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教育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心灵教育
扭转压力和痛苦
问:现代人普遍有很多压力和痛苦,是不是可以通过提升物质水平、发展心灵教育来扭转?
答:物质的发展,对人类的生存不可或缺,但是人拥有基本的物质资具后,就应该有一种满足感,过多的贪求只会引发苦恼与压力。
比如一个人有好几辆车,那加油、停车都要面临很多压力。所以,有一辆车就有一辆车的压力,有两辆车就有两辆车的压力……过度追逐物质,压力也会增加。
而较之于发展物质,提升人的心灵素质更为重要,更有助于缓解现代人的痛苦。
——节选自《心灵绿化与幸福人生》,2012年12月26日苏州科技学院演讲
企业教育
爱的教育
问:我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士后,研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在已经工作了。由于各种原因,我觉得佛教非常好,故不希望公司里的手下都只认钱,而应该有种信仰,崇尚良知和道德。但我又不可能让他们全部信佛,相信有轮回,那该怎么做才好呢?
答:不管在什么样的团体中,不一定非要用某个宗教的理论去灌输,只要能引导所有员工心地善良,以此作为准则的话,这一点人人都可以接受。
我以前在云南、四川等地,看到一些企业家,他们对员工长期进行爱的教育,例如集体学习《弟子规》等,这样对人心肯定会有帮助。
——节选自《信仰与人生》,2010年6月24日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演讲
编者后记
通过四十一期的连载,从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名利教育、情执教育、缺乏独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危机,分析缺失信仰教育的后果,对目前的教育进行了反思。
从另外一个视角——佛学院与大学教育的对比、学校教育和僧团教育的对比,来观察德才兼备的重要性,探讨佛教教育对现代人的意义。引导人们意识到,没有信仰的人生,是一场悲剧。颠覆了我们惯性的错误教育认知,令读者觉醒并思考,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信仰教育 ,什么是利他教育,什么是心灵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提出传统教育与佛教教育并行的理念,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改变信仰与道德的缺失,呼吁老师们从培养学生的慈悲心入手,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让未来的栋梁,怀抱济世之心以成长,智悲双运,具备完善的人格。
同时,从佛法教育的具体内容上,给当今的教育带来一些思考,包括学校里的苦乐教育、灾难教育、无常教育、逆境转为道用的教育、慈悲教育、感恩教育、业和烦恼的教育、母语教育、鼓励教育、仁爱教育、利他教育、人文教育、智慧教育、真善美的教育……也为父母的启蒙教育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为企业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路。
总而言之,众所周知,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化人心是根本,它需要人们共同重视。对教育的主动思考,不止是具体部门的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甚至是全人类的责任。
我们在深深的思考之余,不止于看到问题,也要积极地解决问题。只有我们投身于具体的实践,这个世界才有光明的希望。
感恩 祈祷
感恩金刚语的加持,感恩慈悲的引导。
感恩您一直以来的坚持。
愿吉祥~
《慧眼看教育》往期回顾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殊霞
求学足迹
分享师的金刚语
愿您得到殊胜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