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不是为了快乐》三 | 如何珍惜佛法真正的价值 返回

《不是为了快乐》三 | 如何珍惜佛法真正的价值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如何珍惜佛法真正的价值




要学习珍惜佛法真正的价值,第一步就是要真诚地承认并全然接受这两个事实:轮回是无药可救的绝症,而且我们都深受其苦。这个病症虽然让人虚弱、昏沉、失去任何自我控制的能力,但我们仍坚信自己能处理并指使生命的每个面向,我们深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实上,我们当然完全无能为力,而且除非理解并承认自己病况严重,否则要真正珍惜佛法是无望的。每天自我提醒上述这两个事实是个好方法,一如病人需要定时依循医师的处方进行治疗,而且藉由这么做,你将打下“谦卑”的基石。


一旦真心接受自己是虚弱、有病的,就会自然生起寻得疗方的动力,因而引导我们培养出“追寻之心”(seckigmind)。积极地寻求疗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我们踏上心灵旅途时,“寻觅”往往比“寻获”更为重要。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就是自己所依赖诊断病症的医生,而他的教法就是开给我们治疗的处方。但在此末法时期,很少人能如此地看待自己的状况;相反的,我们对自己显然健壮的身体,以及得以拥有一切生活所需(甚至更多)而感到骄傲。正如康楚仁波切所指出的,在优先顺序上,我们一向都把佛法排在最后。因此之故,如果让我们选择一口装满了深奥佛法教法的大箱子,或是一只装了致富成名必需品的小皮包,多数人都会宁愿选择后者。


也许你会以为,一旦完全了知自己病了,想要找寻疗法的急迫感就会让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做其他的事,但是对某些人而言,他们对佛法的渴望,是一辈子都在心灵之道上“浏览橱窗”所使用的借口。很遗憾,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常都被那些有意避免任何苦修,而且号称具有快速、无痛心灵答案的宣传所欺骗。虽然善逝(Sugata)的大乐之道(佛陀所指引的心灵之道)并不鼓励具有自我摧残倾向的苦行,例如自我鞭答等,但毫不费力的心灵之道是不存在的。不幸的是,以修持佛法为名的“心灵橱窗浏览者”对自己所听闻、阅读的教法总是漫不经心,不加分辨,甚至连花点力气去复印一页纯正佛法的好奇心与兴趣都付诸阙如。他们从未想过要将所听闻的教法付诸修持。


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曾说,一般人与非凡的人都如此,甚至有些喇嘛与转世祖古也都想以简单的方法来修持佛法,而不想忍受太多的辛苦。虽然他们应该比别人更了解,但是他们对领受到的珍贵法教却鲜少感到珍惜,或做任何形式的供养,更不用提身语、意或献身命的供养!他们喜欢那种无须立下任何承诺的法教,而且不但不积极寻觅上师或创造修持所必要的因缘,反而期待这些都自动上门。


克服贫困的心态




我们许多人都自觉心灵贫困,根据康楚仁波切的说法,这是因为我们从不停止对舒适与快乐的欲求之故。除非克服这种贫困心态,否则我们大部分的心力永远会忙于想要确保更多个人的舒适与快乐,如此一来,要放下任何事情都很困难。甚至连那些自认的心灵修持者,都会发现自己无法做到放弃个人舒适与快乐所必要的那种超乎常人的尝试。


在此的问题是,从表象、世俗的层面上来看,一切心灵之道的事物——特别是佛法——都似乎毫无用处,而且全然是浪费时间。我们是实用主义者,我们喜欢建造能让自己舒适且快乐地居住于其中的房屋。因此,建造座没有卧室、厕所或任何功能的佛塔,会让我们觉得纯属浪费。但是,就如同康楚仁波切所说,若我们仍然对于“世俗的价值与理想可能有点用处的想法有些微执著的话,我们就很难去从事如心灵修持这种明显看似无用的事,而且要切断与世俗价值捆绑在一起的习气,尤其是与物质财富有关的习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吉美·林巴曾说,在此末法时期,人们以追随上师的弟子人数多寡以及寺院对其弟子们的影响力大小,来衡量佛法的兴盛与否。然而,从纯正佛法的观点来看,“财富”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对佛法修行者而言,“财富”不是金子、银子或银行存款,而是“知足”,是你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别无所求的那种感觉。吉美·林巴更说,虽然出离者或许不必然会渴求更多财富,但他们可能会渴求名声。他警告修行者这比渴望财富还更糟糕。


要贪求“圣财”




无论渴求的是世俗财富还是“圣财”(noble wealth),两者都得之不易。我们为了获得世俗财富付出许多努力,为了圣财——出离心、慈爱心、虔敬心与大悲心——更应该加倍付出努力,特别是在心灵之道的初期。


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曾说,佛法修行者对于他们所领受、研读、修持的教法数量,永远都不应该觉得满足,因为“法财”( wealth of dharma)是唯一值得拥有的财富。往昔有为数惊人的上师圣者、学者,他们完全了解这个真谛而心甘情愿地以生命换取一句法语。他们也充分理解,当我们临终时,虽然必须放下自己的身体、家园与银行存款,但佛法却是我们可以带着走的唯一财富。


如果你憧憬圣财,而且想要自己拥有一些的话,首先需要一些基础训练。实际上,生起对心灵之道的真心喜好,就如同昙花一现般地稀有,因此,以它来确保心灵的未来是不够的。而真诚、由衷的启发与渴望也极为稀有,你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一次这种经验。生起对轮回真正的厌离与反感,也同样非常稀有,由于这些感受都不容易自动生起,你必须去造作、制造它因此,对于心灵之道的新进者而言,一个首要的工作就是调整自己的基本假设,然后伪装它!


“假装”自己厌恶轮回,一开始可能会感觉奇怪又不自然。但是,经由一再地修心来接受这个事实,真正出离的感受终将在你心中培养出来。虔敬心、信任心、自足感、伤悲之心也都是如此,一旦你造作、强化这些情绪的时间够久,它就会自动变成真的。因此之故,初学者要能安于接受自己大部分的修持都以“伪装”作为基础。


听闻与思维佛法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梵《(UtrMuru《)中,礼赞智慧超越一切。他说:


入禅定消三界火 已胜梵天最上位

不若受持一句法 所生净福胜禅定


(设若有人其禅定能消除三界一切烦恼火,并已达梵天境界之成就,甚至进而能作为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修持方便,又有人仅听闻此法一言,却充满信心,此人所得的福德更胜禅定之福德。)


布施唯能得享乐 持戒唯生天界中

禅定能除烦恼苦 二障唯般若能除

是故般若为最胜 彼因则为闻此法


(何以故?布施仅能带来财富,持戒能引导我们投生善道,禅定能祛除烦恼,然而只有般若[智慧]才能完全去除烦恼障与所知障。因此,般若是最殊胜的,而研读此法即是般若之因。)


对于我们而言,轮回一直是如此精密而完美的呈现,但藉由听闻佛法,我们开始发现其本质上隐藏的过患以及其令人讶异的脆弱性。同时,随着轮回的真相渐次地暴露出来,我们也开始发现涅槃并非一如先前所想象的那般无聊或难解。相反的,涅槃殊胜的力量与功用,突然变得非常明显,让我们开始更能分辨有价值的行为与伤害性的行为。


对于想要获得证悟的人而言,虽然听闻佛法是不可或缺的方式,但它并不容易,因为听闻一系列的话语是一件事,而要全然了解所听闻的内容,又是另一件事,这完全要依赖自己到底积聚了多少福德而定。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