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学了佛就会没病? 返回

学了佛就会没病?



面对疾病,尤其是重病,很多人都会慌乱无措,到处找关系求医问药,间或抱怨命运不公,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云云。若真到无路可走时,开始烧香拜佛求保佑……


那学佛就能保证不生病吗?


因为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的因缘而趋入佛门,或许正是当时佛菩萨的加持和佛法的陪伴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因此,我们开始对三宝生起信心,行持各种善法来修积福德,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学习佛法。


不过现在很多佛教徒,在供养三宝、行持善法时,总是发愿:“愿我不要生病”、“愿我生活快乐”、“愿我的修行没有违缘”…….可一旦学习佛法后再患染疾病、出现违缘、家庭不和,生意不顺等,经一系列佛事活动后,发现并无立刻转变,就开始对佛法产生怀疑,有些人干脆不学了,认为学佛没有多大帮助,有些甚至会觉得这些违缘是学佛带来的。



这些现象是没有真正懂得佛法的义理,没有端正学佛的目的,没能通过修行力将疾病等违缘转为道用的结果。


其实,学佛并不是给自己上了不生病、不死亡的防护罩,而是在面对生老病死等正常生命现象时有所准备,有勇气从容面对,有心力去堪忍痛苦,更加精进修学佛法,最终超越生老病死,获得不执著任何相的境界。


维摩诘说“病”


想要将“病”转为道用,最终战胜它,首先就要认识它。


1

接纳“病”是轮回的常态——无常、苦


当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如何安慰生病的菩萨。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


身体是刹那无常的,无常就有变化,继而肯定有苦苦、行苦等,因此身体的本性是苦。即便如此,作为大乘行人也不能厌离身体,不趋入涅槃,因为依靠假合的身体,依靠这种苦,还可以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有机会利益众生。


2

认识“病”的本体是空性——空、无我


维摩诘言:“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


当我们观察这个生病的身体,从眼、耳、鼻、舌、身或头、脚等各个部分剖析,这个“我”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存在,即可以说身体是“无我”的。虽然无我,但也要在众生面前如梦如幻地安住,并教导利益众生。


当我们将身体各个部位从大分割至小,从小又不断细分,直至微尘,最后连微尘也不存在,所以说是空性。但这样的空性不是单空,也不是一味寂灭。



3

认识“病”源——无明烦恼、颠倒妄念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


我如今的疾病是从往昔的无明烦恼、颠倒妄念中产生的,其中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又怎么会有真实在感受痛苦的病者呢?


为何没有感受者呢?因为身体是四大和合的缘故,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后,假名安立为身体,四大之中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身体中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我”。一切病苦皆由我执而生,因此应当断除我执。


许多士兵聚集一起便叫做军队,五蕴的聚集便被当做“我”;所谓相续,如同许多珠子串在一起便被称作念珠一样,都是虚妄的假立,没有独立实有的本体。既然都不是实有的,那又何来病人?又是谁在感受病痛?


维摩诘开出的大乘“药方”


1

思维因果,精进忏悔


维摩诘言:“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


罪障应该是从心上安立的,现在的疾病和痛苦是因过去造了罪业,如小乘经常讲杀生得短命报,害众生得多病报等等。


我们现在应当好好忏悔前世和今生伤害众生的罪业,否则有因必有果,今生来世都可能时常病痛缠身。


2

感同身受,于众生起大悲


维摩诘言:“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以自己身上的痛苦和疾病,去悲悯承受其他众生同样的痛苦,同时也当了知,这是众生无数劫以来一直挥之不去的痛苦。


要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无数众生患病。实际上,这都是由于他们宿世所造恶业而导致的。我们以前也已经在三恶趣中感受了很多痛苦,但还有余业(即剩下的业)需要在人间不断感受。所以,在经历自身的痛苦时,应当对三恶趣众生的痛苦生起悲心。


《修心七要》中告诉我们:修自他相换,是上上下下最根本、最唯一的窍诀!具体方法:


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快乐、善根、健康、福报等变成白气,从鼻孔呼出,融入众生的体内,令他们获得圆满的安乐;


吸气时,观想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魔障等变成黑气,从鼻孔吸进来,融入自己的身体,由自己来代受这世间的一切不安与痛苦。

(本段摘自《做才是得到》第三篇)



3

忆念、行持善法,发清净愿


维摩诘言:“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


生病时,忆念往昔所修的福,保持乐观。同时也要忆念净命,过清净的、远离一切邪淫和邪命的生活。不要心生忧恼,将心情调整到平和的状态,有利于病体的康复。对行持善法长期保持精进心,即使生病也能行持利益众生的善法,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发愿应像佛陀大医王那样,要治疗众生身心的疾病。


4

观法性,离希忧


维摩诘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


当了知了病苦的真相,便能遣除我相及众生相。获得《金刚经》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


如何观法性呢?

① 万法唯缘起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


如此思维:“身体是由血、肉、骨以及各种微尘等众法和合而成。因缘聚合时,名言中诸多假合之法——地水火风等四大,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乃至疾病等万法均得以显现。一旦因缘灭尽,万法也相应入灭。”


“因此,以智慧来观察时,万法生灭互不相干。显现时他们不会通知彼此:“我要产生。”灭尽时也不会作意:“我即将毁灭。”万法只是随着因缘的聚散而生灭,如颂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此,大家应当了知身体是因缘聚合之理。若真正通达了因缘聚合之理,便没什么可执著的。



② 灭法想,证诸法等性

“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为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生病是一种颠倒的想法,这个想法本身,便是最大的病患,我应远离它。


如何远离呢?应当离我和我所。如何远离我和我所?应离二法,即能取和所取,或内法和外法。内法指六根,外法指六尘。如何离二法?即不念内外诸法。六尘和六根,已囊括了万法,当以平等心摄持。如何不动摇、平等而行呢?即“我”与涅槃平等。轮回和涅槃平等无有差别,《中论》亦云:“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轮回和涅槃如何平等呢?二者在空性的层面是平等的,轮回是空,涅槃亦然。二者为何是空呢?因为轮回和涅槃都只是假名,除名称和概念外,不存在任何实有的成实法。如果证悟平等无二、空乐无二、明空无二的究竟境界,若能如此,便再无病恼。



此时还有一个“空病”吗?其实不然。“空病”本身也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大家不要认为:“啊,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空空荡荡的、不存在的。”若是如此,就染上了致命的“空病”,已无可救药了。只有真正通达了连“空病”也“空”的境界,才算是彻底痊愈。


结 语

作为轮回中的老病号,在没有证得最究竟的法性前,都应将自己当成身患重病的病人,善知识是治疗我们的医生,善知识所说的法是灵丹妙药,依教奉行能遣除一切病苦。尤其是像《维摩诘所说经》这样融合显密教言的经典,里面既有显宗的教义,也有密宗的见解。学习此经,没有灌顶、修加行等要求,对于此生没有机会修完加行进入密乘的人而言,依此可以了知密宗的部分见解,这是殊胜难得的机缘。


请大家关注即将继续传讲的《维摩诘所说经》,开课通知会在本公众号提前发布。

 


——本文教言摘录自《维摩诘经讲记》

《维摩诘经》原文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