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法师辅导丨《藏传净土法》第96课 返回

法师辅导丨《藏传净土法》第96课

1.发愿断除疑障。

①怀疑会延误见到佛的尊颜。

“疑”并非指一个人因为有怀疑而不能往生,而是指有些人总想“自己到底有没有希望往生?” “按照这样的修法到底是不是可以往生?”这种怀疑是对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及净土法门没有深信的表现,这种人按照往生四因进行修行,平时经常发愿、发菩提心、积资净障,经常观阿弥陀佛的身相,临命终时也可以去往极乐刹土。但因为生前有疑虑,导致五百年中虽然具足各种受用,也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法语声,却一直在莲花苞里面见不到佛陀的尊颜。因此我们要发愿:希望每一个净土修行人都没有这种怀疑的过失,一旦往生立即能够花开见佛。

②信心是往生的关键。

汉传净土讲到信愿行,藏传净土讲到往生四因,其实这两者没有任何冲突,这都是阿弥陀佛、高僧大德们及净土的传承祖师们告诫的往生窍诀,我们只要去相信就可以了。

许多人觉得自己平时时间不够、修行不好,其实修行好不好并不是完全在于外相上用的时间,主要就是看信心是否到位,是否能做到一心一意念佛,同时远离怀疑。如果符合《阿弥陀经》等经教中所说的往生条件,那就一定能往生。

③扎实闻思。

随着长期闻思,理证、教证、比喻、实例等很多途径都让我们逐渐明白净土法门的殊胜性,怀疑自然会得到遣除,信心也能生起。

虽然不要求每位道友对五部大论等广闻博学,但要扎扎实实地闻思净土,对净土法门的经典一定要熟悉,要去钻研,多问几个“为什么”,仔细分析净土法门各方面相关的教言、公案,反思自己欠缺的部分,自己心里是不是真的相信“只要具足这些条件就必定解脱”

2.怀疑者修持往生四因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①怀疑者往生极乐世界后会安住在莲花苞当中,这不是我们想象的里面就是一个莲花苞,人像蜜蜂被缠在花蕊当中一样,挤在里面动弹不了。那个境界里看到的,就像一个莲花宫殿一样宽广,有的一百由旬,有些五百由旬。莲花苞里面很舒服,财富、受用应有尽有,也没有粗大的痛苦。

②极乐世界的莲花苞也叫莲花胎。有些经教里面说极乐世界没有胎生,因为一般都说极乐世界的众生是在莲花中化生。但是把莲花苞理解为莲花胎,就可以理解为极乐世界有胎生,但是绝对不像娑婆世界:女性怀胎十月,最后以非常危险的方式产生。怀疑者要在莲花苞里安住五百年才能出来,就像一个珍宝牢狱一样——虽然里面的受用特别好,但毕竟没有花开见佛,相续没有完全成熟,也不具足圣者的力量。

③在莲花苞里面虽然能够听到佛的法语声,却像有些人在经堂外听上师讲课一样,他们只能听到部分法音,终归跟直接坐在上师座下听是有区别的。从听法比较少的角度,不能说“不闻经法”,因为不是一点都听不到。

这些描述看起来有些互相矛盾,其实是侧重点不相同。中观的经论当中也有这种比喻:一个人会因为口袋里只有一毛钱,而直接说自己没钱;但换个角度,他确实有钱,因为一毛钱也是钱,所以要看描述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

学习佛法需要依靠智慧去理解经论中所表述的不同层次的意义。认为只有一种道理合理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不属于有智慧的思维。世间的很多事情很难用简单的是非、好坏、对错去评价,也无法用简单方式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3.增上对佛语的信心。

通过长期修行,修行人最终会得到圣者所能够证悟到的瑜伽现量。“现量”的意思就是能够亲眼所见。超凡入圣者以智慧完全能够现量感受到法性,但大部分人只能是以“我听说”、“我看到佛经里面是这么说的”来感受法义。我们就是通过佛陀的金刚语来感受现量。

《因明》中有两个关键点:通过理证来证成前后世存在;佛陀是量士夫。所谓量士夫,就是这个人的语言是真实不虚的、无欺的、谛实的。

如果通过各方面推理都无法找出教证、理证、比喻、例证来推破佛陀是量士夫,我们就要相信佛陀所说出来的法语必定真实不虚,自然也就可以证明佛陀说的六道、前后世都存在,万法的本性远离四边八戏,万法具有如来藏光明等没有错谬。并非所有人都必须通过推理的途径才能对净土生起信心,平时也可以多学习、探究、感悟净土的法义,即便是中下根基者,信心也能一点一点地增上。再加上平时通过修七支供、身体力行地行持绕益众生之事去积资净障,出离心、信心、修行的精进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4.《旧杂譬喻经》中目犍连尊者示现傲慢心的公案启示。

公案中目犍连尊者作为一位已经断掉烦恼障的圣者阿罗汉,仍然会产生傲慢心,这是一种示现,也是佛陀调化后学弟子的一个范例。同时借用这个公案告诫后学弟子佛海无涯、佛法无边,我们现在只了解到其中的一两点,一方面不要觉得自己学的特别好,另一方面也不要质疑佛法无与伦比的加持力和威德力。

5.功德要“用在刃上”。

平时,我们一方面自己要用功,另一方面要把做善法的功德全部用在刀刃上,功德不要回向的太散,而要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到最关键的地方:愿我对净土法门生起真正的信心、诚信佛语,丝毫不产生怀疑;愿我在临命终时,遣除所有可能出现的内外障碍,顺缘具足得往生;愿我临命终时一定能够面见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直接往生。只要抓住关键的这一点,我们一定会解决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流转的大难题。

6.理解原文。

①【然而,如此寻思观察往生法门了义、不了义则不能获得成就。

有人认为“临命终时十念就能往生”的说法不了义(他们认为所谓的“临命终时往生”是指未来某一世临命终时可以得到往生,而不是通过修净土今世就一定能往生。),有这种怀疑则不能获得成就。这个“成就”是指花开见佛的成就,因为有一些疑障,这会导致今生即使往生净土也要在莲花苞当中多待五百年。

②【纵然有虚空成为有实法、日月坠于地上的可能,但阿弥陀佛的愿力及佛语何时也不可能欺惑我们。

我们眼睛所见的杯子、电脑、书等属于有实法,有实法都有生、住、灭的相。杯子由原材料、工人等各种因缘聚合造作出来,这就是杯子的“生”,之后杯子会安住一段时间(其实在杯子住的每一个瞬间,它在细微的角度都存在刹那生而寂灭),最后杯子会出现折损(如产生裂缝、破碎),这就是它的“灭”。虚空指什么都没有的这一部分,什么都没有的东西不可能有产生、安住和灭。

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找到虚空变成有实法的可能性,日月也不可能坠到地上,因为名言中自然规律即是如此,但是即便这些都发生了,佛陀的大愿和佛语都不可能欺惑我们。此处用对比教诫我们千万要诚信佛语,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必定是了义的说法,必定会让我们的相续在即生当中成熟。

经常产生“自已不能够解脱”的想法,其实还是对阿弥陀佛的功德和净土法门的力量的一种质疑,我们要通过长期闻思净土相关的教言,尽可能把这种想法断除。

7.应感恩阿难尊者等请法者。

阿难尊者代众生请问了佛陀很多问题,佛陀也借用阿难的请问讲了很多法。这些法针对的并不一定是当时的弟子和眷属存在的问题,但通过阿难的请法,解决了几千年后末法时期弟子众心中的各种疑惑。如果当初阿难尊者不问,那这个问题就没有人会回答,对我们来说,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疑惑,这种疑惑也肯定会障碍修行。因此我们对这些请法者要心存感恩,由于他们请法的因缘才能够使很多人得到暂时乃至于直接解脱的究竟利益。

8.听闻佛法能加速众生成佛。

听闻佛陀所讲的深广法义之后,愿能完全成熟并解脱自己的相续(代表成佛非常迅速)。

成熟相续是修行中一个沉淀的过程,需要一番很大的磨炼,解脱相续则更不容易。解脱相续指完全解脱,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就是超凡入圣,对于已经得到授记的修行人,佛法还能让他们再解脱相续,肯定就是成佛。

9.要发大愿。

愿力非常重要,我们的心有多大,愿有多大,果就有多大。有些人很谦虚,总说:“我现在能保证不墮恶趣就不错了,成佛还比较远。话先不要说得这么大,我先做一个好人比较扎实一点。”在某个角度上这句话也没有错,平时应做一个低调、不傲慢、脚踏实地的修行人,但是心大、愿大则果大,宏愿还是要有,要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

10.佛法甚深广大。

深、广两个角度可以涵括一切佛法,甚深部分一般就是二转法轮的无相法门,甚深般若空性;广大的部分就是道次第(五道十地、三十七道品)。

最初如何开始修行而趋入大乘的门,中间如何修持积累二种资粮,最后如何成就圆满正等正觉的果位。果法的功德也属于广大方面。

编辑:定解G11

审核:定解E01

定解E1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