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二课2 返回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二课2

智诚堪布 菩提如意宝珠 2017-04-22

(接上文)

有些地方叫作利刀道地狱。道路全都是利刀形成的道路。此处叫作利刃原、锋刃原,其实是一个意思。上去之后这些赏心悦目、让自己很舒适的青草,一刹那之间全部变成一大片兵器所成的利刃原,整个大地所有的草全都是锋利的宝剑、锋利的刀。长满形状如草锋利燃火的铁刺。这个时候已经处在这个当中,往前走往后退都是利刀,往左往右全都是充满了这种利刀。整个一片草原的草都变成了利刀,这个时候就开始感受这样恒常的痛苦。但是业力驱使还是要不断往前走,不能停下来。下面就开始描述这种痛苦。

右脚踏在上面右脚被戳穿,左脚踩下左脚被刺透,当脚抬起时又恢复如初,再度踩踏之时又如前一样被穿透,痛苦难忍。

右脚踩上去整个右脚全部被戳穿,左脚踩上去左脚被刺穿。这样抬起来往前走的时候,不断被刺穿。这个大草原好像是永远走不到头,根本看不到解脱的希望,极度绝望并且不断感受这种痛苦。什么时候看到边际了,就说明可能业消得差不多了。

不管怎么说好好观想,我们现在还是很幸福的。如果这些正在利刃原上面走动的地狱有情能够知道我们正在修百字明、修加行,正在忏悔以前的罪业,他会非常羡慕。因为原则上来讲,他以前还是有这样可以改变的机会的,但是有可能没有遇到传讲忏悔法的上师,或者遇到了却没有重视,或者没有好好去修行。不管怎样,当感受到这个痛苦的时候,再后悔痛苦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为什么要这样观呢?观利刃原之后再反观我们自己的状态,就知道现在还是很庆幸、很幸福的。虽然修加行,或者念咒、忏悔的时候会有痛苦,可能会念不动、想打瞌睡。但这种所谓的痛苦比起那种去感受利刃原的痛苦,那时脑袋很清醒,不会在利刃原上面打瞌睡,就是完全感受痛苦的折磨。现在我们修行时可能会有一些障碍,忏悔的时候容易打瞌睡,不想念或者念不动等都会有,这时就要多想这些地狱痛苦。如果现在不为法去忍受这些苦行,当自己的脚踩上利刃原的时候,那个时候想修也修不了。这方面我们要好好观想。

再度踩踏之时又如前一样被穿透,痛苦难忍。

当我们把加行一个个修得很好,内心中生起这样觉受的时候,会对我们当前的修行有鞭策的作用。如果想要摆脱这样的痛苦,现在必须要做改变。不管这种改变是多么痛苦都必须要接受,因为只有一条路。如果不忏悔,不励力修善法改变,以后还会堕落轮回。今生中我们已经造下了很多后世有可能堕恶趣的业,修行也并不是为了避免后世堕恶趣,而是要从整个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对我们来讲是最大的事情。如果不解脱,永远摆脱不了这样的痛苦。好好观修之后,出离心一旦生起来了,就会有动力真实地修行正法。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转生利刃原的因主要就是毁坏正法,让众生行于非道,比如杀生、偷盗、邪淫,把众生趋向于邪道当中;或者阻碍别人修行正法等等。这样就会让自己走上很痛苦的道路。

庚四、剑叶林地狱

从前面的地狱中刚刚解脱出来的众生,又看到舒心悦意的林苑,兴高采烈地狂奔而去,哪里有什么悦意的林苑?遇到的却是一片剑叶林,只见铁树上生长着许许多多叶状的利剑,随风摆动,将这些众生碎尸万段,之后恢复如初,又再度割截,它们就这样感受着被切割的痛苦。

其实这些文字很简单,读了一遍之后都懂了。从前面的地狱中出来的众生又看到了一大片非常悦意的树林,就兴高采烈地狂奔而去。远远看到的时候还是树林,但是一走进去之后境界就完全变了。在地狱当中不可能有什么悦意的树林,遇到的就是一片剑叶林。

转生六道都是因为有一种希求前往的心。在《广论》等很多地方都说是希求投生。天界这些地方我们很希望转生;有的时候在人道转,投生的一刹那,对于人道的安乐有希求心。那恶趣怎么可能希求投生呢?《广论》等讲了这样的问题。堕地狱也是因为希望转生到那个地方,是由于颠倒的心。比如有些地方讲,如果要堕热地狱的话,死的时候就非常寒冷,于是就想:愿我生到一个很热的地方去。一生起这个念头,就转生到热地狱了。要转生到寒地狱,也是在死的时候特别地热,于是就发愿生到一个寒冷的地方去,这个时候就转生到寒地狱当中。

转饿鬼也是因为希望。有些人死的时候,根本不想吃东西,但是家人就劝:“你吃一点吧,这个好啊,你吃一点啊……”他内心中很烦躁就会发愿:愿我生到一个根本听不到饮食名字的地方。因为当时对饮食非常地厌恶,所以甚至连饮食的名称都不想听到,这一念就转生饿鬼了。后面也讲了十二年听不到水的声音,连水的名称都听不到,更不要说去喝水,一直在口干舌燥当中感受痛苦。旁生也是这样。旁生的特点是愚痴。临死的时候,家人说:“你念佛啊,这个佛号好啊,你念佛啊……”等等,他也是生起了很大的反感,就愿自己生到一个听不到佛号的地方,这样一发愿之后就转到旁生中了,基本上听不到一句佛号。

这里也是如此,看到这个舒心悦意的林苑就很想过去。为什么?因为他是颠倒的一种业。如果已经看到里面是熊熊燃烧的火,他可能就不想去了。但是让他过去的原因,是他很想去那个地方。他产生了颠倒心,就会看到一个非常悦意的地方,因此非常希求。过去后业力成熟了,就开始感受痛苦。

从这方面讲,六道众生转生之前都是有一些欲求心,通过欲求心牵引然后转生。所以我们对于六道轮回都不要有贪执心,应该对解脱道、救度一切众生、安住实相这方面生起希求心。轮转了这么长时间,无数次的转生,种种痛苦都受尽了。哪种地狱我们都已经参观过了,有些人这辈子要环游世界,每个地方都要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不同的人文、风俗、饮食。轮回中我们也是哪个地狱都转过了,哪个地方都去感受过了。天界去过了;人道中什么样的痛苦、安乐都受过了。其实还是没什么用,现在仍然还是在轮回的状态,所以这对我们来讲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我们在轮回当中总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愉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解脱的话,是没有真正的安乐可言的。总是会自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在地狱、饿鬼中不断转生。

在观修轮回痛苦生起出离心的时候,不单单是对某一道,每一道的痛苦都要观修好。整个轮回的模式我们要厌离,不单是局部的哪个道不要转生,而且要畏惧这个轮回的模式。只要不出来,就是在不断地调换,这是很恐怖的地方。我们在观修的时候,一方面每个地方每一道都要认认真真地放在心中观想,观想整个轮回是怎么形成的,自己在里面就像搅拌机一样不断地搅拌,永远都没办法出来,里面充满了痛苦的自性。

这里就讲到了剑叶林。【哪里有什么悦意的林苑】,进去之后就遇到了一片剑叶林。这些树以前还长着树叶挂着果子,但进去之后所有的树叶全部变成锋利的宝剑,风一吹就像秋风吹落叶哗啦啦全部往下飘,不断割截你的身体。只要业不尽,就一直这样不断感受非常难以忍受的痛苦。

【随风摆动,将这些众生碎尸万段,之后恢复如初。】意思是就像树叶飘落一样随风摆动,还有一种解释是像柳树一样,风一吹树叶树枝就飘来飘去。这里是树枝变成宝剑,随风飘来飘去,众生在里面走动时,树枝不断地砍身体,就像人拿着宝剑在不断地砍。砍完之后恢复,接着砍完之后又恢复,这样不断地感受着被切割的痛苦。

只要业不穷尽,这样的痛苦就停止不了。想赶快把机器关了,因为已经非常痛苦,但机器开关不在外在的地方,而是在内心当中,是业力在发动。业穷尽了就会自动停止;业穷尽之前,这个开关谁都关不了。也可以说,没有什么开关可以关的。

从这方面就可以知道恶业可怕,一旦业成熟之后就没办法控制。但是在业成熟之前,还是有机会去减轻或消灭的。而快速消业的方法就是了解四对治力,升起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空正见摄持,就很容易把大的罪业消尽。内心中见解越浅、精进越少,消的业就越少;内心中见解越深、越勤奋,消的业也就越多越快越有把握。最好在今生中通过精进的修行就可以证悟空性,即便今生证不了空性,死后也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把恶业解决了就非常好,否则轮回中只要不出离,就会遇到很多造业的机会,从而产生很多痛苦。了知解脱的原理和轮回的痛苦之后,就会发起真实想解脱的心。否则自认为是修行者、佛弟子,但是对轮回痛苦的程度和解脱的必要性没有深度了解,心态就会非常肤浅。

就像很多人都皈依了佛法,也好像是在做一些修行,但是如果这些问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内心当中也不会生起非常强烈的、一定要认真对待修行问题的决心。生不起来的话,时间每天照样在过。如果认认真真地修行,那么这一天是在修法中度过的;如果虚度人生,也是一天、一年、一辈子地虚度。每天都好好修行,就会累计很多善根、清净很多罪业。相似的修行或者不修行,一眨眼时间就过去了,不会因为你没有修行,时间就停滞,等着你把善根修好之后再转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挥霍,一天天地走近死亡,到了死亡那一天,也就到了判决日。怎么样一种判决?这一世完了之后怎么办?就看内心当中业的状态。如果很认真地修行,善业非常深厚,自然而然就会获得解脱的希望。如果死亡到来那一天,判定内心当中全都是恶业、善业非常少,托谁说情都没有用,那时候业果才是最公正的,佛都没有办法阻止。

佛法都是安住在公正的因果律中,精进、懂得取舍,就会得到利益;不精进、不懂得取舍,就会受到痛苦,这就是因果规律。佛陀发现这种因果规律并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去选择。没有一个造物主或大的靠山在后面把控一切,修行靠自己,了知这一系列原理之后,内心当中发起要解脱、要修行的心,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大恩上师不断给我们宣讲正法、让我们不断地闻思和修行的必要性,就是要让我们树立这种理念。这种理念很重要,没有谁能帮助你,没有办法把书塞到脑袋里面让人一下子全部懂了。就好像把U盘当中的东西拷到电脑面里,电脑里面全部资料都有了,没有这样的方法。上师只能告诉你,书里面讲的道理你要去学。如果只是满足听一遍,你得到的就这么多;如果觉得听一遍不够,进一步去思维,得到的就更深入一点;当觉得思维还不够而去观修,法本当中的意义就在内心中生起来了。

所以说,如果自己不努力不配合,佛陀也没办法把他的证悟、他所了知的一切,复制到我们相续当中。如果可以的话,佛陀早就做了。为什么大恩上师经常苦口婆心地劝我们好好闻思修行。其他的事情是次要的,闻思修行是主要的,主次要分清楚。只有对法义产生了正确的了知,我们才愿意去做,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收获。

庚五、铁柱山地狱

这里是毁坏梵净行、破戒律的出家人或行邪淫的有情转生的地方。

铁柱山地狱的业因是,有些人出家以后毁坏了戒律,毁坏了清净的行为,这些破戒的出家人会转生铁柱山地狱。还有在家人当中行邪淫的有情也会转生至此。现在这个世间邪淫的情况非常严重,二三十年前的中国社会,全民对这个问题基本持谴责的态度。现在不是这样,很多地方都公开讨论,没把它当回事。要知道果报很严重,而且自己做的事全由自己负责。如果我们提前知道行邪淫将会转生的地方和所受到的痛苦,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庆幸的事。如果曾经做过,可以认真地忏悔,首先发誓永不再造,然后守不邪淫戒,在此基础上通过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等忏悔罪业。

通过修行把曾经造过的邪淫罪清净掉就不会转生此处。否则,现在整个世界大规模爆发这种罪业、这种烦恼,按照因果不虚的规律来说果报就是如此。因果是很公正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造了这种罪业,就会投生在那里。以前因为无明愚痴造了这个罪业,如果现在知道而不忏悔,就是愚痴加愚痴。以前造罪是烦恼炽盛或者愚痴不懂,但是现在了知了因果规律,知道将来会投生如此痛苦地方之后,我们就要发起忏悔心,终止罪业,不复再造,提前把它忏悔清净是智者的行为。所以,造了这个罪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了罪业不知道,又不懂忏悔,眼睁睁看着自己堕到恶趣中,完全不作丝毫改变和努力。

由于业力的牵引,它们来到阴森可怖的铁柱山前,这时听到山顶上有昔日苦苦爱恋的友伴呼唤自己,于是便向山上攀登,结果身体被铁树上生长着朝向下方的树叶刺穿。当爬到山顶的时候,乌鸦、鹰鹫等飞禽又前来啄食它们的眼油。

转生铁柱山先是在阴森恐怖的铁柱山脚下,由于业力成熟,看到自己以前非常喜欢的男人或者女人(爱恋的友伴),在山上呼唤自己。有些经中说,这友伴穿得很漂亮,长得很漂亮,在山顶上喊自己的名字,让自己上去。看到以前喜欢的友伴之后,马上内心的习气复苏,产生了很强的贪欲心,就想要和这友伴相会,通过业力驱使开始向山上攀登。

但整个山从山脚到山顶长了很多树,往上爬的时候,所有的树都变成了锋利的刀。而且这种刀剑朝下生长,从下往上爬的时候迎着刀锋就过去了,而自己一直被业力推动往上爬,根本停不下来,不断地感受这种树叶刺穿身体的痛苦。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的时候,刚刚在山脚下看到的那个很好看很可爱的友伴不见了。变成铁嘴乌鸦,铁嘴鹰鹫,在自己的头顶上,肩膀上,啄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眼油被啄出来吃掉,感受强烈的痛苦。

这时,又听到山脚下传来呼唤它们的声音,于是一如继往地向山下奔去,所有的树叶又转向上方,从它们的前胸刺入,径直穿透后背。

当在山顶上感受的痛苦差不多了,这时又听到山脚下友伴开始呼喊它下来。于是又被业力牵引,从山顶向山下飞奔,这时所有的树叶自动地转朝上方长,所以奔下去的时候又迎着剑尖、刀尖,锋利的刀尖从前胸刺入,径直穿透后背,一直感受这样的痛苦。

到了山脚下时,等候在此万分恐怖的铁男、铁女将它们拥抱入怀,又将它们的头颅活活吞入口中细嚼慢咽,并不时从嘴角两边流出白色的脑浆,它们感受诸如此类的异常痛苦。

来到山脚下之后,刚刚在山下喊自己名字的友伴就变成了非常恐怖的铁男铁女,把有情抱在怀中时,张开血盆大口,铁嘴把它们的头颅吞到口中,细嚼慢咽不断咀嚼,从铁男铁女的嘴角两边流出了白色的脑浆,就这样不断感受痛苦,山下完了之后又上山,上下不断感受痛苦,通过这样的方式消业,这就是铁柱山地狱。

铁柱山地狱我们要好好思维,如果我们不思维,内心当中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忏悔心,当我们有忏悔的时机,就会觉得这不重要而错失忏悔的因缘。比如学院给我们安排修五加行,忏悔罪业的时候。或者金刚萨埵法会,一起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忏悔罪业的时候,觉得这个不重要,其它事情才重要,这样就会错失很多可以让自己清净罪业的机会。

当我们真正从内心深处对地狱痛苦产生恐怖之后,就会很珍惜忏悔的机缘,认真对待忏悔罪业的事情。而不只是把数字念够了,就觉得罪业清净了。

我们在念每一句的时候,都应该有殷重的心态,因为这个关系到我们自己以后的福祉问题。自己好好做了,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在选料的时候选很好的料,在施工的时候也很好地去施工,最后这个房子盖好是给你自己住的,所以盖得越好你自己住的时候越安全。如果你盖的时候马马虎虎,选料也很差,做工也很粗糙,细节也不考虑,住进去之后自己也不舒服,而且很危险。所以我们现在修行、忏悔都是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认为上师安排或者学会规定我们要修,我们必须要修,好像是看着上师的面子或者遵照规定在修,其实总的方向错误了。上师、学会只是一个助缘,给我们提供个平台,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督促我们修行而已。

事实上,所做的每一件善法,所修的每一句忏悔的咒语,都关系到自己未来所享受的果。如果我们认真对待磕的每一个头,念的每一句金刚萨埵心咒,最后这个果都会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去成熟。如果你认真忏悔了,就会永远远离这些痛苦。如果你在造善根的时候,以菩提心认真对待,在修法的时候也很认真对待,而不是为了上师为了谁而修。我们也不能否认有时候对上师比自己还上心的情况。有的人听说上师病了赶快要修,发愿一百万、二百万没问题,让他自己发愿就说没时间这个情况也有。众生的惰性就是这样,给别人做事总是觉得是别人的,给别人打工和给自己打工不一样,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能随便做一下,认为是给别人打工。我们现在念咒、磕头,是给自己当老板,念的每一句佛号,磕的每一个头,功德都是自己的,赚的每分钱都是自己的。

如果真正为自己负责,修行的时候就要生起这种心。道理上,上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但是由于内心当中的违缘,发起这种心并不容易,也很难做到。当我们因缘没到的时候,谁讲作用都不大,一旦醒悟了,善根成熟了,才知道的确很重要,也会很感恩上师,感恩以前苦口婆心劝我们的人,感恩道友们一路的付出。这时终于走到这一步,可以主动地、自主地修行了,上师也比较放心了。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去观想,在感受这些痛苦前好好去忏悔。

对于以上八热地狱、十六近边地狱和铁柱山地狱的痛苦,自己经过一番详细分析之后,

就是闻思,听闻和思维。通过闻和思了知了道理之后就要观修,观修也很重要。

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开始闭目观想:

寻找一个寂静的地方,或者家里比较寂静的时段,早上比较早的时候,或晚上比较晚的时候,寂静的时间段或寂静的地方,开始闭目观想,把这些自己所学过的内容一个个地放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地仔细去观。

我如今已经真真切切地转生在那些充满恐惧和痛苦的地狱之中。

身临其境地观想,我真的转生到地狱当中了,把法本中讲的所有情况都观想。观想环境,观想我自己是皮肤很嫩、忍耐力很弱的有情,温度也很高时间很长,痛苦的种类很多,也跑不掉,处在绝望的心态中,一个个观想,就像自己真实地处在这个状态中一样。我们完全复制是复制不了的,尽量去模拟这种状态,模拟得越真实越好,那个时候才容易产生触动。而且从内心当中确信,这么痛苦我是忍受不了的。所以要身临其境地好好观想。

又转念沉思:啊!我现在并不是真正生在那些地狱里,仅仅是内心意念,竟然那么恐怖、那么痛苦,而如今真正堕落于地狱中的众生不可胜数,这些有情都是自己前世的父母,也无法确定现世的生身父母、亲朋好友等许多人命终之后不堕入地狱。

观想完痛苦之后转念一想,其实我不是真的堕入地狱当中,只是比较投入地模拟了一下转生地狱当中的痛苦状态,仅仅这样观想就已经感觉没办法忍受。现在我还坐在舒适的座垫上进行观修、发菩提心,一方面要庆幸没有转生地狱,一方面想现在只是模拟都这么痛苦难忍。在观修的当下有无量无边的地狱众生正在感受各式各样的痛苦。而这些有情前世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有一部分是因为照顾我的生存而造了很多堕地狱的业。多多少少是和我有一些关系,这是前世父母堕入地狱;现实当中的父母、亲朋好友等等,命终之后是否堕入地狱也无法确定。

如果说我们的父母、亲朋好友都在谨慎地取舍,精进地修加行或闻思修,他们死之后就有可能会往生到极乐世界。但是如果一辈子不修正法,不忏悔,死了之后真的不确定他们会不会堕地狱。

其实,转生到那些地狱的主因就是嗔恨心,而我们这些人在前世和今生之中肯定造下了数之不尽的嗔恨烦恼恶业,由此后世一定会转生到上述的那些地狱中。

后面因果中会提到,十不善业中也会有堕地狱的因。这里讲在贪嗔痴当中转生地狱的主因是嗔恨心。在无始的过程中以及今生今世,我们有多少次通过嗔心造罪业呢?其实整个过程中,我们生起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嗔心。有些是很大的嗔心,想致人于死地,一些中等的嗔心,还有很不高兴,很不愿意的嗔心,如果不控制自己的心,虽然学佛,每天还是会产生嗔恨心。嗔心生起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知道,也不觉得有什么过患,如此造了数之不尽因嗔心引发的烦恼和罪业,后世一定会转生到上述的地狱中,这是通过业果的比量推理,确定我们有可能死了之后转生地狱。

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并有幸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师,聆听了甚深窍诀,拥有了行持佛法成就佛果的机会。

我们获得了可以修行佛法的暇满人身,有幸遇到了具有法相的大恩上师,而且上师给我们讲很多甚深的窍诀、出离心、菩提心、空证见等等,也拥有了行持佛法成就佛果的机会。这些机会有些人比较明显一些,有些人比较差一点,不管怎么样都是有机会的。虽然身体忙碌,在环境当中不方便明显地行持佛法,但是心是可以缘佛法去观修的。这些大好机会是改变我们命运比较重要的时刻,就看我们的观念,如果转错了方向就很麻烦,死了之后就可能堕地狱。从现在开始励力地忏悔,以发菩提心的方式修持殊胜大乘佛法,可能在今生很短暂的时间中把罪业清净得干干净净。

此时此刻务必下决心:为了从今以后不转生到那些恶趣之处,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努力修持。

为了以后不转生恐怖的地狱,现在有机会一定要锲而不舍、认认真真地修行。修行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做真实修行不容易,但至少在内心当中发起这个决心: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尝试着做真实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修行。这个转变要付出代价,也会有痛苦,但是如果不转变,我就没办法做实际意义的修行了。

反反复复思维上述道理。

对上述道理应该反反复复地思维。

而且,痛悔以往所造的深重罪恶,诚心忏悔,并立下坚定誓愿:今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宁死也绝不造堕落地狱的恶业。

忏前戒后是对以前造的罪业真诚地忏悔,在忏悔的当下发誓:以后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再造堕入地狱的恶业,这个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学。学完之后就会觉得的确应该发愿,不再造堕入地狱的业。但是听课时产生的誓愿力和震动,持续时间不会长。在听法的时候,觉得印象深刻,出了门之后这种感觉就可能消退了百分之五十,一上车百分之七八十都没有了,路上再碰到其它事情,听课当中的觉受完全都消失了。

所以听完之后要趁热打铁,马上缘今天的法进行思维、加深印象,因为听闻得到的东西太容易散掉了。为什么上师叫我们看书呢?听完之后马上复习,把问题再去思维以加深印象。这样还不够,还要上座观修,将法义完全地植入到骨髓深处去。只有这样宁死不造恶业的决心才会真正地在心中扎根发芽。

否则单单发一个誓愿,从经验来讲太不可靠,无始劫以来我们很多次发誓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就是没有后续。听课的时候印象非常深刻,决心一定要改变。心态开端是好的,学完之后没有跟进,良好的开端就被浪费了。那怎么办呢?反复认认真真地思维、看书,之后再跟进观修。只有这样闻思修整个一套流程走完,才能够让法义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真正得到利益。闻思修不是随便讲的,里面有一定的道理。有时会感觉法义太殊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没啥动静。如果真的那么好的话,我们就会进一步地使用它,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但关键是就像刚刚讲的一样,有些人就只喜欢听,这是好事,但是听之后必须要趁热打铁跟进,把法义逐渐地渗入我们的骨髓当中。

听闻,思维,修行是从外而内,从浅入深地变成自己东西的过程。不再是书本、上师、法师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东西,随时可以用。这个时候发誓不再造恶业的决心就会升起,并且很稳固。到了紧要关头,宁舍生命也不造恶业的决心就有了。

一方面这样忏前毖后,一方面对现在身陷地狱的有情生起强烈的悲心而发愿:但愿这些众生当下从恶趣中解脱……

一方面发愿要远离地狱,不再造堕地狱的罪业;一方面愿正在感受地狱恶趣的痛苦的众生当下解脱,愿已经造了堕恶趣的罪业的有情,罪业不要成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修炼自心。把自己的心从恶业状态当中解脱,也让一切众生能够获得解脱的机缘。

以上道理要以圆满加行、正行、后行来修持。

这都是修行的方法,我们观修的时候就好好地观想,听闻之后要好好地思维,思维完了要去修行。以大恩上师传讲的实修法为主,其它的讲记、法师的辅导做参考。哪个地方可以触动我们,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观修都可以去参照,把上座时观修的质量提高,通过不断地训练以及观修的力量,收获越来越明显。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堪布更多文章: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音频 1-11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全部收藏版)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上师瑜伽速赐加持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上师瑜伽速赐加持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一课

备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听闻辅导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