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菩菩公园 >> 心髓之经 返回

心髓之经

菩菩 菩菩公园 2020-11-15











梵文:

Prajñāpāramitā Hrdaya

又称《观音心经》


是史上被译次数最多语种最丰富,

世界流行最广的佛学经典。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摄取这六百卷大般若经要义,

是般若诸部之精华心髓

故名:


当时在灵鹫山佛陀座下,

两位超级大咖就 “智慧修行” 论题展开研讨。

但通过对“般若智慧”的了悟,

则能重新认知“自性”而达成“觉醒”。


“般若智慧”

不同于博学、高智商、聪明机灵…等世俗概念。

它特指“彻见实相”的能力,

“空性智慧”



我们可粗浅理解为佛菩萨(觉悟众生),

证悟后所展现的惊人觉性与能力


佛陀于诸经中常譬喻:

“般若”佛母能生一切佛法


心经指出,

轮回众生能够透过修行证得“般若智慧”

从而到达解脱证悟的彼岸。


经中描述了不执于“有”,

不执于“空”中道智慧

并强调三世诸佛皆依此修行,

从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大约公元前后100年间,

《心经》出现在印度南方案达罗地区,

稍后流行于贵霜帝国,

克什米尔、于阗传入中国。



公元200年左右,

月氏僧人“支谦”最早将其译成汉语。

至宋朝至少有11版可考汉译。






喜欢看就点个赞呗










搜索【菩菩公园】

或复制¥lAja1zhKTWL¥手淘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