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弟子规242 | 下功夫
返回
弟子规242 | 下功夫
西汉有个人叫路温舒,从小好学,但家里穷,没钱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个池塘边,见里面的蒲草一片一片的又宽又长,于是采了一大捆背回家,晒好压平,裁得与竹简一般长,编连起来。然后他不断地借书来抄,并做成一册一册的,每次放羊就带在身边,边放羊边读书,最终成就了大学问。
唐朝郑虔的情形与之类似,他爱写字,却没钱买纸。他听说某座寺院堆了几屋子的树叶,便付了点钱将那里租下来,然后每日在树叶上练字。等他把所有树叶写完,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古印度有一种“贝叶经”,就是在一种叫“贝多罗”的树叶上抄写的佛经。前段时间,我就得到一本由贝若扎那尊者亲手写在大树叶上的佛教论典。虽然年代久远,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完好无损。
现在可能没有人为了学习而抄写经论了,因为没有必要,法本很容易得到。但我刚来时还是抄过的。那时候有很多法本得不到,好容易借到一本,晚上就在煤油灯下抄写。人家要我第二天还,那就连夜抄。像《俱舍论》等很多经论,我都是熬夜抄完的。
现在想想,为了求法,下些功夫甚至苦行是值得的。如果你不下功夫,即使有智慧,也很难成功。如果你肯下功夫,即使智慧一般,也可以成功。
清朝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小时候记性差,常被同学讥笑,但受《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的启发,他总是告诫自己要“笨鸟先飞”。结果,在百倍付出、看似迟缓却从不松懈的努力中,默默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因为笨,所以要下更多功夫。那忙呢,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忙谁都忙,宋太宗那么忙,但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读完三卷《太平御览》。大臣们怕他累,劝他不必看那么多,但他始终坚守这一进度,一年全部读完。所以,忙的人,可以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地下功夫。
我们必须知道,所有成功的背后都一定隐藏着与之相应的付出,世间如此,出世间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