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佛教徒的简单生活 返回

佛教徒的简单生活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7-12-11




第四:简单生活


现代很多人也接受简单生活的理念,佛教里讲的简单生活,与我们现代的简单生活有些地方不一样,它有两方面的内容:比如我们今天在座的在家人,需要养家糊口,大家要去上班,需要工作,不可能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简单的生活,因为它跟我们的距离太远了,我们没办法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少欲足知的生活,这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少欲知足并不是没有任何的欲望,所有的欲望当下断掉。这是最后成佛了以后才能做得到。虽然我们目前任何人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知足的度怎么把握?比如:我们拥有的房子、车子等东西,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时可以知足?这是没有一个标准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完全可以做到不需要很多的,如很奢侈的生活,这不是我们肉体需要的,而是我们的精神、虚荣心需要它。我们为了满足虚荣心,去做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用智慧和慈悲心来代替我们的虚荣心,我们很多东西是可以不要的。我们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复杂,我们拥有的东西也不需要那么多。



所以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去想想,自己拥有的很多的东西,其实是不需要的。尤其作为一个想真正学佛修行的人,就应该静下心来,看哪些事情从今以后不做了,哪些东西不要了。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的物质,以及为这个物质付出的时间。


这就是我们的办法,是比较适合生活在都市里面人的少欲知足的方法。


第二个内容是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不需要太复杂。这并不是说佛教徒很冷漠,出家人不管父母,学佛以后,过去的朋友不来往了等等。确实在学佛后,有些应酬交往是可以不要的,虽然没有一个标准,但是大家自己去看看,尽量稍微简单一点。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会产生比较多的烦恼,虽然有正面的,能够给我们带来智慧、慈悲的,但是非常的少。而负面的烦恼就特别多,所以提倡少交往。在交往中,我们能够放下、放弃的就放下、放弃,活的简单一点。



简单生活后,我们的心就开始走向佛法了,这点特别地重要。比如我们之前有不想学佛的,不想学解脱的,而是整天在想名利的人,有了这种简单生活的思考后,他的心自然而然就会走向解脱,虽然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但是已经是非常好的开始了。


希望大家学佛尽量学大乘佛教。我们曾经提到过,所有的学佛的人,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以佛教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佛陀为了摄受更多的人,提出了大乘、小乘、人间佛教。虽然佛教没有要求大家都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但是我们每个人还是要尽量发菩提心走大乘道。如果要整个佛教徒都这么做,是没办法的,因为佛陀时代都没办法做到,现在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我们今天听课的每一个人尽量发菩提心,并思考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难得的人身应该做什么?

烦恼的本质

你落入佛教徒容易停留的两个极端了么?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