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很重要,藏文和汉文都大家应该能背下来。|《楞严经》67导读
精彩摘录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这句话很重要,藏文和汉文都大家应该能背下来。
所有圣者的本性,无不通达,包括我们刚才讲的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也好,或者说所有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密义畅通无碍,不会有什么矛盾、偏执,根本不会有的。这个时候,不管是顺行也好,逆行也好,所有的行为除了方便以外是没有的。
意思是说,真正的圣者本性当中都是通的,所有的逆缘也是顺缘,所有的障碍都是菩提,没有一个不是法。我们经常说“烦恼即菩提”、“心净国土净”,这些清净的法,在圣者的境界当中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悟的,全部都是可以圆通,完全可以这样。
但是对初学者来讲,并不全部都是相通的。
“初心入三昧”,如果初学者入于三摩地,所有的路并不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法门并不都是一样的,应该有迟缓,也有非常迅速,所以不可能一概而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家也知道,所谓的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都是相通的。但是对初学者,入于哪一个法门,也不能全部都混为一谈,一定要各自有自己的宗派和自己的修法,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全部都是相通的,禅宗和密宗是一样的,观音法门和文殊法门也是一样的,什么都一样的。不能这么说。
确实在圣者的境界当中,我们前面也知道,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境界,不管是色尘也好,声尘也好,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对我们来讲,可能有一个对我有利,一个不一定有利。我修这个法门对我来讲很快,但是修另外一个法门却不一定很快。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根基应该是很不错的,自己要得最高的法、最深的法,可能会得到解脱。但实际上也并不是,看你自己的根基。
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比较保险的,实际上是从基本的基础,包括修五十万加·行,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上来的话,应该是有保证,不会有特别大的危险。如果没有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最高法门的所化众生,自己好高骛远,那可能会失败。
这句话还是有很多意义,我希望你们把这句话好好的背一下。“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这是从圣者的角度来讲的,顺缘、逆缘、烦恼、菩提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初心入三昧,”初学者入门的话,法门也有差别,密·法和显宗的法也有差别,净土宗和华严宗也有差别,应该有很多的差别。你如果选择好了,对你有利;选择不好的话,不但是对你无利,而且可能受到伤害。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窍诀。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