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少说点绮语,多念些咒语
己四、绮语:
绮语的范围比较广泛。例如,婆罗门的咒语等,本来不是正法,却反而认为是正法;世间的小说、电影,本来对相续没有任何意义,却把它当作调伏烦恼的工具;或者娼妓的淫秽语言,撩拨贪心的靡靡之音,关于军事、武力、抢劫、盗窃之类的高谈阔论……这些凡是能引生贪嗔痴的无稽之谈,统统属于绮语的范畴。
当今这个时代,绮语可以说特别泛滥。无论是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里面百分之九十多全充斥着绮语。人们信绮语、听绮语、说绮语,真正的修行人都没有生存空间了,你要想修行的话,各种违缘就在面前此起彼伏,一天两天还可以应付,但什么时候才能超越呢?所以我常常会想,密法的窍诀可能最适合现代人。因为密法的有些教言比较开放,而其他戒律,尤其是别解脱戒,在这个世间,真的越来越难以护持了。
这一点,有时候也看得出来。现在的佛教徒中,念咒语、做善事、观修自心的有多少?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平时要么是看电视、看电影;要么是天天上网聊天,在虚妄的世界里又寻找虚妄的世界,除了引生贪心、嗔心以外,从中很难得到有价值的东西。看看多数人所受的教育,再看看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相信每个人都比较清楚。在这样的时代中,军事、贪欲、做生意等日益猖獗,五花八门、与解脱相违的外境也日益增多,修行人接触这些时,心很难不为所惑,最后只能破坏梵净行,离涅槃越来越远。诚如《正法念处经》云:“多集绮语句,能令心意乱,破坏于梵行,妨碍涅槃道。”
除了世间这些绮语以外,尤其要提醒大家的是:别人在念经、诵咒、修法时,如果你口若悬河地谈论很多令人散乱的话,就会断绝别人行善的资粮,罪过极其严重。我昨天上课时之所以批评有些居士,原因就在这里。你一个人不愿意听的话,也没有什么,但影响那么多人闻法,过失确实很大。包括外面听光盘的人也是如此,本来二十几个人一起听法,大家都非常全神贯注,若有一个人讲话,整个场面就打乱了,所有人的善根也会以此而毁坏。因此,假如你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还是非常危险的。《诸法集要经》云:“百千功德门,由舌而破坏。”《增广贤文》也说:“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
有些人似乎没有自控能力,嘴巴一直喜欢“叭叭叭”说,上课的时候说,念经的时候也说。这样的话,你自己不行持善法不要紧,但旁边的人还是需要修行,不应该去影响他们。尤其是在外面听课的有些居士,一点规矩都不懂,听了这么多年的法,行为仍非常不如法,说实话,你还不如不听好一点。你如果实在不想上课,不听也没什么过失,但你这样影响别人,对自己特别不好,生生世世会对你的修法起障碍。
另外,如今世间上有些人,写的小说、编的剧本、撰著的书籍,处处都是绮语充满。还有所谓的艺术家、歌星、影星,以自己的绮语作品,令成千上万人沉迷其中,有意义的事情全都耽误了。有时候看一看这个愚痴的世间,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盲从。但我们作为修行人,稍微有点智慧的话,以佛教的“仪器”来进行观察,这些“细菌”还是很容易发现。
现在人们爱说各种绮语,这些表面上看,好像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但以智慧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绮语都是贪心或嗔心所引发。而且在说绮语的过程中,自他相续萌生了多少烦恼,罪业就会有多大。
比如,有些人看了小说后,召集大家开始讲:“我今天看了一本小说,里面有个美女,她如何如何动人……”因为他嘴巴特别会说,从而让很多人生起了贪心。或者有人看了一部电影后,跟众人极力渲染:“我国与他国之间发生战争,当时我国如何如何……”于是,有人听完后生起了嗔恨心;有人被这个故事所蒙蔽,生起了愚痴心;还有人自赞毁他,认为自方力量极为强大,生起了傲慢心。因此,许多烦恼都可以通过绮语而引发。大家也清楚,贪嗔痴等烦恼是不善业,如果这种不善业通过你的语言产生,那你的语言肯定有过失。
反之,倘若我们共同学习佛法,息灭相续中的贪嗔痴,这种语言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为什么我每天就算讲得不多,短短一节课也愿意上?就是因为在讲法过程中,引生烦恼的语言,讲也讲不出来,而所讲的佛法,全是息灭贪嗔痴的教言。这样一来,至少大家在听课时,能止息不良的分别念,哪怕刹那间你息灭了烦恼,这也是一种功德。
经常有人抱怨听课太累,其实学习佛法很有必要,就算你只听了一节课,也跟听世间的一节课不同。为什么呢?因为佛法的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对治烦恼,这样的教言对人们很重要。现在有些佛友每天看书,不间断听一两堂课,这样的习惯非常好。退一步说,假如你没有这种闻思修的能力,也可以像麦彭仁波切所言,每天念诵高僧大德、佛经论典中极具加持的偈颂和发愿文。甚至,你若连这种能力也没有,则可以选择特别有功德的心咒,如观音心咒、莲师心咒、金刚萨埵心咒等,这应该没有任何困难。总之,我们要少说点绮语,多念些咒语。
大概一年多以前,有位老年人在我面前发愿念一亿遍观音心咒,今天我在门口又碰到了他。他连声音都听不清了,但一直拉着我的手,要我加持他,说自己若能再活一年多,那一亿遍心咒就完成了。他平时非常精进,晚上睡得很少,一年半就念了五千多万,如果再有一年多时间,剩下的四千多万就念出来了。这样的老修行人,真的很了不起!
当然,在诵经念咒,或念仪轨、课诵期间,最好不要掺杂一些闲话,否则,华智仁波切说:“不管念诵了多少,都不会有什么收获。”不过在此过程中,法王如意宝对看书或探讨法义,不是特别反对,但有些上师连这也不开许。以前我年轻时特别爱闻思,常一边念咒一边看书,偶尔还跟人探讨一下法义。但一般来讲,不管是念诵什么,最好从头到尾念完整,中间不要夹杂绮语。特别是在僧众行列中,如果有一个人废话连篇,那全体僧众的善资都会断送在他手中,而且还会损毁施主所积的资粮。
所以,修行比较好的人,从不随便说绮语。《缁门崇行录》中记载:宋朝有位大通禅师,他平日无论作息,端正严肃,目不斜视,领众三十年从未谈笑(可能跟朗日塘巴差不多)。可见,有智慧和修行境界的人,一般不会说很多废话,而只有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才对无关紧要的世间语言特别感兴趣。
本来在印度圣地,除了具足功德、远离过患的人以外,其他人没有资格享用信财,世尊在经典中也没开许过。然而,现在藏地有些人,只是学了《闻解脱》等一两套密宗仪轨,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像汉地有些人学了早晚课后,就觉得自己是出家人了)。这种人刚会念诵,便通过密宗仪轨的方式,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其实如果他没有灌过顶、不具足誓言,对生圆次第一窍不通、没有圆满念修,只是随便念一下密咒仪轨,那就成了苯教 的吟诵,在这种情况下,他享用信财的过患相当大。
不管是汉地还是藏地,修行人若要享用信财,至少要有清净的戒律,并时时以正知正念摄持相续。《戒律花鬘论》中也说:“只有在清净戒律的基础上闻思修行之人,才能享用信众的财物。”尤其是黑财,就像燃烧的铁丸子,除非你具足生圆次第双运的铸铁牙齿,否则,普普通通的平常人要享用它,只能是自讨苦吃,焚毁相续。如颂云:“黑色信财乃是生命之利刃,过分享用斩断解脱之命根。”因此,如果没有真实的修行境界,享用信财会有极大过患。《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亦云:“宁割身肉,以用供口,不以邪心受人施也。”
现在有些人不要说具足生圆次第,就连读诵也不是很流利,只不过是认识词句罢了。他们在念诵仪轨时,到了最重要的部分——念咒期间,常会打开绮语的“伏藏门”,说各种贪嗔的无关语来混时间。比如念完一个仪轨后,紧接着要念金刚萨埵心咒时,这种人只念了三四遍“嗡班扎儿萨埵吽”,就拉着旁边的人聊天:“哎,过来过来,我跟你谈一谈最近的新闻。你家里寄钱了没有?……”如此,结果只会损人害己。
宋朝有位光孝安禅师,他住在清泰寺时,一天在定中见到两个僧人倚着栏杆交谈。开始时有天神护卫并谛听;后来天神离去,恶鬼来了;最后恶鬼在一旁唾骂,还扫掉他们的脚印。禅师出定后追问原由,得知他们刚开始是在讨论佛法;接着叙旧事、拉家常;最后谈到施主的财物供养,连恶鬼都厌弃了。
因此,我们作为出家人,一定要想办法断除绮语,默言不语并精进念诵。而作为居士,也应尽心尽力地持咒念佛,少说一些无关的绮话。佛陀在《受十善戒经》中讲过:“若能不绮语,口常出妙香,犹如优钵罗 ,生处得值佛。”因此,大家平时要尽量少说废语,多念些经文,多说有利于众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