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43课-法师辅导
第一次法师辅导——加行教材2011版
一
科判梳理
我们正在学习共同外前行中的第三个引导文“轮回过患”,本品分为“总的思维轮回痛苦”与“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其中“地狱之苦”分为四种,今天学习第三种—“八寒地狱”。
二
应对地狱痛苦引发定解
(一)不能因为看不到就认为不存在
在六道痛苦中,我们能够切身体会或有目共睹的人道和旁生道之苦是相对容易接受的,而对于非一般人眼识对境的地狱、饿鬼众生的痛苦,除非有宿世善根,否则很难引发殊胜的定解。但是只要我们对上师三宝、对世尊有信心,通过理证、教证、公案等我们能够明白,这些众生的痛苦确实是现量存在的,对此应该产生定解。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看不到或暂时没有堕落到这些惨地就认为不存在,这样说明相续中根本没有因果正见。
(二)屠夫临终树立正见得到往生的公案
净土往生传记中讲到,往昔有位屠夫,因为杀孽太重,临死时看到所杀众生前来索命,家人请来僧众为其超度,僧人教其念佛求往生。他心想,我生前没有学过佛,不知道有恶趣、极乐世界等,现在地狱恶相已经现见,极乐世界虽然未见,但通过出家人说法也知道一定是存在的。于是他专心念佛,果然十念之间得以往生。
(三)应依靠法宝进行抉择
因此,作为有智慧之人,不应完全依靠自己的分别念抉择,造下谤法罪业,而是应该依靠佛陀与印藏汉诸高僧大德的言教,再再体认轮回痛苦的可怖。如果学修的过程中不能引发真实定解,自己应该惭愧忏悔业障,了知是由于宿世善根太少。
(四)一定要对地狱之苦生起怖畏
今生有幸遇到了殊胜的法:名言谛中有六道轮回,地狱等痛苦唯一是因为自己愚痴,不懂得业因果,给自己造下了地狱之因而感得的,一定要对地狱产生怖畏感。观修时应按照前面再再强调过的大乘行人的观修方法来做。
三
总说寒地狱的情况
(一)寒地狱的处所
寒地狱中各种痛苦不尽相同,总摄为八类,称为八寒地狱。八寒地狱的处所为雪山、冰川的环抱中,是非常恶劣的环境。关于八寒地狱的位置,上师讲到《瑜伽师地论记》、《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中的观点,各个论典的说法不太一样,但都是根据有情不同的业力而招感的。
(二)寒地狱的数量和名称
关于寒地狱的数量,前行中随同《正法念处经》、《俱舍论》等的观点,认为有八种,其他经论中有十种的说法。对于不同说法,前面也再再强调过,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是相违的。例如此处,其实广的来讲,寒地狱的种类非常多,而存在不同的归摄方式。关于八寒地狱的名称,汉传《大藏经》的《光明童子因缘经》中与《前行》、《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的基本一致。
四
具疱地狱
(一)具疱地狱情况
具疱地狱的众生在寒冷环境中遭受非常难忍的风吹、寒冻之苦,因此身上不时长出水泡、冻泡,由此称为具疱地狱。
(二)堕落寒地狱的因
《楞严经》中讲到,淫、贪、慢、嗔、诈、诳、怨、见、枉、讼等十种习气中,贪习会感得八寒地狱的痛苦,经中云:“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我们为贪欲所缚时,只想着自己,向内吸揽,因而感得积寒坚冰中冻冽之苦。经中紧接着以比喻解释到:“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贪习如水,加上业风吹动,就好像吸气一般,会产生冷触。经中云:“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三)人间寒冷与寒地狱的对比
像无畏盔甲的传记讲述的一样,雪域高原的冬季非常寒冷,而且十分漫长,并且来得十分迅疾。如果我们在温暖的地方呆惯了,初来到这样的地方会感觉到难忍的痛苦。但这种寒冷相比八寒地狱,还不及千万分之一。
(四)大德们的观修方式
很多大德为了观修寒地狱之苦,在冬天最冷的时候穿的很少,或者露天以冷水浇身,相似地体验寒地狱众生的痛苦。试想在人间尚且无法忍受某些寒冷之苦,更何况到了八寒地狱之中呢?通过观修,真正的大乘行人一方面会对因果慎之又慎,不造堕落之因;另一方面对这些众生产生由衷的大悲心,以种种方式与这种众生结缘、超度。
五
疱裂地狱
(一)疱裂地狱情况
寒冻情况更加严重,整个身体结满了水泡,水泡慢慢破裂而形成疱疮伤口,由此称为疱裂地狱。一些经典中对冻裂的情形做了细致的描述,非常惨不忍睹。
(二)人间痛苦与寒地狱的对比
有部电影讲日军用中国人身体做实验,将人冻在仪器中,之后再剥皮……令我们觉得非常恐怖,不忍观看。事实上,具疱地狱、疱裂地狱的痛苦程度要远远超过这些。寒地狱中不是一两个众生感受难忍痛苦,而是无量无边。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真的堕落到此,将会是多么恐怖,因此今生尽量不要造堕落八寒地狱之因。
(三)其他论典的不同说法
《大智度论》中,具疱地狱、疱裂地狱二者的名称与前行中不同。从水泡冻裂之后筋脉被冻得惨不忍睹这点来看,两种地狱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頞浮陀地狱稍有一些可以进出的孔,此处众生偶尔可以出去再进来,缓和一下;而尼罗浮陀地狱则无孔,也就是说此处众生受苦无有间歇、盼头。
六
紧牙地狱
有情在此被冻得牙齿打战,难以忍受,由此称为紧牙地狱。
七
阿啾啾地狱
有情难以忍受寒冷的痛苦,不断发出呼寒叫冷的声音,由此称为阿啾啾地狱。此地狱中众生的痛苦、寿量远远超过前三者,是我们在人间无法想象的寒冷情况。大天比丘的公案讲到了这种地狱,他是以五无间罪感得此苦。
八
转生八寒地狱之因
(一)转生八寒地狱的三方面因
经论中讲到,转生八寒地狱的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让众生在寒冷的冰或水里冻死,在寒冬腊月剥掉众生的衣服,抢夺取暖的薪柴等,或有些恶龙依靠掌控气候令众生感受寒冷之苦等,即会转生于此地狱。二、生前持断无见者会于死后堕入黑暗的寒地狱,包括自己持这种观点或为他人宣讲,如果在生前没能忏悔清净,必然将感受此苦。三、轻贱、毁谤圣者、持戒者、修行者也是寒地狱的因。
(二)一定要观清净心
狭义来讲,圣者是指得地以上;而从广义上讲,如《入行论》的观点,最初发愿行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叫圣者、佛子。如果我们不懂得观清净心,不懂得慎护口业就很容易造下这样的业。《阿含经》《毗奈耶经》《大智度论》中都讲到了瞿伽离比丘的公案。《大智度论》中讲到,梵天为了说服瞿伽离比丘说了一个偈诵:“无量法欲量,不应以相取;无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没!”说明我们不能以表面现象衡量一切万法,尤其是他人的心相续,如果妄加揣度就与野人无异。瞿伽离比丘不听圣者(证得阿那含果的梵天、佛陀等)的劝诫,一意孤行,最后确实如野人覆没一般堕落。我们现在没有区分圣者与凡夫的能力,因此平时一定要尽量观清净心,即使看到他人的过失,没有特殊必要也不要宣传。
(三)要善于护持他人相续
《大宝积经》中讲到瞿伽离比丘的公案,其侧重点是说明菩萨具有维护行人相续的善巧方便。弥勒菩萨的前世无垢比丘曾经在一个山洞修行,一个女人为了避雨在此山洞住了一夜,附近的五个仙人本来认为无垢比丘与女人做了不净行,但菩萨种姓的比丘心知仙人们所想,为了防止他们造下恶业,便示现飞入虚空的神变,打消了仙人们的妄念。世尊以此向目建连尊者讲,声闻没有菩萨的善巧方便,否则他们也可以依靠神变止息瞿伽离比丘的诽谤之心,瞿伽离比丘也就不会缘两大圣者造下恶业。因此,修行人要善于护念他人的心,行为如理如法的同时要具有善巧方便,尽量让身边的人对佛法产生信心,避免让他们产生诽谤之心而堕落八寒地狱,这也是大悲菩提心的体现。
(四)应及时忏悔堕落罪业,建立正见
八寒地狱的痛苦是如此难忍,但是造下上述三方面堕落之因却不是很难。如果从前因为环境、教育的原因造了上述恶业,我们学佛之后,应当通过修金刚萨埵、念佛等种种法门及时忏悔清净。如果以前依靠宿世善根没有造下这样的恶业,也要明白因果取舍。如果能够建立世间正见,依靠这样的智慧眼目必然不会堕落受苦。
九
矐矐婆地狱、裂如青莲花地狱、裂如红莲花地狱、裂如大莲花地狱
有情被冻得失去知觉,没力气发出声音,只能呼呼呼地长声叹息,由此称为矐矐婆地狱。有情的皮肤冻成青色,裂成四瓣,由此称为裂如青莲花地狱。皮下之肉冻成红色,并冻裂成八瓣,由此称为裂如红莲花地狱。皮下之肉冻成黑红色,裂成十六瓣、三十二瓣或无数瓣,由此称为裂如大莲花地狱,同时有情冻裂的伤口中爬入许多铁喙的昆虫咬噬着。
十
因果丝毫不错乱,造何因感何果
因果是非常深细的。比如瞿伽离比丘由于诽谤圣者,不仅堕落大莲花地狱,同时舌头变得巨大,被一百个铁钉钉住,并被五百个犁来回翻耕,感受难忍之苦。前面提到贪习是堕落寒地狱的总因,而舌头之苦是源于他的诳习,即冤枉、诽谤他人。各个地狱中的刑具、痛苦等种种不同都是因为众生各种各样的恶习所导致的。我们在五浊恶世,一件事情中往往就会掺杂很多不同的恶习,比如以贪心做生意并且冤枉他人,这些都是地狱之因。
十一
八寒地狱众生的寿量
《大智度论》中讲到八寒地狱众生的寿量时提到的盛芝麻的容器是六十斛,一斛在古代一般指十斗或五斗,二十倍的递增与前行中一致。《俱舍论》、《心性休息大车疏》中都对此进行了宣说。另一种说法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讲到的,八寒地狱的寿量分别对应八热地狱减半。无论哪种说法,寒地狱的寿量都是非常漫长的。
十二
结合自相续进行观修
(一)观修的方式
我们要设身处地,以对比的方式来观想。观想之后要引发两种定解:一是对于自相续的罪业忏前戒后、护持三门,二是对已沦落到地狱中的有情生起大悲心。要具足加行、正行和后行来观修。
(二)通过世间气候变化对比观察
我们通过自己所处世界气候的变化对比来看,往昔人们心性比较淳善,气候也比较均衡,但现在夏天酷热会有热死的人,冬天酷寒会有冻死的人,气候等种种外境的恶劣都是由于我们的福德力衰退,由共业和别业感召的。因此,我们能够知道,现在只是因缘没有完全现前,否则像寒地狱、热地狱一般的寒热并不是不可能的。这样观察可以引发相似的定解,然后要通过积资净障不断坚固自己的因果正见。
十三
孤独地狱
(一)孤独地狱命名的讨论
孤独地狱的处所没有固定性,有些地方众生数量微少而有些地方众多,有些众生寿命短而有些寿命长,众生被种种不同的痛苦逼迫,因此称为孤独地狱。《瑜伽师地论》中称为“独一那落迦”,即独一地狱,其命名也是因为此地狱在人类世界中有单独的处所,且处所不固定。根据《心性休息大车疏》,认为孤独地狱是因为众生寿命少、数量少而命名的观点是错误的,“岩间恶蝎寿亦长”、“五百比丘共同受苦”等公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无情物有“生命”的原因
孤独地狱的众生一般处在一些无情物中。此外《楞严经》中讲到,有些无想众生会变为土木金石,并不是说有情变成了无情,而是有情依附于无情,心识比较微弱但不会泯灭。因为孤独地狱众生、无想众生等等原因,有些无情物也会有生命,有情感的反应。讲记中讲到了科学界、现实中的一些观察,经典中也早就讲到很多这种现象。
(三)无情物有“生命”的公案
1、《宗镜录》的公案
永明延寿大师在《宗镜录》中引用经典讲到有五种业力不可思议,比如一种花树叫做无忧,只要被淫女触摸就会众花开放、枝条垂拂,如有爱心一般;一种花树叫做乐声,听到音乐就会全身摇动,枝条婀娜,如舞蹈一般;一种花树叫好鸟吟,只要听到鸟叫声就会摇动,如高兴地鼓掌一般……
2、迦毗罗仙的公案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十之一》中讲到迦毗罗仙人向大自在天求教如何能长生不老,经指点去频陀山取余甘子,服用之后变成了床一般大的石头,附近的百姓只要在石头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依靠祈祷都可以满愿,后来在陈那菩萨呵斥之下,石头碎裂了。
(四)无情物有“生命”的理证
如果真的完全是无情物,不可能存在心识,不可能有有情的种种现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器世界中的很多现象是由于孤独地狱众生等种种不可思议的业力而产生的,否则仅仅依靠科学解释确实可能成为自然之谜。
(五)日常工具也可能有“生命”
有些孤独地狱众生依靠人们的执著转生或者附着于杵臼、笤帚,甚至是计算机、汽车等工具的形象,以识蕴感受苦楚。所以科幻小说中很多高科技产品变成如有情一般的情节绝对是可能出现的。
(六)前行中的两个公案
大成就者卓滚朗吉日巴在雅卓耶湖中看到的鱼,大成就者唐东加波所见石头内的青蛙等公案在《极乐愿文大疏》中均有提及。
第二次法师辅导——加行教材2014版
一
课前开示
(一)《前行引导文》的作用
《前行引导文》是华智仁波切对于他上师讲解龙钦宁提前行的时候做的一些笔录,这些笔录其实是引导我们的心如何生起出离心、皈依乃至于菩提心等一系列窍诀的修法。我们现在的心处于迷乱和轮回的耽著当中,需要正确的法义来引导。经过引导慢慢闻思修行,我们的心就可以安住在法义中。
(二)共同外前行的次第
1、第一部分的引导,引导我们的心生起出离心,从耽著轮回和世间八法转而希求解脱。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流转了很长时间,没有想过还有一个不同的方向可以获得解脱,所以自己的心无始以来都是缘身心、五蕴这样的轮回之法。有时对五妙欲没有兴趣了,追求的就高尚一点,比如四禅八定等等。但不管是追求五妙欲还是四禅八定,其实都还是在轮回当中上上下下而已。如果没有引导的话,我们只有在这样的轮回当中上上下下,没办法获得真实的超越。
2、现在我们安立的就是通过四加行,即四转心法的方式,把我们的心从耽著轮回三界,开始引向解脱道。不是从地狱、饿鬼当中解脱,也不是从欲界当中解脱,而是从整个三界当中获得解脱。
3、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的重点主要是引导我们出离今生的耽著。它都是缘我们现在的身体,现在我们应该在这个身体上怎么做,它的所缘的范围就是在今生当中的一些法,引导我们的心从这里出离。
4、轮回痛苦和业因果的范围不是今生当中的事情,而是整个六道——地狱、饿鬼、旁生、人、天人、阿修罗。我们死后有可能堕地狱、饿鬼,有可能转天界,有可能转色界、无色界,它的范围就很大了。因此我们修行的重点也是从今生的执著当中出离转而看破后世。
5、看破后世就必须要了解整个六道都是苦的自性。我们现在的思想和行为决定我们以后的走向。永远痛苦或是永远快乐,现在有自在可以选。选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对于给出的很多选项,六道整个情况我们要认真去观察、思维、观修,把这里面所有的法当中所讲的意义,真实要产生一种共鸣:的确这里面就是痛苦的自性。
6、第三品(轮回过患)、第四品(业因果)都是在讲业,第三品讲的是业之果,第四品是讲业之因。六道出现痛苦是已经造的业的一种果,也属于业,只是侧重业果方面;十善业道、十不善等等,主要是从因方面讲。因和果合起来就知道,六道我们不能呆也不能选。
7、第五品是讲解脱道。我们应该以出离心,以不耽著轮回的心来修善法,此时善业才能够随顺于出离,随顺于解脱道。我们在学《前行》及观修的时候,都要很认真地放在自己心里面去观,要明白讲轮回痛苦的必要性是决定我们未来走势的,决定我们的善根回向的方向。
8、对今生也不执著,对后世也不执著,这样把四厌世转心法学完之后,我们的心就从耽著轮回转而去追求解脱。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不单单要自己出离,想到这么多的老母有情也是和我一样的情况,以前都是迷惑颠倒的,我不能一个人解脱。这样想了之后,菩提心就会引发出来,心胸越来越广阔,发心越来越清净,就越来越靠近佛果,靠近觉悟之道。如果我们的发心和修行已经具有了广博的心胸和超胜的智慧,把这些条件都具足、圆满之后,暂时来讲它就是菩萨果,究竟来讲就是佛果。
9、每个修法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如果我们不把整个学完就找不到关联。我们现在还在修学道路上慢慢走,并不是从全局来看的。当我们完全学完《前行》的这些道次第之后,思想就比较广阔了,再回头看轮回过患,就会很清楚地知道原因和后面的关联,再重新复习重新修一遍,这时候质量就开始慢慢提高,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状态了。
10、很多道友很操心自己的修行质量,觉得我走完了数量但质量不行。其实在刚开始修的时候,把数量走完就算是一种成就或成功了,千万不要因为我修不动就中途放弃掉。这个修法不可能只是学一遍修一遍的,需要不断地的学不断地的修,关键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慢慢成长。刚开始看不到什么成效,但是慢慢去训练的时候,一点一滴地,很多东西就慢慢地在我们相续当中具足并开始发挥作用。
二
八寒地狱
(一)总说
1、关于八寒地狱处所的不同说法
(1)说法一:从大地往下三万两千由旬的地方,就是八寒地狱当中的第一个寒地狱;然后再往下两千由旬是第二个地狱。有些地方讲,八寒地狱的位置就在现在西藏的冈底斯雪山下面。在三万两千由旬的那个地方就是寒冰地狱,第一层地狱大概就是在那个位置。
(2)说法二:有些地方说是在铁围山外面,它不是在这个地方往地下走,是和我们现在的世界平行的。南瞻部洲、须弥山是在铁围山的里面;八寒地狱是在铁围山外面的一种黑暗世界。
2、如何认识
(1)一般来说,共同乘的众生根基相对低一点,实执性比较强。那个时候跟他们说,八寒地狱确切的位置在冈底斯下面的三万两千由旬的地方,他就觉得是真的。或者给他讲在铁围山外面的地方,他也觉得踏实。说极乐世界的时候,从这个地方往西边过十万亿刹土叫极乐世界,他也觉得这个应该是真的。因为有一个确切的方向,也有确切的距离。
(2)比较高的观点是说,这个有情在什么地方死,他的业就在什么地方成熟,这个地方就是地狱。它不一定有一个固定的处所,其实是跟随不同众生的业力来安立的。因为众生的业不一样,任何地方都可能是寒地狱,也都有可能是热地狱,不一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处所。
(3)众生心识的执著程度,执著方式的不一样,所以热地狱的位置,寒地狱的位置,热地狱痛苦的方式,寿量的长短以及计算的方法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地方不是佛陀的疏忽。这个也是为了打破我们的实执,我们就知道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识所现。
(4)把自己的心修好了,你的心中就是净土。对一个修行很好的众生来讲,他看不到地狱,因为内心中充满了菩提心和善念,对他来讲没有地狱。从这个方面我们就知道心识的重要,调心的重要。痛苦也好安乐也好,都靠我们的心上面积累的业。如果我们一心一意地修善业就不用操心以后的去向,必定从乐至乐的。
(5)我们现在造很多的恶业,虽然天天在祈祷在呼唤,这也不一定能够避免我们堕到恶趣当中去。因为佛法只是作为一个助缘,对我们的帮助还是有限的,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自己做非常严谨的取舍和比较精进的修行才可以避免堕入恶趣当中。
3、八寒地狱之共同特点
寒地狱受苦的环境、受苦的种类基本上都是在相当寒冷的状态中。整个八寒地狱处于中央,四周都是被雪山、冰川环绕,到处都是狂风四起暴雪纷飞的环境。而且居住在此地狱当中的众生,都是赤身露体的方式遭受寒冷的苦难。
(二)别说八寒地狱之相状
1、具疱地狱
(1)释名
因为赤身露体遭受寒冷苦难的缘故,这个地狱的有情身体上不时长出水泡,由此称为具疱地狱。
(2)感受痛苦之理
1)消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忏悔,提前把以前的罪业忏悔干净就不会遭受那么严重的痛苦,或者在忏悔的过程中完全不会感受痛苦,又或者重报轻受,本来是要堕地狱的业,今生当中可能稍微受些苦难就把它消掉了。
2)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受苦来消除,需要不断地感受痛苦,在感受痛苦的过程当中,慢慢把你内心当中的恶业一分一分地消完,之后才能从此地狱中出来。这个地狱当中的众生,是去消以前罪业的。
(3)与人间受苦之差别
1)在人间如果很冷的时候,过几分钟之后就会被冻死。冻死之后,对你而言心识就投生到其他地方去了也是一种解脱。但是地狱的众生非常寒冷地遭受极其难忍的痛苦,但它就死不了,一直在这个状态中长时间去忍受这种痛苦。
2)另一方面它本身寿量的时间很长,在这么苦的环境当中就更难熬了,而且特别的苦,感受很多绝望。
2、疱裂地狱
到第二层地狱后,寒冷又加深了,温度又降低了,时间又加长了,相当于苦又翻倍了。因为太冷了,身上的水泡全部已经炸裂开,形成了这样一种伤口,所以叫疱裂地狱。
3、紧牙地狱
因为太冷的缘故,有情对于寒冷的折磨难以忍受就禁不住牙关紧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抵御寒冷。
4、阿啾啾地狱
有情不断发出呼喊叫冷,阿啾啾、阿啾啾地叫。
5、曤曤婆地狱
前面还可以发出“阿啾啾”的声音,这时已经没办法,声音都发不出来、间断了,只是长声叹息,发出“曤曤”的声音,这就是曤曤婆地狱。
6、裂如青莲花地狱
有情的皮肤随着温度的降低、寒冷的加剧而开裂,身体冻成青色之后炸开四瓣,就好像青莲花一样。
7、裂如红莲花地狱
皮下的肉已经冻成红色。而且炸裂成了八瓣,就好像红莲花开放一样。
8、裂如大莲花地狱
这个地狱当中,有情的身体被冻成了黑红色,裂成十八瓣、三十二瓣,乃至裂成无数瓣称之为裂如大红莲或者裂如大莲花地狱。一面遭受寒冻之苦,一面在冻裂的伤口还会进入很多昆虫,用铁喙(铁做的嘴)咬噬,寒冷的同时感受非常难忍的痛苦。
(三)转生地狱之因缘
1、不管是寒地狱还是热地狱,全都是痛苦的自性。造了恶业,业果不虚就会痛苦。和善业相应就是安乐,这就叫因果取舍之道。
2、转生八寒地狱的众生,在刚死要堕地狱之前,身体非常燥热,他就会想:愿我转生到一个比较冷的地方,产生这样的念头之后,这种心态就引导他堕到寒地狱。寒地狱的自性就是完全没有一点温暖,非常的寒冷。堕热地狱的,刚开始特别冷,他就想:我要转到一个温暖的地方。也并不完全是说想转到温暖的地方,就会堕热地狱。
3、主要是由于很重的罪业,加上临终想转生热或者冷的地方的心愿作为助缘,二者和合起来导致堕地狱。
(四)八寒地狱众生之寿量
1、具疱地狱
(1)二百藏升的大盆里装满芝麻,具疱地狱的每一百年从中取一粒芝麻,直到将所有的芝麻全部取完,才是具疱地狱众生寿量结束的时刻。
(2)一藏升大概装一斤二两左右,二百藏升大概能装二百四十多斤左右。这个二百多斤的大容器,里面全部装满了芝麻之后计算寿量,一百年才取一颗,就相当于你受了多少分之一的苦,然后再过一百年……极其缓慢地再取一颗芝麻,让它看起来少一点都很困难。
(3)并不是说待的时间长练出来就不怕冻了,刚开始怎么苦,到最后还是怎么苦,没办法减少的。具疱地狱的寿量就是这样的。
2、其余地狱次第呈二十倍递增,从上而下,寿量越来越长,痛苦越来越强。
(五)如理取舍
1、很多大德的教言中讲,取舍业果不得不谨慎。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不是说做完之后就侥幸逃脱,世间当中可能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是在业因果面前没有一个人能侥幸逃脱的。我们要好好地去发愿终止恶业、忏悔,然后尽量地去修菩提心、空性等修法。
2、现在还有时间,的确是很幸福的时候,它可以改变。如果真正到了最后临死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已经堕进去就真的很麻烦了,时间太长,进去之后就不那么容易出来。
3、现在要多做祈祷、发愿,如果在今生当中做了很多修法、祈祷本尊等等,在堕地狱之后,还有机会解脱。因为佛菩萨的悲心不可能放弃任何一个众生,也会到地狱中去利益众生。
4、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其他的众生,都应该取舍业因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劝导别人为减少恶业,做忏悔、做善法。这样对自他都有利益。
(六)转生八寒地狱之因
1、对圣者诽谤。随随便便就说圣者的过失和一些难听的语言。
2、生起没有因果的邪见。
3、把有情冻在寒冷的地方。比如说把活生生的众生冻在冰柜里面,还有在非常寒冷的冰天雪地,把别人推到水里面去,或者把别人衣服剥掉让人感受寒冷的痛苦。
4、把包经书的布或供给佛身上的衣服偷去卖钱,把别人供佛涂的金刮下来去卖钱。
(七)观修引导
1、观想相状
在没有什么干扰的安静时段坐下来,不要想其它的事情,按照前面的引导开始好好修法:第一个地狱是具疱地狱,如此寒冷,开始起疱了;第二个地狱叫疱裂地狱,更冷了,所以疱裂了;这样一个个地观修,然后观修它的寿量。观想装满了二百四十多斤芝麻的大盆子里面,我们一边在受苦,一边一百年取一颗,这样放在自己身上慢慢观想这个痛苦。
2、观想痛苦
如果在这个人间,寒冬季节一丝不挂赤裸裸地在外面停留短短的一瞬间,尚且也无法忍受寒冷的痛苦,假设真正转生在那些地狱里,又怎么能忍受得了呢?
3、忏前戒后
(1)忏前就是对以前做过的罪业进行忏悔;戒后是发誓以后不再造。只有忏前戒后能把罪业清净。
(2)如果你不忏前,也就是以前造过罪业不忏悔,它还会留在我们相续当中继续增长。业的自性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所造的业并不是就这么多,它每天都要像滚雪球一样增长,所以我们都要忏前。
(3)但是一边忏悔一边继续造罪业的话,还是没有终结的时候,因此忏前还要戒后,将造新业堵死,就像把水的源头断掉,然后我们再把水弄干就可以了。如果不断源头,一方面在忏前,后面新造罪业源源不断的进来,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把水抽干的。
4、生起大悲心
(1)对轮回地狱众生要生起大悲心,对现在已经转生地狱的有情产生大悲心,发愿让自己的修行帮助他们早日从寒地狱当中出离。
(2)当我们修行的时候,有很强烈想帮助众生的意乐、就会非常精进。想帮助众生的这个念头生起之后就会通过自己的威力、发心、慈悲心和很多能力亲自阻止他们不要造业。修行就是为了得到这种阻止不造业的能力。一方面阻止堕恶趣,另一方面进行进一步引导修解脱道,只有这样是最究竟的。
(3)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当前而慢慢往前走。虽然发心为众生但是走的很慢,这样不努力是不行的。既然发了这么大的心,这么多众生等着帮助,必须要想着怎样才能快速积累资粮。
三
孤独地狱
(一)总说
1、孤独地狱的处所是没有固定的,痛苦也是变化不定的。
2、并不是说一个人受苦,就叫孤独。有些是一个人受苦的,也有很多众生在一起受苦的。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当中讲到,有些人因为其中众生独自受苦的缘故称之为孤独地狱,尊者说这个是谬论,并不是孤独地狱的真实含义。
(二)进一步宣说
1、这些有情由于自己的业力不同,有些是夹在山岩当中,在密封的石头里面受苦,有的是烧在烈火当中,有的众生藏在树木里或者就变成树木的样子,当樵夫砍柴的时候就被千刀万剐,直到锯断再转到其它地方继续感受痛苦。
2、有些无情生物如树,也会发音或者会动,有时被砍还会流血等等。佛法中说树木等是无情,伐木时却会发出惨叫或者流血,这是不是说佛法观点不正确呢?如果是纯粹的石头、木头,它就是没有心识的无情,但是有的有情的身体会以石头或者木头的形象呈现,会变成树的样子附在里面。就像我们的肉身在某个角度讲也是无情法,当心识加入之后,似乎就变成一体了,我们肉身也会有苦受。
3、还有些转生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杵臼,使用的时候它在受苦;笤帚扫地的时候感受痛苦;还有瓦罐装东西的时候感受痛苦;门开关的时候也会受到痛苦;柱子承受重量压迫的痛苦;变成灶石在灶台烧火时感受痛苦,现在很多地方没有灶台而是用煤气灶,煤气灶有可能就是有情,通过这种方式在这里感受痛苦。还有用绳子捆东西、吊东西,绳子就是有情,在这种过程当中不断感受痛苦。这是以识蕴感受这些苦楚,是各种各样的。
(三)以公案说明
1、大成就者卓滚朗吉日巴在雅卓耶湖中看到的鱼。
2、大成就者唐东加波所见石头内的青蛙。
3、引申:具有神通和加持力的不一定就是善知识、依止处。
(1)大恩上师讲过,佛教徒要稳重,依止一些谦虚、低调、清净、有功德的上师。
(2)佛教不提倡神通,当然有神通能帮助众生是好的,但不能因为有神通神变、加持力大就认定是成就者。
(3)功德不是看能力如何和咒力的大小,关键是看发心,是不是生起了出离心,是不是取舍因果很细致,是不是发起了菩提心,是不是一心一意地帮助众生。
编写师兄:定解G09 定解B27
审核师兄:定解B07
档案编号B0243-定解B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