣除灾难、魔障,净除罪障、增长善法,也有很大的帮助。
03
『 伐那婆斯尊者 』
伐那婆斯尊者居于七叶窟,被一千四百位阿罗汉围绕,一手结契克印,一手持拂尘。契克印寓意着遣除一切人和非人的恼害,拂尘寓意降下清凉的甘露法雨,救渡众生于烦恼烈火中。
04
『 迦里迦尊者 』
迦里迦尊者住在南瞻部洲的赤铜洲,被一千一百位阿罗汉围绕,双手持执纯金耳环。
《百业经》中记载了迦里迦尊者的一则公案。
佛在世时,舍卫城有一个大富长者,妻子怀孕。一天,阿那律尊者到家中化缘。长者见尊者独身一人,便问:“您为何没带侍者?”
阿那律尊者说:“我没有侍者,你能帮我找一个侍者吗?”
长者说:“我的妻子已有身孕,如果生的是男孩,就送给您当侍者。”
后来,长者的妻子果然生下一个男孩,降生时香气扑鼻,天降豆蔻花雨。夫妻俩便为孩子取名为“豆蔻花”。
豆蔻花长大后,阿那律尊者观察到他得度的因缘已成熟,便再次来到长者家。按照曾经的约定,豆蔻花以侍者的身份跟随尊者出家。不久便获证阿罗汉果。
佛陀在开显这一段因缘时讲道:
“往昔迦叶佛时代,有位出家人常以豆蔻花供养佛塔,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世世转生富贵之家,诞生时降下豆蔻花雨,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证得圣果。’这个出家人就是豆蔻花,因为这个因缘,所以他今生有如是果报。”
这位“豆蔻花”,就是迦里迦尊者。
05
『 伐阇罗佛多尊者 』
伐阇罗佛多尊者住在僧伽罗洲,被一千位阿罗汉围绕,右手结契克印,以此遣除众生的烦恼魔障,左手持拂尘,以此加持众生扫除垢染,开显智慧。
06
『 跋陀罗尊者 』
跋陀罗尊者,他居住在雅穆拏河洲,被一千二百位阿罗汉围绕,一手结说法印,一手结等持印。
净饭王的车夫名叫极贤,祈请佛陀加持他能有一个儿子,将来长大承事佛陀。不久,他的心愿果然得偿,妻子生下了一个妙相具足的男孩,取名为贤妙。贤妙长大后,被父亲带到佛陀身边,跟随佛陀出家学法,很快便证得了阿罗汉果。
证果后,贤妙回到家中为父母说法,令父母双双证得了预流果,后两位老人将家产全部供养三宝,在佛陀座下出家,最终获证阿罗汉果。
贤妙就是跋陀罗尊者。
07
『 迦罗迦伐蹉尊者 』
迦罗迦伐蹉尊者,又译为迦诺迦尊者,住于迦湿弥罗国,被五百位阿罗汉围绕,手持珍宝羂索,表示以智慧之绳索约束无明和我执,令众生远离烦恼散乱,智慧增上,获得清凉安乐。
唐朝唐懿宗的悟达国师,在成为国师之前,曾因机缘巧合照料过一位身患恶疾的出家人。出家人病愈离开前,对悟达国师说:“承蒙你的照料,日后如果有难,你可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找我。”
成为国师后,他常常被邀请讲经说法。一次,悟达国师产生了一念傲慢心,觉得自己被皇帝如此恭敬,确实是很了不起。结果没过多久,左腿生了一个人面疮。悟达痛苦难忍,遍寻名医无果,想起那位出家人。不远千里,在四川彭州九陇山找到了他,向他求助。出家人安慰说:“小事一桩,明天我让童子带你用甘泉一洗就好了。”
第二天,悟达正欲以泉水洗涤,人面疮开口说话:“你熟读史书,知道汉朝袁盎和晁错的故事吧?你前世就是袁盎,我就是晁错。因为你向皇帝进言,害我被腰斩。我累世欲报此仇,而你十世为持戒高僧,所以我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你因为皇帝礼遇,生起一念名利心,于道德有亏,我才有机会附上你的身体。今天,由于迦诺迦尊者的帮助,你我之间的冤仇算是化解了。”
悟达听后不由得心惊。后以泉水治愈了疮口,再回头看出家人和寺庙,已了无踪迹。
08
『 跋黎堕阇尊者 』
跋黎堕阇尊者安住于西牛货洲,被七百位阿罗汉围绕,双手结等持印。尊者福德广大深厚,通过虔诚祈祷跋黎堕阇尊者,对于财富圆满广大、福德增上具有极大的加持。
09
『 巴沽拉尊者 』
巴沽拉尊者居住在北俱卢洲,被九百位阿罗汉围绕,双手抚握吐宝兽。吐宝兽是黄财神的标志,象征遣除贫穷,具足广大的福报。
佛陀出世前七十年,巴沽拉尊者出生在一个婆罗门家,后因父亲亡故,他四处流浪,后又入深山苦修。如此过了许多年。
后来佛陀出世、成道、说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应邀前往巴沽拉尊者苦修的山下应供。当时的巴沽拉尊者已有一百多岁,远远看到佛陀和僧团,当下便生起了巨大的信心。由于拜见佛陀的心太过于急迫,他来不及走下山,竟直接跳了下去。遍知的佛陀以神通接住了他,并为他讲法。
后来,尊者出家,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佛陀弟子中“信解第一”的大阿罗汉。
10
『 罗睺罗尊者 』
罗睺罗尊者居住在唐古特青蓝洲,被一千一百位阿罗汉围绕,手持珍宝所做的天冠。
尊者手中的这尊天冠,是往昔到天界说法,由天王供养而来。罗睺罗将它加持为自己的标志物,凡见到这尊天冠的众生,都能不被五欲妙所扰,并得到罗睺罗尊者的摄受。
罗睺罗是佛陀唯一的儿子,佛陀成道后,回到家中摄受罗睺罗出家修行。
罗睺罗出家后,向佛陀求法,但由于根基尚未成熟,佛陀并未传法,而是要他为众生宣说五蕴、六入、十二缘起等法,并深深思维这些教义。罗睺罗依教奉行,最终证悟,成为佛陀僧团中“密行第一”的大阿罗汉。
11
『 注荼半托尊者 』
注荼半托尊者住在佛陀转般若法轮的灵鹫山,被一千六百位阿罗汉围绕,双手结等持印。
这位尊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周利盘陀伽尊者——那位只会念“扫尘除垢”,并最终依靠这一句“偈颂”证得阿罗汉果的修行人。
周利盘陀伽,出家前显现上非常愚钝,背诵经文,记住了第一个字,就忘了第二个字。他的哥哥是一位出家人,有心教他佛法,可最后还是因为他太过愚笨,三个月都背不下来一句经文,而放弃了。
周利盘陀伽伤心大哭时,正巧遇到了佛陀。佛陀便将他带回了僧团,并教给他一个窍诀:一边扫地,一边念“扫尘除垢”这四个字。
刚开始,他念了前两个字,就忘了后两个字。半年后,才终于记全了四个字。他就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四个字。久而久之,业障逐渐减轻,他开始能够思维含义了。他逐渐明白:“所谓尘垢,不仅指外在,更指心上的尘垢。佛陀教我扫尘除垢,也不仅仅是扫除外在的灰尘,更是要扫除内心的垢染。”如此思维后,他当下大悟,证得了阿罗汉果。
12
『 宾度罗跋罗尊者 』
宾度罗跋罗,又译为宾头卢尊者,以头陀行著称,且因长眉而被称为“长眉罗汉”,居住在东胜身洲,被一千位阿罗汉围绕,手持经函和钵盂。
尊者住世的因缘缘于佛陀对他的“惩罚”。
一次,佛陀和僧团外出应供,宾度罗跋罗尊者在山中缝补法衣,显现上把应供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等他想起时已经迟了。情急之下,尊者将针插在地上,披上缝了一半的法衣就飞了过去。由于针没有从地上拔出来,带着整座山在空中飞。途中误伤了一个生命。佛陀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尊者。为表惩罚,命他直至弥勒佛出世才能入于涅槃。
说是惩罚,其实是佛陀为让他长住世间、护持佛法的方便示现。
13
『 半托迦尊者 』
半托迦尊者居于三十三天,被九百位阿罗汉围绕,一手作说法印,一手持经函。
这位尊者,就是周利盘陀伽的哥哥。他曾为外道导师,后因听闻比丘宣讲十二缘起而对佛法生起真实的信心,出家为僧。
出家后的一天,师父问他:“佛教中有两种事业,一是读诵,二是禅修,你愿意做哪种?”
他回答说:“两种都愿意做。”
从此以后,他每天白天读诵、思维众经,夜晚禅修,如此昼夜轮番闻思修持,不久便获证阿罗汉果。后将自己往昔为外道的五百弟子摄受入佛门。
佛陀涅槃前,嘱咐尊者常住三十三天,护持佛法。
14
『 那迦希尊者 』
那迦希尊者住在须弥山,被一千二百位阿罗汉围绕,手中的宝瓶和锡杖是四天王天的天人供养的,后尊者将其加持为自己的标志,令一切见到宝瓶的众生,不被烦恼所伤害;一切听到锡杖撞击的众生,从愚痴无明的迷惑中觉醒。
尊者虽然生于一个王族家庭,却拥有与生俱来的厌离心,对世间琐事毫无兴趣。长大后,他舍弃王位,在佛陀座下出家,精进闻思修,不久便获证阿罗汉果,成为佛陀弟子中“断尘缘第一”的大阿罗汉。
15
『 苏频陀尊者 』
苏频陀尊者居住在比胡拉山王,被一千四百位阿罗汉围绕,双手持握经函。
尊者生于舍卫城一个大富长者之家,但一生下来就浑身长满了疮,四处寻医都无果。后听说佛陀能够疗愈一切的身心病苦,便去拜见佛陀。
佛陀为他宣说了五蕴皆空的真理,他当即生起无与伦比的信心,身上的恶疮当下痊愈。后来,尊者在佛陀座下出家,通过修行证得阿罗汉果。
16
『 阿秘特尊者 』
阿秘特尊者居住在雪域的山王中,被一千位阿罗汉围绕,双手捧扶菩提塔。
尊者出生于王舍城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家中,从小心善,喜好布施他人。长大后,萌生强烈的出离心,在佛陀座下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佛陀僧团中“悲心第一”的大阿罗汉。
『 布袋和尚 』
布袋和尚,又称哈香尊者,弥勒菩萨的化身,也是十六罗汉的供养者。
『 达玛达居士 』
达玛达是一位女居士,亦是一位圣者。她的长发盘在头顶,发中包裹着经函,目视前方虚空中的无量光佛,手中持着的是标志物——拂尘和宝瓶。拂尘能够以清凉舒适供养十六位阿罗汉尊者,并加持众生解脱一切灾难。宝瓶中盛满净水,既是给十六位尊者浴足,同时也是熄灭众生烦恼之火的甘露。
据记载,达玛达尊者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至诚祈祷她,对于无碍往生极乐世界有极大的加持。
十六位罗汉尊者是佛陀事业的延续,更是众生的福田,他们的住世不仅于法教延续有殊胜的意义,于众生而言,以十六罗汉为对境顶礼、供养、赞颂、祈祷,或塑像、供奉等,都是在积累非常广大的福慧资粮。
愿他们恒时加持护佑,佛法长盛不衰;持教大德久住世间,饶益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