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立夏养心 | 无心可养
返回
立夏养心 | 无心可养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进入立夏时节后,因为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导致心脑血液供给不足,使人倦怠懒散。古人认为,心通于夏气,心阳(心脏的阳热之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
中国古人是如何认识“心”的呢?
古代的医书称“心为一身之主”,认为“心”分为血肉心和神明心。血肉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夏季养心固然重要,但如果转换成佛教的视角,当想养心时,却发现这颗“心”,无处可寻。
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如梦如幻,这一点在《六祖坛经》、密宗,尤其是大圆满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显宗的《宝积经》中有一品是《迦叶品》,讲的是迦叶声闻与释迦牟尼佛的一段对话。
迦叶尊者问释迦牟尼佛:“内心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告诉他:“过去的心已经消失,不复存在;未来的心,还没有诞生,也是不存在的;而当下的心,还是不存在,是空性。”这虽然是显宗经典,却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金刚经》里面也有这样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五祖这样讲的时候,六祖当下恍然大悟,明白了心原来是不存在的。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谷雨 | 九地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