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共同学习《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之011 返回

共同学习《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之011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有人终生念此经,未知其义真可惜,

有人常为他人说,自未尝义真稀有!

其多汉文注疏本,我皆阅尽未满意,

故此发挥自智慧,撰著金刚经义疏。

蒙受文殊加持力,前人未解之深义,

或许此处已明示,具缘智者当细阅。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

 

            第七品 无得无说

 

上文佛陀对须菩萨开示: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只不过是引导众生的方便法而已,实际并不存在。在此佛陀为观察须菩提是否正确理解了般若的意义,又提出两个问题:「佛存在否?法存在否?」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不同解释:

1. 从梵文直接翻译汉文为无上圆满正等觉。「阿耨多罗」为无上,「三藐」是圆满,「三菩提」是正等觉,合起来即:无上甚深圆满正等觉,意义是无上圆满三世如来应供正等觉。

2. 是六祖的金刚经口诀中将「阿」释为无妄念,「耨多罗」是无傲慢。「三」是心常住在一种等持中,「藐」是心经常住于智慧之中,「三菩提」是心常安住于寂灭中。

六祖是依靠《金刚经》而开悟的,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但他的这种解释,与某些经论不太相同。对此,法王如意宝曾说:「一些大成就者的语言,在显现上,有时候与经论有一定出入。但不管怎么样,对大成就者的金刚语,我们都应当恭敬受持!」

 

于实相中,佛果亦如虚空中的鲜花,唯是名言假立法。

同样,如来也未曾说过固定不变、在胜义中依然实有存在的佛法。

 

为什么如来不存在呢?

真正的如来是一切诸法的本性,是大无为的法身智慧,因此不应当执著如来是有相法。

佛出不出世是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安立的,实际本性中并不成立。

佛经云:「佛出世或不出世,诸法法性无变化。」

龙猛菩萨在《中论》中云:「如无有自性,云何有他性,离自性他性,何名谓如来。」如果以色相执著成如来,违背法性真义,则必定为诸圣者所呵。

本经中亦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是一切诸法的本性,不是一个具体形象,尽管历史上确有如来的出世及涅槃,但这只是在迷乱众生面前安立的,绝非实有。

 

为什么佛法不存在呢?

虽然在名言当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应机施教,开演了八万四千法门,但这也是在众生面前的显现。究竟而言,佛陀没有丝毫说法的分别念,在众生前转法轮,完全是佛智慧力的任运示现。经云:「虽未说一法,众生现如是。」

佛不会有分别念想说法,也没有说过法。

佛经云:我从成佛始到最后涅槃之间未说过一句法,若有人说我有所说法,即是谤如来。

《秘密不可思议经》云:「我成佛至今,未说一句法。」

究竟而言,佛陀宣说的法也是不存在的。

不可取、不可说

众生的心识智慧或分别念去找寻如来所说的法,永远得不到。

《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文字与语言的限制,使如来所说的法义不能全部被表达,在语言文字方面,名词法相根本不可取也不可得。

所谓如来说法都是方便、权宜,真正的法无法可说,要靠自证、自修、自观来体验,就象哑巴吃糖一样,不可表达。

《六祖坛经》中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的自性,说法者、所说之法、说法之境皆了不可得,无有能所,平等一味,自性寂灭。

《中论》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宗喀巴大师也说:「世尊自成道以来,不管在天上人间,未曾说过一个字,因为实相远离能说、所说等一切戏论。」

 

非法,非非法

「非法」指无实法,「非非法」指有实法。

名言所立的诸法,本来就无生,故不可安立有无,不存在非法,任何戏论分别也不缘执,那时方是本来面目。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如来所说的法既不可执取,也不可言说,依言语、分别假想安立,其本体从来就未曾生过,故真正的法与非法都不可得。

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最究意义,正是金刚经中所敷演的空性般若智慧。

有些人以单空见为究竟,所以,在理解此问题时有点捉襟见肘。他们认为:非法(无实法)不是世俗中的空性,非非法(有实法)不是胜义中的名言,二者必须用轮番的方式来抉择。

但对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就十分简单。

佛陀所说的法,非法(无实法)之故,远离常有的边;非非法(有实法)之故,远离断无的边。胜义当中无一法立锥之地。这即是释迦牟尼佛的究竟密意。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

《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远离四边戏论。

世亲论师说:「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

反过来说,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法。莲花戒论师说,若是有为法,则是刹那变化、不可靠的。因此,诸法的本性绝对是无为法,否则就会随因缘而有变化,并非诸法的本来实相。

六祖云:「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深浅,故言差别。」从所证的空性而言,究竟实相是无为法,没有任何差别。但从能证的智慧来讲,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能证悟的空性慧也有深浅差别。比如声闻证悟的就比较浅,菩萨证悟的比较深,而佛陀是最究竟、最圆满的证悟。

总之,「差别」是从能证的智慧来讲的,所证的空性不可能有差别,如果有的话,无为法就变成无常了。

 

【上师教言】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转了三次法轮,开示宣说了八万四千法藏,这只不过是在无明众生面前的幻现而已。其实佛陀恒安住于远离一切戏论动摇的法界中,并未曾说过一法。虽然佛陀没有宣说一点一滴的法,但在众生面前显现说了众多的法。

 

 

 

欢迎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微信号:WYBS_HK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官方网站及新浪微博。

邮箱:wybs.hk@gmail.com

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