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次第花开 >> 不管你在何处,远离恶友很重要 返回

不管你在何处,远离恶友很重要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1-09-24




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诸菩萨对恶友的怖畏程度,不是对醉象的怖畏可比。因为醉象只能毁坏肉身,而恶友不仅毁坏肉身,还会毁坏善根和清净心。



什么样的人属于恶友呢?




《宝积经》云:“所谓之恶友,即一切灭善造罪之人,切莫亲近,切莫依止,亦不应见。”

一切灭善造罪之人都属于恶友,对他们不能亲近,最好见都不要见。按照《入行论》所说,世间凡愚的种种行为都是出于三毒烦恼,只要亲近世间愚夫自己就会受到影响。

此处的恶友也包括恶知识,所谓恶知识,就是亲近他之后,会使自己自性罪和佛制罪的恶行,已有的不能损减,没有的反而出生、增长。


与恶友交往的后果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要远离恶知识和恶友。因为交往恶友会增长三毒、失坏闻思修行,还会让人变得没有慈悲心。


增长三毒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使一个人本来修行很不错,若经常结交一些品行下劣者,慢慢地潜移默化,自己也会勤于行持非法,三毒烦恼越来越增上。

现在有些修行人本来能够护持三门,但由于定力不够,一旦接触外面的染缘,护持三门的心就会动摇。

大家肯定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人随口说一些粗语,接触他们后自己不经意便会说出难听话;有些人因身边人劝他说“我们一起去歌舞厅吧”或者“我们一起去玩游戏吧,没必要听课了”,结果就跟着朋友去行持一些不善业,贪嗔之容易增长。

《念住经》云:“为贪嗔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一切贪嗔痴的根本,就是恶友。他就像毒树一样,谁靠近他就会中毒而引生无量后患。

《因缘品》云:“莫交罪业人,不造罪之人,若依造罪者,唯恐造罪业,亦增刺耳语。”又云:“依止劣者之人毁。”

意思是说,如果依止恶友、恶知识,则必增长一切罪业,失毁所有功德,因此必须远离。




闻思修行毁坏无余


有些道友本来很不错,后来遇到一个恶友,与他同吃同住,结果过几天就不想闻思修行了,背诵等更是顾不上,整天都在忙着搞世间法。

这种现象是非常多的。要知道闻思修是我们获得解脱的主因,如果舍弃了闻思修,解脱必将遥遥无期。

《大宝积经》云:“比丘舍多闻,言论不如理,损减诸禅定,常思惟世间。”意思是,如果比丘舍弃了广闻博学,他的言论和行为就会不如理如法,而且戒定慧等修学功德也会越来越退失,心中经常思惟的只是如何获得世间八法。

那些不爱闻思佛法的人,所说的话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他们整天浪费时间,懈怠、放逸、散乱,其修行境界只能越来越退失而已。

无著仁波切曾开示:“若依恶友增罪恶,成为善法障碍故。”依止恶友肯定会产生种种恶业,这是我们修习善法非常大的障碍。

就像强盗喜欢与强盗为伍、商人喜欢与商人结伴一样,真正喜欢闻思修行人,不可能经常喜欢跟散乱的人在一起。

所以观察一个人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他修得怎么样。如果他的朋友对善法非常向往,有意乐,修行精进,那他自己也会如此;如果他的朋友经常懈怠放逸,对世间法特别执着,经常谈论世间法,那他也会散乱在世间法中。




法王如意宝曾说过:

“不管你住在城市还是深山寺院等何处,远离恶友随时随地都很重要。”

“修行人最好是远离恶友,摆脱一切散乱,好好地闻思修行。如果实在无法离开散乱,那也应该跟上师和善友一起散乱,这样的话,没过几天,你就慢慢被转入闻思修的行列中了。”


所以一定要远离恶友、恶知识,这是特别重要的。


慈悲菩提心将逐渐隐没


如果一味随顺恶友,最终自相续中原有的大乘道之根本——慈悲菩提心将逐渐隐没。

在《大宝积经》里,宣讲了退失大乘菩提心的四种因,其中第一种因就是依止恶知识,并被恶知识或恶友的颠倒行为、低劣见解所染污。

《涅槃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诸菩萨对恶友的怖畏程度,不是对醉象的怖畏可比。因为醉象只能毁坏肉身,而恶友不仅毁坏肉身,还会毁坏善根和清净心。

经中还讲到,前者只能把人踩死,却不能把人抛入恶趣,另一者定能把人抛入恶趣。

因此,恶友的过患远远超过醉象。有智慧的人,应当远离这些烦恼深重的恶友。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个戒律清净、心地善良、精进闻思修的人,若长期与恶友相处,行为也会越来越不如法:对闻法也无所谓,整天逛商场做买卖,口中哼唱着流行歌曲,走路踏着舞步,在家中也是在网上逛来逛去,玩游戏……这样道心渐退,恶业日见增长,就如同树干为虫蚁噬蚀一空,这样就太可惜了。

在末法时代,违缘众多,对修行人来说,即使已经皈依佛门,开示佛法的善知识也很少见,而颠倒因果,行恶之人遍地都是。

蕅益大师说过:“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所以我们更要小心谨慎,在依止上师之前必须要首先再三观察,确定是真正的善知识之后再前去依止。

并且要经常发愿,就像《普贤行愿品》中说:“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作为凡夫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宝积经》云:“当依说法善知识,恒时切莫依恶友。”

我们平时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尽量远离恶友。即使想找人聊天,也要找共同闻思佛法的善道友,如果有人特别喜欢闻思修行,对上师三宝很有信心,各方面修行非常精进,与他交往一定会对自己有帮助的。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持法师

《佛子行三十七颂》浅释2019 第5课




连续7天念诵金刚手菩萨心咒
智慧与力量,14天祈祷念诵
请保护它们,给它们一个自由的生活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