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把剑,叫智慧 |《解义慧剑释》01
1
解什么剑?
“解”是了解、通达;“义”,通常指词句和意义当中的意义,此处则指显密佛法如意宝;“慧”指正理;“剑”指宝剑。“解义慧剑”则指通达佛法的理证智慧就像宝剑一样。这是以比喻和所诠相结合来立名的。
即使密林遍布,宝剑也能将其无余劈斩,同理,拥有这样的智慧,就能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一切显密佛法了如指掌,在胜义谛和世俗谛方面再也不会有任何困难。现在世间很多众生非常可怜,他们深深陷入无明烦恼之网,但能斩断此网的,唯有此如宝剑之智慧。
如果没有这柄智慧宝剑,众生将始终沉陷在牢狱中无法自拔;如果相续中生起如是二量之智慧,就可轻而易举断除一切邪知邪念。
2
有什么用?
《入中论》亦云:“甚深谓性空,余德即广大,了知深广理,当得此功德。”其实,这样的深广法就是佛教的甘露,如果我们通达了这两种法,那就有获得一切佛法功德的殊胜机缘。
如果这种智慧光芒真正融入我们的心,这就是所有获得中最大的获得。概而言之,深广二法极为难得,也极难通达,它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正教法甘露,谁想品尝这种甘露,作者就赐给他智慧光芒——《解义慧剑》。
《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涅槃经》也有世间分二的说法,一个是胜义谛,一个是世俗谛。可见,一切万法都包括在二谛中。所谓世俗谛,就是成为世间名言之心的一切对境;所谓胜义谛,就是出世间正智的对境。
就像《入中论》所讲的那样,所谓胜义谛和世俗谛,实际上就是一切诸法的真和妄,是从真假方面来安立的。世间当中很多人都不懂二谛,也自然不懂一切诸法的实相和现相。其实,通达胜义谛也就通达了实相,通达世俗谛也就通达了现相。而且,在任何一个法上,实相和现相都具足。
3
我要学吗?
静命论师云:“乘二理妙车,紧握理辔索,彼等名符实,大乘之行者。”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乘坐抉择二谛的观察世俗量和观察胜义量的妙车,紧紧握着二量的理证辔索,就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大乘行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必须要明白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如果没有通达二谛的真理,仅仅口头上说“我是大乘修行人”,那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对于大乘佛子,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因明和中观,因为仅仅讲一点因果道理或佛教的公案,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另外,人的智慧层次不相同,也有必要通过不同途径来学习。所以,我在讲《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等简单法门的同时,也宣讲一些比较深的法。通过学习这样殊胜的论典,相续中就能生起真正稳固的定解。
在众生面前显现的里里外外、形形色色的法,全都依靠缘起而生,如果没有一个观待之法,那么这些法绝对不可能显现,就像虚空中的莲花一样。大家都应该知道,外器世间的法全都依靠缘起而生,如种子、苗芽、开花结果等,它们无不依靠各自的因缘而产生;同样,内有情世间从无明、行、识一直到老死之间的整个轮回流转,也全都依靠因缘而产生。可惜的是,世间很多人只知道物质世界的外在缘起法则,并不知道众生无始以来沉溺在轮回中的内在十二缘起。而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课本,也只研究外面的物质,很少去研究内在的心识,即使研究也仅限于一隅,对过去、现在、未来很多心态,以及轮回的源头等方面根本没有涉及,可以说是空白一片,真是非常可怜。
龙猛菩萨在《中论》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意思是说,一切万法全都是因缘而生,也全是空性。关于缘起生,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讲得比较清楚,比如依靠什么样的因、依靠什么样的缘……总的来讲,我们要了达万事万物在因缘具足时一定会产生,但这样的产生无有实质。
4
作用理?观待理?
作用理:只要因缘齐全,果一定会产生,因为如是之因必定具有如是作用的缘故。
世间任何法,只要因缘具足,果就不可能不产生,所以只要我们通达了作用理,就绝对不敢造恶业。有些人问:“为什么我今天杀生,将来就要堕入地狱?”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青稞种子、肥料、土壤等因缘全部都具足,那到了春天的时候,果会不会产生呢?肯定会。《释量论》也说:“无不齐全因,何故果消失。”全部因缘没有一个不齐全,那它的果怎么会消失呢?
观待理:所有具备果自性的法,决定都观待各自之因。
比如说,现在有些人非常贫穷、极为痛苦,智慧也极其愚钝,那如是之果是否有原因呢?决定观待因缘,观待他们今世、前世以及前世的前世所造的一切恶业。果必定观待它的因。
观待理是从果的角度来讲的,作用理是从因的角度来讲的。
○
○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很想给大家传讲本论,因为该论宣讲了通达显密一切佛法的窍诀。尤其是,如果通过本论所宣说的二种理或四种理来抉择,那在自相续中一定能生起对佛法的正信。现在很多人缺少正知正见,以理引生的定解极其难得,所以传讲本论非常有必要。”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
- 未完待续 -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