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 略释 ||发愿临终面见阿弥陀佛,老年人要赶紧买票!
01
下面我们讲《极乐愿文》当中往生四因中的第四个因。第四个因就是发清净愿。发清净愿分四个方面:一,思维自身而发愿,二,思维刹土的功德而发愿,三,思维主尊功德而发愿,四,思维自己最终成佛而发愿,发四种愿。
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而发愿。从自身而发愿,分四个方面的,第一个是发愿临终面见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
发愿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在世的时候发愿,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在世的时候没有发愿,临死的时候不一定来得及。因此,自己所做的每天的这些善根,但愿我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发愿。
第一个我临终的时候或者在临死之前,阿弥陀佛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这种发愿,这个颂词当中是这样讲的:
这个意思就是凡是与我结缘的众生到了临终的时候,有化身无量光佛,化身无量光,法王如意宝也不是讲了,无量光当然是无数无边的,他就是幻化出无数无边的。因此,每一个众生面前他可以前来一个化身的无量光。比如说太阳,虽然太阳是一个,但是每一个众生不管是在哪一个地方,好像在太阳面前也可以看得出一个太阳的光,就是太阳的光,这就是所谓的化身的比喻。为什么是《宝性论》当中是用这些来比喻,原因也是这样的。
这里的意思,凡是对我自己结缘的众生,我自己和与我结缘的这些众生,有些上师说凡是对我结缘的施主,他们对我特别特别好,某某的居士,某某人,这些人对我结缘都很好,他们为主的这些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发愿。但是这也只是一部分的发愿。
真正的结缘与我结善缘和恶缘。善缘是当然知道,别人帮助你,你在学院读书的时候借一点钱,这些都是是对你来说是结缘的,你经常也是可能会回向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有一点点人格他们也是不会忘的。但是还有一个就是结恶缘的,结恶缘是什么?经常抢夺你的财产、欺负你,无缘无故当中是害你的,经常就是毁谤你的,经常对你的修行过程当中是造各种各样障碍的这些人。你经常觉得是特别讨厌,这个人不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好,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我们也一起发愿。
所以佛教的殊胜在这里,佛教跟其他的宗教也不同的,其他的人和社会的一些学问和书籍也是不同的,佛教为什么是有这么高的精神财富,就是原因在这里。
因此,凡是与我结缘的这些众生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他的眷属来到我面前,现见以后自己就是生起欢喜心,当时无有死亡的这种痛苦。
02
据历史记载,就乔美仁波切和乔美仁波切的母亲,乔美仁波切的很多眷属,甚至家中的犬狗等等这些也是往生极乐世界。乔美仁波切他自己临终的时候,也是他家里有一个母犏牛,就是母犏牛也一起往生极乐世界。
还有萨迦索南哲莫也是跟他的眷属一起,不舍弃自己的身体而往生极乐世界。
那天法王如意宝也不是讲了,可能法王的妹妹就也是这种状态往生的。因为真正自己今生当中是有这种信心,这样的话,在临命终时的时候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就是来到你的面前,来到你的面前以后可以直接接引到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这个时候死的这种痛苦也是没有的。
一般来说没有经过中阴的话,他不一定有死亡的痛苦。因为这个人外面的气已经断了,里面的这种气还没有断绝。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和眷属就是来到你的面前,你往生的话,这个时候这种辗转的痛苦都是没有的。一般的我们这些人,外气中断和内气中断之间呢,有生死瓦解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也没有,所以很多人安详地死亡,它表明(也就是说)没有这个死。真正的中阴,就是我们所谓的中阴还没有过,《无上大圆满》讲的法性中阴还没有过,真实在临死中阴的时候,我们讲四大中阴,临死中阴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化身来到你的面前,这时候你生起欢喜心的时候就马上越过千万世界,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我想我们在这里也是很多的金刚道友,不管你是修密宗还是修显宗,显密都是无二双运的。而且上师如意宝也是对我们就是特殊的这种加持,就也有一种特殊的因缘。很多高僧大德和佛经当中也是授记:凡是与上师如意宝结缘的众生,都是能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我们在临死之前的话,还是上师面前发的这种愿,发的愿还是应该好好地完成。现在不是上师也是说100万阿弥陀佛名号,如果是藏文的话,100万阿弥陀佛名号。这个最好是完成吧。
去年吧,齐美仁真堪布说,他在中间学院请1-2个月的假, 在附近的一个寺院里面准备念100万阿弥陀佛的名号完成。当时我说是我也是一起去,我们两个去,因为以前的发愿就是学院里面一直讲课就特别特别忙,一直没有忙过来完成。后来上师如意宝也回来了,也是学院也是比较忙的时候。
但是我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当然年轻人也是很快的,也很难说的,但老年人希望你们,有一些听闻佛法,这些方面功德非常大,你们听闻也是很好的,如果你们身体不太好,家里面一心一意地赶快就是完成这个,完成这个以后就一直等着,就像我们买完票以后,等着那个车就是来不来,就来了以后一招手就可以了,确实这样的。
03
所以年轻人的话等几天,我们在这里寻找一些财宝,可能不会死,如果不死最好;但如果可能会死的话,很快的时间当中念诵也可以。但我不敢太强调的,太强调的话过两天没有人听《俱舍论》。因为很多人就是心变得很快很快,我一强调《俱舍论》的这种功德或者是这个样的话,啊真的一心一意地专注研究《俱舍论》,《俱舍论》就是通达佛教名言当中的一切奥义,应该好好的。然后一说一切世间法现在都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啊,对对对,全部法本扔到100公尺以外,然后自己认为是“哎,现在还是只念一个佛号就可以了”,跟老太太一起来念佛号了。有些年轻的人所有的闻思就全部放下来,这样有点可惜。
我们这些应该分清楚,法王如意宝也是为什么是强调,所有的年轻人不让他们闭关,不让他们单独到山洞里面去修行,完全不同意。你们也是非常清楚。但是老年人以后早上这些都是不用来来去去,你们家里面好好地听一下,一心一意地念佛号。不然的话,明年现在的时候有没有也很难说的。老年人就是因为他的身体真是死亡无常,很快很快会到的;年轻人会是会到,但是就跟老年人相比起来,他的年龄方面稍微有一点点差别。因此,我看大家还是。今天有好像有点啰嗦一样的感觉,不要啰嗦。也不是啰嗦,全部是教言。
这是刚才是面见阿弥陀佛,面见阿弥陀佛和如来的眷属,这个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临死的时候,一定要观想,很重要,就是临死的时候自己念阿弥陀佛,就是这样观想很重要。这个时候不要有其他的念头,一般来说是临死的时候有些修净土法,好好地即生当中,念阿弥陀佛的话,就是阿弥陀佛可以这个现前的。
如果有一些造恶业的人,这个时候你没有好好忏悔的话,这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罪恶的现象。比如说以前在北方有一个牧民,他以前杀过很多的旱獭,临死的时候他说是把这些旱獭就撵过去,不然他们会害我的。还有一些猎人,他们也是在临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自己以前杀生的,以前做的这些恶事应该好好的忏悔,忏悔以后现在晚年已经遇到了这么好的法门,好好地一心一意的修净土,就这个很重要。
04
但有些人认为又太过分了,我是修净土的,我是不用修密法,实际上是密法和修净土是圆融无违的。你通达它的奥义就是不用舍弃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有些人,我现在密宗修不来了,把密宗舍弃,修净土:“我是以前上师那里虽然已经听过密法,但是密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还是现在是在修净土,就是密宗修不来。”这样你把密宗舍弃的话已经犯了舍法罪。犯舍法罪的话不管怎么样,你天天都是修净土法,那根本不会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个地方很重要的。
密宗的所有的比如说普贤如来,所有的这些密宗所得到的灌顶的这种本尊全部是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种方式来修的话,不会舍弃密宗。因此,自己所得到的灌顶的所有的这些本尊都是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然后一心一意地念诵的话,实际上你所念诵的名号和心咒,也是密宗的心咒和名号,没有什么差别。因此,这种方式来修持很重要。
以前我们学院里面有一个叫做是(?),最早的应该是80年代的时候的我的一个弟子,前一段时间有些人到这里来,说是他在一个山洞里面一心一意地修净土法门,我问:“那是不是他已经舍弃了密宗?”旁边的这些居士就说:“不不不,他一点都没有舍弃,他还劝我们修密法的。”也许是对的,如果是真正密法没有舍弃的话,我想这样晚年的时候,一心一意地修持密法也是修净密双修(净、禅、密双运)。这种方式来修持的话,有往生的机会。如果以前获得过的灌顶,对上师生邪见、对密法生邪见,现在我只要好好地修往生就算了,就不去密宗的刹土,我只要往生就算了,把密宗抛之脑后,自己修一个显宗净土的话,根本不会成佛的,就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
有时候好像人生的这种道路就是很漫长的,不一定我们在这里也是待很长时间,一起集聚很长时间,也很难说的。但是到了自己的地方的时候,你原来得过的这种密宗的上师和密宗的这种发愿全部不能舍弃,任何法门也是不能舍弃!一舍弃的话,你的净土宗就根本不会成就的!
敬摘录《极乐愿文》略释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