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慈诚罗珠堪布谈佛教的“繁文缛节”
试问,谁人不向往自由?谁又情愿被束缚?
生活在繁杂、琐屑的尘世已然有太多的牵制和挂碍,很多人想要接近佛教,但却被诸多的“繁文缛节”拒之门外,唏嘘慨叹后敬而远之。谁愿意再被套上更多的周规折矩呢?我们原是一生不羁爱自由的人哦。
但,佛教果真有那么多的约束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佛教的这些“繁文缛节”。
被误解的“规矩”
很多人都对佛教感兴趣,但是害怕皈依。为什么害怕皈依呢?因为他们认为皈依以后有很多的约束,自己会被很多教条性的东西束缚。现在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最不愿意受到约束,大家都喜欢开放自由。所以很多人一想到学佛以后,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看……有这么多繁琐的条条框框拘束,就觉得很害怕。但是,其实不是这样子,因为他们不了解佛教,所以才有这样的误解。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佛教徒自身的问题,是什么呢?很多佛教徒,尤其是年纪稍长的佛教徒,经常跟年轻人灌输这样的概念:学佛有很多规矩,连吃饭、说话都有很多的规矩。比如说,我们来听课也好,到寺院里面去烧香拜佛也好,都必须遵守如此之多的规矩。这样根本就没有人敢去烧香拜佛了,大家都觉得这样弄得太不自由,所以就不敢皈依、不敢学佛了。
是规矩,也是人性化关怀
但是,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本来佛教里面没有什么教条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守八关斋戒的时候,让我们下午不要吃饭,这叫作过午不食。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教条了,凭什么不能吃饭呢?但这不是教条,不能吃饭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守戒这天是很特殊的一天,大部分时间要去打坐修行,如果晚饭吃多了,就一定很昏沉,没有办法打坐,就算勉强去打坐也很容易睡着。所以,就是为了头脑比较清醒,为了打坐有比较好的效果,下午不让吃东西,只允许喝水、喝茶,就是这样子的原因。
佛教里面任何一个所谓的“约束”“教条”,我们都可以进一步去问为什么,佛教一定会告诉你背后的原因,并且这个理由是现实生活中合情合理的,是能够被我们接受的。所以佛教里面不存在什么教条性的约束。
真正的自由
想起堪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内心的自由才是最伟大的自由,也是最幸福和永恒的自由。我们要把意识从烦恼中彻底地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自由不是让烦恼牵着鼻子走,而是能够把控情绪不生烦恼。自由不是在大海里随波逐流,而是可以随心所欲操控船只乘风破浪。
素材来源:《人天佛教》课程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