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产生念头的当下,认出它 返回

产生念头的当下,认出它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2-02-18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悟性

获得已连载合集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众生造作了妄想,然后不断地以妄念再产生其他的妄念,这样不断地产生无边无际的妄念。“故常在地狱”,所以,常在地狱或者是像地狱一样的不清净的世界里。


菩萨观察妄想”,菩萨观察了妄想以后,发现妄想是不存在的。证悟以后,“不以心生心”。他的心就生智慧,不是以心生心。


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这些都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密宗里面就讲,下雪的时候,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是雪花,落到水面上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水,然后融入湖水,和湖水融为一体了。


同样的,我们产生了无数的念头,然后,每一个念头都能够融化在空性当中。念头融入到空性中是什么意思呢?念头本来就是空性,主要是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到。当每一个念头产生的时候,它还没有消失、还存在的时候,就看到它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这样叫作证悟,叫作心心入空。



阿底峡尊者跟他的弟子们有过一个对话。弟子问,打坐的时候,如果产生了念头怎么办?阿底峡尊者说:产生了念头,就看念头,证悟了念头就是看见了法身佛。又生了念头怎么办?又生,又看。这样的话,一天产生了一百个念头,等于就看见了一百尊法身佛。实际上这个就是念念入空的意思 。


一个念头诞生了,然后它消失了,这个是不是叫作念念入空?当然不是。万事万物它诞生的第二个瞬间都不存在了,这个不叫念念入空。念念入空就是每一个念头诞生的时候,当它还没有消失,修行人直接看到了它是空性、显而无自性的。每一个念头都这能这样看到,这个在禅宗里面也叫作识心。识心就是说认识到自己的心,这也是识心的一部分。念念归静,静就是静止也就是空性。


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从一个佛国再走到另外一个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每一个心都是不清净的。主要意思是说,没有办法静下来。控制不住各种各样的念头、执著。“念念归动”,动,就是说每一个念头都是执著,认为它是真实的,它是实有的。这样以后,有无数个念头产生。


从一地狱历一地狱”,从一个地狱经历了另外一个地狱。这个地狱不是六道当中的地狱,是指轮回,或者是非常残酷的地方。


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我们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当时我们还没有证悟到念头是空性的话,自然就有好坏二元对立,善恶二业都出来了。出来了以后,外面的世界就分成了两种,一个极端的好,就是天堂;一个坏到极点,就是地狱。



若一念心不起”,一念心不起的意思就是证悟了。念头还起,但是正在产生念头的时候就知道它是空性了。我们修寂止的时候,不起念头,也没有用的。深度睡眠的时候,念头也不起,也是没有用的。人昏迷的时候,念头不起,也没有用的。我们动手术全身麻醉的时候,也不起念头,有用吗?没有用。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这里讲的念头不起,是证悟了每一个念头的本性,看到了空性。所以念头有可能在,但是这个念头完全是一个空壳子,它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这种念头在不在都是无所谓的,它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那么没有善恶的话,“也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我们的心是一切的创造者。西方宗教认为世界的创造者、主宰者就是上帝,是一个万能的神。


那么佛教认为: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不是一个万能的神,就是自己的心。如果你说的上帝,是我们讲的这种心或者如来藏,那我们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内容完全没有什么不一样。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天堂不在空中,地狱不在地下

众生的业力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空性,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穿墙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