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6月4日 佛历2564年
【第80颗钻石】
རྒྱལ་པོ་ལ་གདམས་པའི་མདོ་ལས།དུས་ཀྱི་ཉེན་ཏེ་རྒྱལ་པོ་འགྲོ་འགྱུར་ན།།ལོངས་སྤྱོད་མཛའ་དང་བཤེས་རྣམས་རྗེས་མི་འབྲང་།།སྐྱེས་བུ་དག་ནི་གང་ནས་གར་འའགྲོ་ཡང་།།ལས་ནི་གྲིབ་མ་བཞིན་དུ་རྗེས་སུ་འབྲང་།།ཞེས་གསུངས།
《教王经》:
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
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
生际必死
无论是任何人,即便他高如天空、厉如霹雳、富如龙王、美如天仙、艳如彩虹,可当死亡突然到来时,他也没有刹那的自由,只能赤身裸体、赤手空拳地离开人间,在对财产、饮食、亲友、眷属、受用等依依不舍中抛下一切,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而去。
在这个世间上,有些人地位高不可及。像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中国主席,以及各大宗教的教主等,可谓万人之上、权倾一时,可是他们死时跟一般人没有两样。
不说死的时候,即使他下台之后,也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我曾看过一本书,里面讲了美国的历代总统,比如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引退后回老家经营农庄,里根卸任后也当了农夫……等等。看了以后,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他们在位时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最后竟然也变成这样,实在是太无常了。
有些人十分厉害凶残,如二战的头号战犯希特勒,冷血残忍、杀人如麻,当时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敢提。但看后来的有些照片,纵然是这么厉害的人,也依然难逃无常之网。
还有中国的秦始皇、成吉思汗,也曾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就拿秦始皇来说,他吞并了齐国为主的六个邻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真正做到了一统天下。他认为自己的功绩比三皇五帝都要大,理应用一个更尊贵的称号,于是自称为“皇帝”。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并规定:接替他皇位的子孙,应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秋万代。结果才到了第二世,秦朝就灭亡了。
实际上,历史是最好的无常教言。
往昔,世间上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富贵者;如今,比尔•盖茨、巴菲特等是举世公认的大富豪,但这些人最终也要面临无常。
貌美如天人般的美女俊男,就算多么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受到无数人的爱慕,但脸上的皱纹也会日益增多,再怎么做整容手术,用什么工具也没办法熨平。
总之,不管是什么人,死亡突然来临时,只能放弃一切,随业力飘往后世,此时财产、眷属一个也带不走,只能在恋恋不舍中独去独来。
《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寂天论师也说过:“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此时此刻,就像从酥油里拔出一根毛般,自己孤孤单单地离开人世,除了念经对自己有帮助外,财产、地位、名声等没有任何用处,要统统放弃。
纵然是数以千计僧人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僧一徒;即便是数以万计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奴一仆;哪怕是拥有南赡部洲一切财产的主人,也无法带走一针一线。就连自己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必然要舍弃。
唯有佛法
要知道,面对死亡,唯一佛法才有帮助,其他一切都派不上用场。
以前上师如意宝常引用《教王经》的一个教证:“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希望每个道友把它好好背下来。
这虽然是佛陀对国王的教言,但实际上对每个人都同样适用,当你趋入死亡时,财产、眷属等世间美好不会跟随,紧紧跟着你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前造的善业恶业。造善业会获得快乐,造恶业则感受痛苦。
《千字文》中也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祸害是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四百论广释》中有个故事:
有一国王对王妃极为宠爱,忽有一日王妃死了,群臣为了不让国王太悲伤,便启奏:“王妃没有死,她变成魔鬼了,尸体已经起来了!”
国王一听特别害怕,立即下令将王妃碎尸万段。
不久又禀告:“王妃死了!”国王大喜,令群臣敲鼓庆贺。
其实,若观察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就会明白死人与活人没什么差别。
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言:“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我们见后特别怖畏的尸体,实际上就是生前爱执不舍的身体,只不过有一息尚存罢了。
一般人死了以后,放骨灰或尸体的地方,通常会挂经旗、刻观音心咒,这样依靠三宝的加持护佑,灵魂就不会害怕。这一点非常重要。
【上一篇】
【复习回顾】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