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如未证悟,即使背诵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 返回

如未证悟,即使背诵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0-10-23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刚才讲了诵经这些都是没有益处的,为什么呢?就开始讲这个道理。“念佛得因果”,念佛的话,也许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在世俗生活当中,也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帮助,回避一些灾难,在健康、长寿等等方面会有这样的善报。


诵经得聪明”,诵经的话就可以得到聪明。“持戒得生天”,持戒的直接结果,就是下一世做人或者做天人。“布施得福报”,布施,那下一世就可以做一个有钱人。虽然有世俗的善恶因果,你可以聪明,也可以生为天人,也可以有很多很多钱,但都是“觅佛终不得也”,你通过这些方法去寻找佛,永远都不会得到的。


达摩祖师没有否定善恶的因果,他承认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他没有说诵经不会聪明的;持戒得生天,他没有说持戒不会生天的,是可以投生到人或天人的。这些他都没否定。他是说,通过这些方法,在世俗当中你可以得到一些帮助,但成佛就不要想了。所以,他是从这个角度来否定的。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那我们自己不明白佛性怎么办呢?若自己不明了,我们要去找善知识,依止上师,这个非常重要。“了却生死根本”,我们通过依止善知识获得证悟的智慧,用智慧断掉无明,这就是断掉了生死的根本。


我们自己不能开悟要去找上师,那应该找什么样的上师呢?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之前也用过很多次,这是禅宗对上师、对善知识的标准:“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



没有开悟的人就不叫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开悟,如果上师自己都没有开悟,那我们依止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念佛。就只能做念佛、诵经这些事了,没办法开悟的。自己已经证悟的善知识,他有办法让我们证悟;自己根本就没有证悟的人怎么能让别人证悟呢?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找到证悟的人。


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十二部经”,所有的佛经可以归纳为十二类。如果这个善知识没有证悟,或者是我们自己没有证悟,虽然我们的理论水平非常高,能够把十二类佛经讲得非常到位、说得非常好,全部都能背下来了,那么也只是背了文字而已,实际上轮回没有办法断掉,免不了生死轮回。


三界受苦,无有出期”,虽然我们背下了佛的整个八万四千法门或者是十二部经,都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在轮回中受苦。在轮回中什么时候能解脱呢?没有解脱的时候。


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叫作善星比丘,《大涅槃经》中有关于他的一些记载、故事。善星比丘非常精通佛的理论,理论水平非常非常高。虽然善星比丘非常精通十二部经,仍然不能免于轮回。为什么呢?“缘为不见性”,因为他没有证悟,他懂的都是理论、文字,他没有证悟文字背后真正的含义。


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善星比丘这么厉害的人,因为没有见性,他都不能脱离轮回,更何况我们就讲了三五本经书,就觉得自己精通了佛法,“愚人也”,这根本不叫通达佛法,这是愚蠢人的想法。



若不识得自心”,如果我们不认识自己心的本性,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明心见性,“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闲文书”就是跟真正明心见性无关的这些书,无关紧要的书。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书呢?他肯定会说,除了讲心的本性以外,讲很多很多的理论,比如说像因明这类的书,都是闲文书。这些都没有用的,可以读,可以不读,可以学,可以不学。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因明不是闲文书。这个也是因为看的高度不一样、层次不一样,所以有不同的标准,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反正不能让我们明心见性的这些书籍、理论,很干脆地说,统统都是没有用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如果你想寻找佛,想知道佛在哪里,那你必须要证悟。“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佛是什么呢?佛不是神,佛是人,是人中至尊。佛是绝对自由的人,因为佛断掉了所有的烦恼、无明,现在没有一个东西能让他不自在,没有一种烦恼能让他不自由。


无事无作人”,佛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人,就是这个意思。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如果不懂得区分胜义谛、世俗谛的话,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佛经的内容

最殊胜的顶礼

证悟以后,就可以把证悟带到中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