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一阵“引力波”到眼下的“人机围棋大战”,科技界的新突破把围观群众唬得目瞪口呆。要说谁最关注这人机大战?据说讨论最活跃的就是咱东亚圈,因为在东方的古典文明中,围棋代表了计算、策略高度结合的一个智慧巅峰甚至审美巅峰。而机器这个程咬金的杀入,一时间打破了这种浪漫,更伤及了人类的安全感。
坊间形形色色的评论,实际上都弥漫着或多或少的恐慌情绪。部分较为中肯的专业评论指出,所谓“人机大战”的转折意义,更多来自媒体渲染、商业炒作、资本野心,存在着“过度诠释”的嫌疑——所谓人工智能喧宾夺主的“文明奇点”还远,该正式恐慌的时候远未到来。这种解读虽然客观,但安抚力度有限。
大部分人还是会在心底隐隐疑虑:“那么等到人工智能发展到极致又会怎样?如果真的无法驾驭又该怎样?”

类似“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难以模拟”“人类的情感尊严价值不好超越”等等花样翻新的安抚性解读,只是看似热烈,实则多半是赶场吆喝,热心推就,极少真知灼见。种种讨论实际上都没有讨论到点儿上。事实上,人机大战的喧嚣又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向外驰求的案例。当人们在讨论那些机器所模仿的“人类生命”时,却并不全然理解人类生命到底是怎样的。
人机大战真相:这只是一场人类自己与自己的战斗
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这场人机大战一上来的反应,就是一个二元的、对立的态度。“方寸之间,世纪之战”“李世石为人类扳回一城”等等这些表述,都在暗示人类作为一个集合,正在经受某种外在力量悍然发动的挑战。这个二元对立的逻辑实在牵强。
往浅了说,“阿尔法对弈机器(AlphaGo)”仍然是一个工具理性的路数,是人类的固有文明被整合到一个机器中去,用人类的集成技术,比拼人类的即时反应。无所谓人、机之间的战斗,而只是一场人类自己与自己的战斗。
往深里说,这场对弈只能说明人们更加迷恋于心所造的世界,更加忽略能造世界的心。大乘佛教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从我们冥冥然中感觉到的这个“我”,到我们的身体,到外境中的山河大地、古往今来,无一不是由心所造,无疑不在一个广义上的“我”的范畴中。然而我们却一味把浑然一体的广义生命,进行二元对立的拆分,一味向对境中的形形色色去追逐攀援,甚至变幻出一个模拟自己的机器与自己战斗,还不能自拔,何其荒诞!
月称论师在千年之前就有比喻:“与化人做幻事。真尚属幻,何况化人?”——都是一心,彼此游戏!

人机大战使命:恐吓充满好奇心的人类
与其说这次挑战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如说是对人类自身文明宽容度的一次逼匝。人类把对境中的物化成就,当成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唯一指标,却将人类智慧的其他维度、其他可能性挤压殆尽。
物化科技的畸形膨胀,显然就是人类满怀好奇、一厢情愿培养出来的大型“奥特曼怪兽”。它的到来带着一个使命,就是专门恐吓充满好奇心的人类——谁最执着物化文明,谁最执着外境的实有,谁就最先被恐吓!
不但高科技从业者自己被恐吓,和高科技沾不上边的围观群众也被恐吓。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众生,几乎都认定人间物化生活就是唯一,那么人人都是被恐吓对象,人人都是受害者。如果有人感慨智能机器之下,人类的尊严已经难以捍卫,那么这完全是离大道愈来愈远的人类自己“作”岀来的。
但也正是这只大型奥特曼怪兽在警醒人类,我们需不需要换一个方向,从非物化的思路里面去寻找智慧和未来。如果确实“都是一心,彼此游戏”,那么真正的更高明的智慧,就在于如何来探索这个广义上的“一心”。
《华严经》中觉林菩萨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如果能回归到这颗心上去寻找智慧,那么奥特曼可能当下就化为乌有了。就像降龙罗汉降服了毒龙,伏虎罗汉伏住猛虎一样,并不是短兵相接,血肉相拼,而是“暗中移半步,大地尽回春”。

人工智能终极出路:拥有佛陀“一切智”!
当然,科技的积极意义也需要正面肯定。它至少代表着对生命还停留在有限认知的人类,对于茫茫无际世界的不懈探索。以有限试图来抗衡无限,一点一滴地努力让自己活得好一点,这种渴求弥足珍贵,但也万分心酸。
其实人机大战的比赛中,隐隐约约潜藏着人类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对于具备所有智慧、全知全能的好奇心。换句话说,“一切智”,是人类隐隐约约想去碰触,想去见证甚至想去僭越的力量。
佛教的世界观启示我们,想要穷尽智慧,就要有穷尽智慧的胸怀——无尽就是空性!反过来说,当体即空就是无尽。
知识到达无尽的时候,就是空性展现的时候。而“无尽”的实际掌握者,就是证悟空性的人。进一步,人类能力与智慧的最大局限,实际上是生死对我们的框定与局限,那么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无量智慧和不死,正是同时出现的。当知识到达全知的时候,空性的证悟也就得到了,死亡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
这就是佛教所讲的“一切智”——这才是最高级、最极致的人工智能。

佛陀曾在证悟的那一刻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在郑重证实,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达到“一切智”的最高智慧潜能,这是真正可以实现的梦想。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当下困境的症结和出路。当我们对现象界、对烦恼的理解,对自己生命状态的理解越具体、越实体化,就会越有限、越脆弱。而如果我们能把握它本体的一面,放下对它的执着,我们将渐渐进入无限。
这就是今天人们面对科技异化、面对科技悖论最终出路。如果人类真的害怕未来的外在的人工智能无法驾驭,那么就应该回头来走一条真正发现“我”,全然体验无尽生命,享受无尽生命的道路。
敬摘录《智悲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