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1课) 返回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1课)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

答案分享01

由学院堪姆辅导的《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每节课后都留有思考题

便于道友们温习巩固

现在开始

不定期分享思考题答案

愿您再再思维,深入法义

获得定解



01课








1、学习《宝性论》的意义?


答:《宝性论》是显宗最为殊胜了义的法门,被法王如意宝、麦彭仁波切等传承上师们赞誉为如金刚乘闻解脱一样的殊胜论典。


麦彭仁波切曾在《如来藏大纲狮吼论》中说:“于此三世诸佛所说精华之究竟密意,显密诸法唯一的关要,唯一是此周遍如来藏。” 


对于如来藏的认知在《涅槃经》、《大智严经》等经典中也讲到:证十地的大菩萨,亦如夜晚观色法般实难清楚,更何况其他平凡者呢?


所以,我们如今有福报因缘来学习如来藏法门,就相当学习密法的闻解脱教授了。


很多人因没有前行的基础、灌顶的入门,甚至没有因缘福报听授密续的教授,但学习《宝性论》却没有过多的门槛。


只要自己对佛法有信心,哪怕以好奇心,没有想诋毁诽谤的邪心,以一颗清净心都可广泛听闻、传授、探讨及学习。


所以,这部典籍对末法年代的众生来讲,真的是契入密宗究竟无上实相法藏的阶梯。


2、关于本论作者的几种说法。


答:藏传佛教大德们一致共称,此论因属弥勒五论之一,所以乃弥勒菩萨所著。但按照汉传佛教记载,和世间学者的分析考证却众说纷纭。


A、大概公元六世纪时,《宝性论》已被译成汉文,叫《究竟一乘宝性论》,译师是宝意论师,此译本里并未提及作者是何人。九十年代初上师在香港请到此法本时特别欢喜,并与藏文版本进行对照,发现有些内容并非完全相同。 


B、在《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并序》中提到,《究竟一乘宝性论》的作者是一位极了不起的大智者——坚慧论师,他对《现观庄严论》为主的三转如来藏、二转了义空性的经教,做了很多非常殊胜的注释典籍。由此,日本的学者高崎直道与中村瑞隆等人一致认为《宝性论》的作者为坚慧论师。包括中国内陆及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学者都持此看法。此观点从七世纪法藏论师时代开始流传,如今仍普遍被学术界人士所认可。


C、从公元六世纪到十二世纪,《宝性论》已被翻译成韩文并得到广泛学修与弘扬。而藏地的情况于此不同,梅纪巴(Maitripa)尊者——马尔巴(Marpa)的上师之一,他曾在十一世纪左右得到了《弥勒五论》,有些教典中说,他于净观中看到弥勒菩萨端坐彩云环绕上,并赐予其灌顶和解说,由此该教法传承于世。因此,后人对《弥勒五论》的应世又有了各种说法。而最主流的说法就是无著菩萨把此论传到人间。


D、但我们按照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共称——《弥勒五论》尤其是《大乘宝性论》的作者是弥勒菩萨。因为四大教派都是非常系统地研学修行五部大论,并且在佛法法义专精、及历史考证上有非常精严的史料记载作为依托。


3、与至尊弥勒菩萨结缘的意义?


答: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即贤劫第五佛,现今示现为十地大菩萨,其实他早已现证万法真如的无上智慧。到龙华山会时,他会从兜率天降生此娑婆世界,同样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


弥勒菩萨首先以《弥勒五论》接引娑婆世界的众生,即便我们在释迦摩尼佛的教法之下值遇正法或出家而未闻思修行,但无论如何凡是值遇点滴佛法之人都可在弥勒佛教法下获得成就。


《大悲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如果即生中成为沙门、行持善法,一定会在未来弥勒菩萨的教法下获得成就;即便修行平平,包括一些破戒沙门,只要受持了佛陀的袈裟,未来弥勒菩萨成佛时,都将成为他的首批眷属。”所以,对于特别懈怠、不喜欢修行之人,只希望像被抛石块一样抛至清净刹土的补特伽罗,肯定都会被弥勒菩萨抛过去的。并且会如舍利子、目犍连等尊者一样,或现声闻相或现菩萨相,成为弥勒佛教法下的首座圣者。


所以,我们一旦与弥勒菩萨签上“合同”,即便什么都不修,或依靠今生一些简短的善法转生天界,那直接就在那边等着好了,待弥勒菩萨成道时,自然会随着菩萨救度我们的发愿力一同到人间弘法利生。


所以,学习弥勒五论也是一个不修而成佛的捷径。


4、此论如何在人间弘扬的?

答:《弥勒五论》弘扬到人间的说法不同。


A、遁伦法师的《瑜伽师地论记》云:“于时门人或见光明,不见相好,不闻教授;或见相好,不闻教法;或见闻者。”是弥勒菩萨来到人间,在无著菩萨的精舍里传讲的《弥勒五论》,并且弥勒菩萨讲法时因众生根基不同,所以听法有了很大的差别和结果。


人类听法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能见弥勒菩萨放大光明,但不能见到菩萨相好也听不到声音。

第二类:能见弥勒菩萨慈悲之相,但听不到法。

第三类:既能见到光明和相好也能听到法,这属最相应者。所以,无著菩萨就属最相应者,因为他修得本尊成就。


按照遁伦法师的说法,可能一方面是为了随顺众生能去理解;另一方面,其实无论弥勒菩萨把无著菩萨带到何处传法,都是圣者间无上境界的交流。


B、还一种说法是无著菩萨被带到天界,仅仅是经历了天界一中午的时间,人间已经历了五十三年。

走才行。哪怕会绕更远,也倔强地不走捷径。


5、藏传佛教对弥勒五论的安立?


答:对于《弥勒五论》的说法,即便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有的论师认为《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是中观方面的论典,就像宗萨仁波切在讲《宝性论》时说,很多人会按照中观的角度去解释它,并认为《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和《大乘经庄严论》属唯识的论典;


有的人认为只有《大乘经庄严论》是唯识,其它的似乎都是中观;


还有的人认为只有《现观庄严论》是中观,其他的全部为唯识。


但我们自宗按照全知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现观》是从隐义的角度讲二转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与《心经》、《金刚经》以显义方式传讲有所不同;《大乘经庄严论》实际是汇集了二转、三转一切的经论内容,所以讲到了三乘五类种性;《辨法法性论》和《辨中边论》主要讲三自性和外境不存在之理,所以麦彭仁波切把它定为唯识的观点,开演了广大道相和无分别智慧的精华;而对于《宝性论》毋庸置疑,宣讲的是第三转法义了义如来藏之理。是对于第三转十部了义经典的总结和开示。


好消息

响应上师的号召

今天早上7:00

降妖除魔的密部大典——《楞严经》

第一堂课

由学院法师正式开讲


YY房间:31334103(正理门)

无论是否报名的道友

欢迎聆听学习

我们不见不散



END



答案整理丨增增

排版丨一心一意



踊跃做习题,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