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学会忍耐 返回

【索达吉堪布】学会忍耐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4-13




2018年4月13日,藏历二月二十八。

阿弥陀佛节日


阿弥陀佛心咒:

嗡 阿弥德瓦阿耶色德吽舍




“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姊妹之间说话不能过激,否则,一旦说了刺耳难听的语言,就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古人言:“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用利刃割伤身体,伤痕容易愈合,而用恶语伤了人心,别人就会一直不忘、耿耿于怀。

 

当然,对他人所说的难听之语,我们没必要记在心上。《弟子规》后面也说:“报怨短,报恩长。”报恩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报怨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道友之间有一点摩擦,应早点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作为一个修行人,当场接受不了别人辱骂,这还可以理解,但若很长时间后仍念念不忘,就该值得惭愧了。虽说若没有一定的修证,对讽刺、挖苦确实难以忍受,但我们还是要尽量串习。

 

《法华经》中云:“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即使有些人像恶魔附体一样,在公共场合谩骂我、侮辱我、诽谤我,我也要“忍一时”,以保“风平浪静”,披上安忍的铠甲,把他当作佛一样对待。不过,许多人此时来不及披安忍的铠甲,到处找,却不知道放哪里了。结果——心被刺伤了,争斗也开始了。那时候,安忍的铠甲忘了,大圆满的宝剑也丢了,什么修行境界都没有,最终弄得遍体鳞伤,非常可怜!

 

所以,修行人平时一定要学会宽容,面对他人的恶言相向,儒家教诫我们要修安忍,而佛教的大乘六度中讲得更为清楚。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可一遇到外境,许多人因为“肚子”太小,很多事情没办法包容。如果你有汉地弥勒佛那样的“大肚子”,那什么事都会容得下。记得有一副描写弥勒佛的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家也应常以此对照自己。

 

安忍有多种,像上面这样耐受怨害,是一种安忍;而我们为了佛法苦行,也是一种安忍。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听法,有些人总抱怨太累了、太冷了,其实不能这么想,我们为了佛法,再寒冷、再辛苦也值得。1987年,上师如意宝从五台山回来后,开始传讲《释量论》,那时候我辅导是露天的,地上也没有坐垫,地全冻了,大家就这么坐着,一个冬天都是如此。不但是那四个月,以后三四年中一直都这样。现在想一想,我们那时的安忍心很强,不像现在的人:“地上太冷了,什么都不垫,我得风湿怎么办?”不说城市里的人,包括学院的有些道友,现在像那样听一堂课,也不一定能做到了。

 

此外,听法、修法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也应该多加忍耐。我们居士林的老堪布(可能七十多岁了),修法非常精进,每次讲法也是三四个小时,下面若有人叫苦连天、疲惫不堪,他就批评道:“你们搞世间法不觉得累,听三四个小时的法有什么累的!”有一次,老堪布和我弟弟几个人去朝神山,一大早就出发了,下午五点左右才到。大家一路上都没吃饭,饿得不行,到了那里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吃饭了。但老堪布早把这事给忘了,一到山下就说:“走,转神山去!”他们只好硬着头皮、饥肠辘辘地先转山。神山特别高,他们暗想:“走一圈可能花很长时间吧?”没想到,老堪布又语出惊人:“这次机会难得,好,我们磕大头转!”他们虽然又累又饿,但看到老人家像朝拉萨一样磕大头,自己也没办法,只有跟着磕。结果,很晚了才转完一圈。

 

这些老修行人,修法不怕时间长,安忍心也特别强。不像现在很多人,修法、听法方面一点耐性都没有,而对世间法的忍耐力却很强,为了家庭、工作,什么都能忍下来,这是一种颠倒行。所以,作为修行人,理应行持真正的安忍。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4月13日 19点30分-21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大乘经庄严论》第96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房间号: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 ; 72383501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有不少年轻人,一听到宗教就嗤之以鼻。其实,爱因斯坦、牛顿等很多科学家,对宗教的态度截然相反,非常赞叹,宗教给他们的一生,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利益。所以,宗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大家应该好好思考,应该凭客观事实说话,不能太固执己见,带有主观情绪。


-索达吉堪布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