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业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是故则无有,能起于业者。【每日一颂】《中论》
“破暂时缚解”分三:一、破轮回之本体 —— 观缚解品;二、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三、宣说趋入真如之方便——观我法品。其中第一部分已经宣讲完毕,今天开始讲第二部分“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
十七 观业品
辛二(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壬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二、对此进行观察而遮破。
癸二(对此进行观察而遮破)分三:一、宣说业无自性故不失坏;二、宣说业无自性之理;三、宣说业无自性也可安立名言之比喻。
子二(宣说业无自性之理)分二:一、承许业自性存在有妨害;二、破业自性存在之能立。
丑二(破业自性存在之能立)分三:一、破因法烦恼;二、破果法身体;三、破享用异熟者。
寅三(破享用异熟者)分三:一、以一体异体破受者;二、无有不可言思受者;三、无有业果受者。
卯二(无有不可言思受者):
刚才中观宗通过观察作者与受者一体异体不成立,遮破了享用异熟者,这时犊子部的论师提出:既然如此,我们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即有一个不可言说一体异体的我(不可思议的我),他可以作为业果的受者,所以业应该存在。
中观宗驳曰:此说法不合理,你们所谓不可思议的“承受者”到底是什么样呢?不可能有这样的承受者。
业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
是故则无有,能起于业者。
业不是从因缘当中产生,也不是从非缘当中产生,所以业并不存在,既然没有业,也就不会有对业起于感受的不可言说的受者。
◎无业,故无有不可言说受者
对方承许不可言说的受者存在,但以中观理观察,这种观点并不合理。如果此受者存在,那么让他起于感受的业肯定存在,而业必然通过因缘等方式产生,但第一品《观因缘品》中已经对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因缘四种缘做过详细观察,推出四缘不成立。既然缘不成立,依缘而生的业何时都不可能有。
非缘中更不会产生业,因为缘不成立,观待它的非缘也无法成立。在第八品《观作作者品》中已对此做过详细观察,如颂云:“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无作无作者,无所用作法。”如果堕于无因生,则成了无因无果,如果无因无果,则无有作业、作者及作业时所用之作法(资具)。
既然依靠缘和非缘都无法产生业,业就不可能存在,这样依业而生的不可言说的享受者我,自然也不会有。
◎“不可言说”不成立
再者,任何人享用果法时都可以言说、思维。若语言诠表不出,大脑也思维不出,那这种受者到底什么样呢?是不是把石女的儿子称为不可言思受者呢?认为超出这些范围而有一个不可思议受者,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若是说法,就是分别念所造,并不真实。所以,犊子部的不可言思受者不能成立。
另外,若想建立不可言思受者,那不可言思作者、不可言思作业等都要成立,但这不可能实现。首先,找不到不可言说的造业者,任何人不管造善业还是恶业等,都可以言说,比如,工人做工可以言说,农民、牧民、画家、书法家等任何人做事都可以言说;其次,找不到不可言说的作业,因为所有作业都可以言说。既然没有不可言思之作者和作业,自然不会有不可言思之受者。
此处辩论的焦点是,到底有没有这样不可言思的补特迦罗受者?若没有,再费笔墨、心思来安立有什么用呢?
我在安立《中论》科判的时候,基本突出了每一颂的重点。比如,第一颂是破一体异体,这一颂是破不可言思受者。大家学习时可以参照。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