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 讲记11
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第十一讲
本讲科判提示
<< 左右滑动,查看科判提示 >>
■ 己二、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分二:一、献七支供;二、祈赐成就
■ 庚一、献七支供 分二:一、称名略修;二、七支广修
称名是以果觉为因心的法门,也就是,这里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无上果觉,作为自己因地祈求之处,应当相信佛果海的功德全数贯彻在因的心上,这样发生很大的信心。那么,本法的一大心髓也是在持名上面,修法如上。
此处关键要随念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成佛之时色身住持刹土大悲利他的无上功德,由此产生由衷地礼敬之心。
■ 癸二、随念名号表诠德而行礼敬
如来的万德名号,在汉文中译为“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按照藏文来说,“宝月”二字翻得更详,是“宝月莲花极为庄严”,而后五字唐译更详。此处第一句解释宝月莲花,第二句诠释智慧威严之相,第三句诠释光音自在王,第四句摄在“威音王”三字中,这样随念名号所诠的万德而兴起礼敬。
末后将此如来无上的功德结归到“威音王”三个字。无明不可胜伏称为“威”,无上的说法威力称为“音王”,如是忆念宝月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而至心地礼敬。
■ 壬二、通修其余六支
修法同上,以现今的海会圣众作为献供之境,供养从供养支到回向支的修行。
■ 庚二、祈赐成就 分二:一、总体祈求;二、分别祈求
修法的心要即是信心和悲心,信心为根本。也就是,如同谛实法语所称赞的如来本愿智慧的神力那样,我以恭敬的心作随念,如前面礼敬支那样,以此信心为根本,向如来献出礼敬、供养,表达自身的诚恳,由此我已具有召引加持的势能。所谓的悲心,在自身上即是悲生死之苦,自己想脱出;推到一切众生上,悲无量众生陷于这个苦轮当中无法自拔,由此悲,发出一种动力欲作救拔。如何才能救拔呢?此时想到,只有如来的愿智大神力可以迅速地救度,那么,以此悲就出现普遍和迫切两种特点。所谓的“普遍”,就是代一切众生求,所谓“迫切”,就是现在就要受用到威音王如来八大本愿的妙果,因此说到“加被我等现受用”。
■ 辛二、分别祈求 分二:一、祈愿群生皆得八大本愿之果;二、祈愿众生往生佛土见佛成佛
■ 壬一、祈愿群生皆得八大本愿之果 分八:一、多财增善,脱离轮回;二、离受生苦,受人天乐;三、离女身苦,常得男身;四、心无忧戚,解脱众难;五、离黑暗苦,鬼慈供事;六、除衰劣障,大智增善;七、舍声缘心,持大道心;八、脱劫火难,化生佛前
此处观照苦,深切地见到众生在这世界有一大苦因、两大苦相。苦因,指生存在世间就需要谋生,为此做务农、经商等各种世间事务,这个过程中因缘杂染,生起各种的贪、嗔、嫉妒等等,使心扰乱。两大苦相有近有远:近,指这样处在心里非常乱的状态里,远离善行,心都没法安定,哪里能行善呢?就好像里面有各种的污染、杂质,难以调顺;远,是指这样就深陷在轮回之苦中,一直在转苦轮,连出离的因缘都难以积聚,何况脱出生死苦流?这样从长远来看,将陷在无穷无尽的轮回中,受尽无边的苦痛。
此处观照苦难,要深切地见到群生在轮回中受生,有与生俱来不得不受的各种苦痛。受生的情形有四种: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由这个受生所带来的各种逼切身体的苦恼,比如胎生,在胎中就有寒热之苦,出胎又有饥渴之苦;又如水族,在冷水中受生受寒苦,在热水中受生受热苦;地狱化生类有寒热之苦;饿鬼受生有饥渴之苦。像这样在轮回里生,为了维持这个身,需要有温度、饮食,然而由于宿世的业障,得不到基本的温饱。
■ 癸四、心无忧戚,解脱众难
此处观照苦难,见到众生在这个世间有昼夜的时分,常常在暗夜里行走做事情,被凶恶鬼神恼乱,生很大的忧苦,自身也没法摆脱。以悲心愿这些苦众都能闻到威音王如来的名号,得佛力加被,一直到成就菩提之间,永离黑暗,鬼神见到他们,都自然起慈心而作精勤地供养、承事。
譬如在农村,常常发生这种苦,暗夜没有月光,还要到外面去做事。这个时候,的确荒郊野岭,常常有恶鬼凶神来作扰乱。自己内心也特别恐惧,路也难走,假使遇到了恶鬼,特别地麻烦。那么,基于这种同情之心,应当祈愿都得威音王如来的加被,能够暗中遇光明,一切处行走时,鬼都供事精勤,而平安无事。
■ 癸六、除衰劣障,大智增善
此处观照苦难,我们要深切地见到,在这个轮回里修行很不容易。无量的众生,由于长劫沉沦在生死迷乱之流中,导致习性、业行、境缘都非常不理想。好不容易修行,实际处在非常衰弱的状况,难以扭转。有四个情况:一、信解下劣,就是对那些卑劣之处具有胜解,非常相信那些邪恶、下等的事情,譬如,对世间的庸俗文化、享乐主义、自我主义等等,非常有胜解。二、念智退,就是念力和智慧非常地衰退,一点点佛法都记不住,智慧特别差,难以抉择大义。三、忘失三宝,心里不会去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反而天天都是念五欲六尘,念名念利。四、远离善法,就是对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禅定、总持等各类的善法都不修习。
总之,要看到这个非常苦难的世界,的确稍微起一念善心,都像空中闪电一样,一下子过了,非常难以发起,因此,一定要得佛力的加持、摄受,否则几乎无救了。的确一旦沉沦,万劫难以脱身。好不容易修行,其实也是一直处在衰退的状况,没有佛力的拯救,是难以迅速地入到菩提道中的。因此,我们应当以悲心,为这个苦难世界的一切修行人祈愿,都得到威音王如来的加持,而能够“常以大智增长善”。
此处观照苦难,指一类二乘修行人。本来二乘只是过渡的一个化城,然而他胜解卑劣之处,他的苦是只认这个声缘乘,只有这个没有别的。心也小,愿也小,方便智慧也小,就像这样子弃背了无上菩提的大道。那么,就很深的悲心的观照来说,这也是一个苦。像这种意乐下劣的障碍,是难以摆脱的。因此就想到,只有威音王如来愿力加被,能使他们迅速脱离二乘心性下劣之障。悲心祈愿:这一切二乘的行人,都能闻到威音王如来的名号,得佛神力加被而达成转化,直至无上菩提之间,舍离声闻缘觉的下劣之心(这是指,只为一己求解脱的下劣作意),从此以后具足菩提心,在无上菩提的道上得不退转。颂中“菩提心具”是倒装笔法,就是指具足菩提心。
那么在修行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心小,遇的老师和教法小等等,会陷在胜解卑劣深一层的苦状当中,而难以脱出的,这里就成就无上菩提来说,是一个障碍。因此,为天下所有的二乘修行者祈愿,都能得威音王如来的加被,迅速脱离这种狭小的障碍。
此处观照苦难,深切地见到南瞻部洲到了大劫将近之际,大火四处燃烧,那个时候,无量的众生处在这样的苦状当中,生起大忧怖,苦恼悲泣,无归无依。那么以远程的一种观照,想到只有靠威音王如来的愿力加被,才能度过难关。因此,以悲心代未来南洲大劫将近的苦难众生祈愿:都能闻到威音王如来的名号,息灭所有忧苦,身体受清凉乐,在那一生命终,就化生在佛土的莲花当中,从此在佛前常修善法。
这里作群生往生佛土见佛成佛的祈愿。也就是想到:在这轮回里,要解脱非常不容易,需要生到佛土常依佛前,就能迅速成满万德,圆成佛道。因此祈愿:一切的苦众,都在这一世的蕴穷尽之时,生到威音王如来的妙土;从而圆满念、定、总持等的一切万德;随后依威音王以及一切佛,由专到普,得到一切佛授记,内心欢喜,从此就回归法界了;然后分身尘刹,现无数的身上行下化,完成普贤行愿。总而言之,到这里就是止于至善的祈愿。本颂的涵义和修法,都按照前一尊佛的这一颂解释那样来认识、祈愿。
思考题
10.“脱劫火难,化生佛前”中,观照的苦难是什么?如何代这些苦众祈愿?
相关链接
↓ 上下滑动翻看
点击“阅读原文”到显密佛网免费获取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