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上师开示】学佛应该看内心有没有大的转变 返回

【上师开示】学佛应该看内心有没有大的转变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4-05

学佛并不是口头上跟人辩论,形象上做些善事,而是应该向内观,看内心有没有大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不是偶尔的,而是长期的。以前没有学佛时,思想动态全部是害众生,并不是以利益众生为主,而现在已经学佛了,不仅学佛了,而且学的是大乘佛法,那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就像一个世间人,没有参军的时候行为很放松,一旦参加了某个兵团,从此之后就不敢随便了。或者说,孩子没有入学之前一直放任自流,进了学校之后,思想行为上会有重新规范。

 

同样,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要随时观察自己的心,看以前是怎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以后应该怎么样做,方向要搞定,自己对自己有种提醒,时时刻刻想着众生,暂时让他们身心获得快乐,究竟得到圆满正等觉的果位,除了利益众生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事情了。《华严经》云:“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就如同工人的任务是做工、农民的任务是耕耘,发了大乘菩提心的菩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益众生,其他任何事情不重要,要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

 

现在发菩提心的人比较多,但真正时刻想着众生的有多少?昨天我看院子里有只小猫,它坐在那儿,一直想杀众生。一个小虫飞来了,它张嘴就想吃掉,乌鸦和麻雀在高空中飞来飞去,它也馋得流口水。当时我就想了两点:一、以后千万不要变成这种可怜的众生,如果业力现前变成这样,那一辈子要造多少杀业?二、从反方面来想,倘若像它日日夜夜想害众生那样,我们时时刻刻想帮助众生、利益众生,那真的是非常好。

 

我们学院的有些法师想自己的事情很少,平时跟他交谈的过程中,始终都在想着众生,“可能讲经有利吧”、“放生对众生有利吧”,唯一就是想利益众生。发了菩提心的人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即使什么修行都没有,但我觉得也不要紧。《阿难请问经》云:“菩萨具足一法,能守持一切如来胜法。何为一法?不舍一切众生是也。”假如没有“不舍众生”这一点,纵然别人说你是高僧大德,说你是虔诚的居士,有如何如何响亮的名称,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现在有些宗教人士和爱心人士,帮众生解决一些治病问题、上学问题,把这作为究竟目标。但我们不行的,我们不但要考虑众生的暂时安乐,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还不能忘掉成佛这一环节。就像父母光让孩子在学校有吃有穿不行,关键还要考虑什么?就是孩子读书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样,我们对众生的关心不应该像世间人学雷锋、做好事一样,沉湎在暂时的帮助上,而是要解决他们的生死大事。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4月5日周四 19点30分-21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大乘经庄严论》第93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房间号: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 ; 72383501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我们平时也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心里特别痛苦,明知道一切如幻如梦,万法没有实质,但就是对治不了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从来没有修。若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无我空性的理念来观察一切,那遇到困惑或者痛苦时,应该会转为道用的。


-索达吉堪布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