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劫经(四)
舉例來說,給大家舉個例子,像我這樣的人(我不是佛),所以當我說、當我對很多人講話的時候,當我說“一切無常”的時候,事實上就有一個我會誤導他人的風險,為什麼?因為我在主張說有某個東西會變成無常的,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講法。
當如來、當證悟者講法說他們不是這樣子的。所以一個菩薩要怎麼樣學會不去誤導其他人,因為像我們這樣的人,我們事實上能力不足,所以當我們在教法的時候,好像乍看之下很有理很有邏輯的有道理的,但不見得是完全正確的,所以菩薩要怎麼樣學習、怎麼樣的技能才能夠不誤導眾生,這是很糟糕的翻譯,我只是總結一下這個問題的要點。
而且我講的很多也是我出於我自己的解讀、自己的假設,所以我真的請各位不要信任我說的,而是把我這個講話作為一個慶賀,至少我試過了來理解這部佛經。:“发,犹出也。”
然後第四個問題,一個菩薩怎麼樣才能夠學會以字面的方式來理解教法?這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你不那樣子理解的話,別人會說,但是他不是這個意思的,所以一個菩薩要如何學會以字面方式寫讀事情?謝謝,有些問題是很難理解的,不過就像我說的,這是我自己做的總結。
一個人要如何對現在的佛沒有障蔽?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它肯定有很多的意思,有可能是比如說其實到處都有佛,但是有一個布曼在這邊遮蔽,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所以我們要怎麼樣去除這樣的障蔽?
所以當下的佛,一個菩薩要如何才能夠有機會能夠伴隨佛,而且不只是伴隨佛,而且是對這些佛所教導的法具有信心,這是第六個問題。
第七個問題:尤其第七個問題,提的是非常大乘的問題。一個菩薩要怎麼樣駐於當下的生活?大家知道有很多的工作、生活、各種的行程設計、各種的計畫設想等等,我們要怎麼樣去除這些?我們要怎麼樣以完全不受這些事情的垢染的方式來生活 ?
第八個問題這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對那些進行禪修的人,在現在這個時候,對於像是正念等等之類禪修稍微有一些初嘗法味的人,對這些人是很重要的。一個菩薩要如何進入這種定當中?一個菩薩要如何進入這種定(入定)但是同時又生於,基本上就是,【界】這個字意思是生、出、或者是有的意思。
所以一個菩薩要怎麼樣入定,但是又不生於這些定的,生於一些定的這些範圍,就是不會很熱愛這個定,不會非常的支持這樣的定,比如說像是你不會非常的執著於正念。因為當你入定的時候,講到我們講說身在這樣的定當中的時候你可能就便秘了,這是非常初時的話來講。
那這個問題就越來越具有大乘色彩、越來越有意思了。一個菩薩要如何享受並且利用涅槃之法、涅槃的現象,但是同時又一直不真正地進入涅槃?菩薩出於悲心,事實上並不想要涅槃,只有地藏王菩薩他是衷心的祈願,請不要讓我成佛,直到所有的眾生成佛之前請不要讓我成佛等等,會有那樣的發願。
所以一個菩薩要如何學習住於涅槃的世界,但是又不,我這樣說吧,一個菩薩要如何學會享受並利用涅槃的財富,但是又不受到夜盤的迷醉?一個菩薩要怎麼做呢?下一個問題是非常大乘的。一位菩薩要如何變成阿羅漢?學習享受利用阿羅漢境界、功德利益,或者是緣覺佛的境界利益,但是同時又永遠不想要成為阿羅漢?
不要忘了我一開始就說過這是一部大乘佛經。And 然後第十一個問題,一位菩薩要如何沒有散亂,不昏沉不麻木,沒有昏沉不清楚,在理解佛法的時候沒有這些狀態,這是非常大的一部分。
我們這邊講的記得並不是指說一個憶念佛形象而已。然後第十二個問題,這有點技術性,所以這邊可能沒有辦法完整的做講解。尤其是如果你需要一些.........我們能不能稍微休息一下,我的電量有點低,我需要充個電。我們稍微休息5分鐘,謝謝大家。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