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颂词回顾】《入_行_论》001 返回

【颂词回顾】《入_行_论》001

知幻园 2023-08-17



01







善逝法身佛子伴,

及诸应敬我悉礼。




从字面上解释,这里的“善逝”指佛陀,“法身”是佛法,“佛子”是僧众。学过大乘经典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僧宝指一地以上的菩萨,《智者入门》和《随念三宝经》也是这样讲的。这句话中的“法身”,表面上看是法报化三身里面的法身,但此处有另一种解释:以印度的梵语来说,“法”是佛法,“身”叫做嘎雅,布顿大师在《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解释为聚合,合在一起就是聚合很多的法。什么法呢?教法和证法。这就是法宝。


“伴”是一切、所有的意思。在造论之前,寂天菩萨顶礼了一切善逝佛陀、证法和教法、文殊弥勒等大乘菩萨,以及声闻阿罗汉、缘觉、世间上所有的佛塔、善知识等等,在这些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我毕恭毕敬地顶礼。谁顶礼呢?我寂天菩萨,这里是以作者的名义来顶礼的。顶礼的方式是什么样呢?上等者以见解的方式顶礼,中等者以修行串习的方式顶礼,下等者以三门恭敬、五体投地的方式顶礼。




02







今当依教略宣说,

趋入佛子律仪法。




寂天论师在前面已顶礼了佛陀、佛法、佛子菩萨以及值得恭敬的所有对境,顶礼以后再做什么呢?依靠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的经典、龙猛菩萨等印度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宣说。宣说什么?让无量众生趋入菩萨律仪的法门。“菩萨律仪”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大乘佛子的学习对境就是这三种学处,它包括了大乘的全部戒律。怎样宣说的呢?依靠释迦牟尼佛和高僧大德们的经论而宣说。



03







此论未宣昔所无,

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

为修自心撰此论。




《入菩萨行论》宣讲的道理,是前所未有的、还是以前就存在的呢?寂天菩萨很谦虚地说:从意义上讲,这些内容并非前所未有;从词句上讲,我对诗学、声律学也不精通,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敢说造论的动机是为了利益他众。这是非常谦虚的语言!像他那样的大成就者、真正的菩萨,没有利他的动机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为了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才说自己没有利益众生的发心。


“既然没有利益众生的心,文词不好、内容也没什么,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为了修持自己的心,熟练菩提心,才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



04







循此修习善法故,

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

若得见此容获益。




如果遵照这部论典的次第修习善法,我相信自己对佛法三宝的信心会暂时得以增长,与我具有同等善缘的人,以后如果见到此论,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