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福祸相倚,聚散相随,轮回法的本性即是如此。【每日一颂】《四百论》 020 返回

福祸相倚,聚散相随,轮回法的本性即是如此。【每日一颂】《四百论》 020

知幻园 2023-08-25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020


壬五、(不应贪著亲友聚会)分二:一、正说;二、不应贪著亲友长时会合。

癸一、正说:


问曰:由于亲人分离是苦因,亲人聚会能使人生起安乐,因而应当喜欢亲人的聚会。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

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


——《中观四百论》



如果喜欢亲人集聚,那又为什么不喜欢亲人的分离呢?集聚与分离难道不是同时俱有的吗?


贪著亲人聚会,也是使人滞留世俗而不能生起念死之心,使人无法顺利入道的一种颠倒常执。所以对贪著亲友聚会者,作者以反问形式破斥其迷执:如果喜欢亲人聚会,那么你也应该对亲人的分离生起欢喜吧,聚会与分离二者属于同一因,难道不是同时俱有的吗?


所谓的同一因,即是令相互佐成之二法,同时生起之因。如果不加观察,世人也许不承认,聚会与分离怎么会是同时俱有之法呢?要知二者同时俱有,并非二者必然在同一刹那一起显现,而是二者生因相同,聚会生起时,分离也必然会生起。就像生与死、升与堕等有为法一样,一者已存在时,另一者也必然会存在,如同一张牌的正面与反面。


在世间,有聚会必有分离,理智者都会知道这种必然规律,而没有分离的聚会在世间从来就没有过。因此,在喜欢聚会的同时,为什么不喜欢与之必然伴随的分离呢?


必然成对的世俗法,不会有只选择一半的可能。譬如往昔有人祈求吉祥天女(赐福的天神)赐给他吉祥福乐,修持了很久,吉祥天女终于出现了。在极度的欢喜中,那位修持者发现,在面貌端严慈和的吉祥天女身后,还有一位令人见而生畏的女神。


修持者问吉祥天女:“女神啊,您背后的是谁呢?”


“黑耳女(即祸神)。”


“可是我祈求的只是您吉祥女神啊,她来干什么呢?我不想见到她。”


吉祥天女回答说:“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在哪儿,我们俩都决定会在一起出现,如果不想见她,除非你不召请我。”


福祸相倚,聚散相随,轮回法的本性即是如此,只喜欢亲人聚会,而不喜欢亲人分离,如同譬喻中的修持者一样,唯是愚稚而天真的想法,在世间实际绝不可能实现。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001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

彼犹安然睡, 有谁暴于彼。

002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

现见是为死, 非是为存活。

003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

汝思等不等, 显同怖呼唤。

004

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

岂唯害一人, 由嫉使生苦。

005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

后罚无可治, 汝极应畏死。

006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

复现见死者, 汝何不畏死。

007

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

则终有一日, 死来伤害汝。

008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

谁说自卖身, 称汝为智者。

009

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

汝定如智者, 对我已离染。

010

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

众生不了彼, 故自知极少。

011

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

噫同类众生, 见汝行为善。

012

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

自责而说他, 岂非所应呵。

013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 非是不应理。


014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者,已用老衰表。

015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

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016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017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

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018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

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

019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

于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