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依靠与幸福
中秋之月,圆满明净,
清辉遍洒,无有分别,
抚慰世间的分离无常、困苦烦忧。
愿我们能见到
心月澄明,
远离热恼,永得清凉。
2021年9月21
珍惜这一世和家人
和亲友的因缘
有人说:“中秋节跟我们佛教徒关系大吗?”
其实我们可以借着这样一个世间的节日放松一下,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修行的机会。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现在我常听人说一句话:陪伴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而如果我们不知如何自处,也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话,陪伴带来的苦恼或许并不会比快乐少。
——希阿荣博堪布
中秋和家人团聚,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一世和家人、和亲友的因缘。
由于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缘分不一样,有的和父母的关系很好,有的则和父母的关系不太好。
其实不论因缘如何,作为学佛人,念恩、报恩是最主要的品质之一,我们对陌生人尚且都可以以一颗宽容的心相待,对自己家人的要求也不要那么苛刻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借着与家人相聚的机会来检视自己的菩提心和出离心。
给予关系亲近的人
宽容和放松
《次第花开》:
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希阿荣博堪布
有些人曾和家人闹过一些矛盾,而且很多年都无法释怀,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观察自己、观察身边的人的确也会发现这种情况。
现在想来,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真心实意为了对方好,可往往就是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让彼此受伤害。
可能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从心底里和家人团聚了,因为自己或对方没有做到宽容和放松。
作为一个佛教徒,作为上师的弟子,我们应从这一点入手,真正地从念恩、报恩的角度去表达对家人的爱,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一下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家人走在解脱的道路上
是最终极的幸福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有人说:“我要给你幸福”。其实,幸福永远不是别人给的,别人也没法给。幸福是当自己的内心不复有烦恼,而这一点,不是仅仅长相厮守就能办到。
——希阿荣博堪布
亲友中有些和自己的关系特别好,而这种好的关系会带来执着,如果我们执着的是他们能否解脱、能否往生,并因此而努力修行,那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但是,有可能我们执着的是暂时的世间安乐,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贪恋,如只想和家人在一起,也不想解脱、不想修行了。
我们在跟家人团聚时也要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出离心和为对方解脱而付出的努力。
虽然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世间幸福的一种体现,但是作为一个希求解脱的修行人,不要忘记带领一家人走在解脱的道路上,这是最终极的幸福。
避免点杀
随喜护生
《生命这出戏》:
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认为人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更高级,那么人的优越性应该体现在他不仅能利益自己,也能饶益其他生命,而不是为了口腹之欲或者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去伤害众生,造下深重的恶业。蒙昧抵突,害他害己。
——希阿荣博堪布
另外,依一些地方习俗,中秋佳节难免会走亲访友、互相送礼,如果是送鲜活螃蟹,送烟,送酒等等,其实这真是一件自害害他的事情。
莲池大师提到七种场合不应杀生,其中“祭先不宜杀生”“婚礼不宜杀生”“宴客不宜杀生”。比如一家人去饭店聚餐,点一只活鸡、一条活鱼,其实已经圆满了杀生的四个支分:
知道要吃的是哪一个众生(对境);
产生了想要杀害它的心(发心);
采取了行动,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动手,而是叫厨师或者别人杀(加行),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使别人也积累了恶业;
被点的这个众生的确断绝了命根(究竟)。
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点杀这种行为。
假期如果有机会,我们既可以带着家人去护生,也可以以家人的名义随喜护生,这些可以给他们积累一些善业,是非常好的。
总之,希望大家在这些宴会、聚会、聚餐较多的节日里要避免杀生、饮酒、吸烟等恶业,欢聚和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业因果,要谨慎地取舍。
愿我们都能找到
自己的依靠与幸福
希望大家能够借着这个团聚的机会,以佛法利益自己的家人,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要时刻提醒自己此生的目的就是能够和慈父阿弥陀佛团聚;
在和家人团聚时,要想着我们的目的是要和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不论是在家里或是去豪华的酒店聚餐,都要想到我们的目的是能够在此生命终之后参加莲池海会的法喜盛宴。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还是有很多修心的机会,要用智慧和方便把这些机会转为修行的道用。
中秋月圆,希望我们拥有世间的团圆,更希望生生世世和上师三宝团圆在一起,为利益众生而精进修持。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智法师
《极乐愿文 · 浅释》 第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