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弟子规82 |传统是我们的根 返回

弟子规82 |传统是我们的根

求学足迹 2022-06-22



这些尊老爱幼的传统是我们的根,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文字上还有,现实中却很少见得到了。

当代人往往羡慕西方的人,喜欢追求西式的开放生活,以为这样就是先进和时尚的。崇拜科学的人,以为科学就是一切,甚至小学课本里也处处是那些科学家的名字,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那样的人物呢?显然不是,大家注定要过各种各样的生活。而在这些不同生活中,有一点却相同: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生存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首先看他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是不是思想健康、会为人处世,而且有利他心。

所以,首先教会孩子做人,才是教育的重点。

如果教育抓不住这个重点,那么即使学生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有了工作,也不一定能适应得好。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学了那么多年知识,最终却用不上,生活用不上,工作也用不上,很可惜。

既然做人是教育的重点,那该如何教呢?当然是用传统文化来教。否则,丢弃这一根本,一味模仿西方,最多只能学到点形式。因为西方文化的根在西方,他们的一整套生活理念和习俗由此衍生,我们学来西方文明的形式,却失去了自己的传统之根,想想看,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们应该以自己的传统为荣,因为这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有了它,不论你站在哪儿,都立得住。

汉地人学西方、藏地人学汉地是可以的,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把别人的东西全部拿来,自己的东西全部抛弃,开放不是这个意思。开放的意思是,立足自己的根本,然后有选择地接受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开放可以激发自身的发展,而全部接受,就失去自我了。

所以,真正会学习有鉴别能力的人,他会在比较中看到自家传统的美,会珍视它。他知道,传统虽然古老,但它启迪人性的力量从来没有改变过,它不会陈旧和过时,更不会伤害人性。相反,学了点外来知识,就忙不迭把自己和传统划清界限的人,迟早会失败的。

前几天我看了青海那边拍的一部小电影,它说的是:有几个藏族年轻人,曾经认为藏地民间那些以佛教和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故事是迷信,所以他们要学新知识。但在探索所谓新知识的过程中,又渐渐发现,自己的研究失去了文化的根基。为了寻根,他们开始四处求教。

而就在求教的旅途中,他们看到一种无奈的景象:多数继承了传统的老人已经纷纷离世,他们手上的技艺或知识,因没有新人接续,从此失传。

这时,几个年轻人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责。





欢迎大家以学习心得方式参与打卡,刊登后即可获得精美礼物。

邮箱收稿:qiuxuezuji2022@163.com
字数:600字以上
内容:请结合如何将弟子规运用到自己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