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30课-脉络&难点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30课-脉络&难点

思维导图下载

Xmind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HUYyUtqBk-8W94FpKZt4A 

提取码:cs61


JPG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pzwrD2tjcxwGDdPtphLRw 

提取码:jrri


本课脉络



简略分析


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一、佛陀及其眷属无常

(一)过去佛及其眷属:包括教法都已经隐没

(二)释迦佛及其眷属:


二、圣者皆无常

(一)印度

(二)藏地

(三)汉地


三、结论

(一)了知道理

(二)应如何做

(三)总结:如何通过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展开分析


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一、佛陀及其眷属无常


(一)过去佛及其眷属:包括教法都已经隐没


(二)释迦佛及其眷属


1、略说

无数眷属纷纷现身于世,但也同样依此趋入无余涅槃


2、详说

1)大爱道比丘尼示现涅槃

2)目犍连、舍利子与十五万阿罗汉入灭

3)佛陀及八千万阿罗汉涅槃


3、结论

1)总说:佛陀及圣者都会无常,何况凡夫

● 教证:法王如意宝《无常道歌·瀑布妙音》

2)别说:佛陀示现无常

①教证1:《大智度论》

● 补充:无常法的重要性

A. 了知道理:无常法贯彻传法始终

B. 应如何做:生起无常观精进修法

② 教证2:阿那律古佛偈颂

● 补充:佛陀示现涅槃 

A. 反面说

a. 法师角度:个别法师的说法不合理

b. 世间学者:对佛的认知有很大误解

B. 正面说

a. 应如何做:应对佛有全面了解

b. 举例宣说:真正的佛陀是法身

● 旁述:佛教徒应全面整体地了解佛陀与佛法


二、圣者皆无常


(一)印度


1、小乘:结集经教的阿罗汉

1)正说:阿罗汉曾对佛教典籍作过三次结集

2)旁述:经典《般若八千颂》是三次结集前出现于世的

● 补充:上师家乡每家每户要请一部《般若八千颂》


2、大乘和密乘

1)总说:印度还出现二胜六庄严、八十大成就者

2)分说:

① 大乘:二胜六庄严

A. 三大造论鼻祖和三大注释开创者

B. 再加上二位尊者是二胜六庄严

② 密乘:八十位大成就者

A. 总说

B. 公案:大成就者拉瓦巴

a. 魔女抛洒石雨,尊者修生圆次第现奇妙相

b. 尊者命令五百魔女吐出衣服碎片


3、结论:以上大成就者如今已不在人世,仅有传记留在人间


(二)藏地


1、邬金第二大佛陀——莲花生大士

● 遣诤:第二大佛陀的说法


2、莲师的眷属——不可思议的智者及成就者

1)正说:哪些大成就者

2)功德:已证得成就果位

● 例说:米拉日巴尊者远离了四大的损害


3、结论:大成就者都会示现涅槃,我们应生起无常观

● 补充:此处的角度分析


(三)汉地


1、总说

汉传佛教大成就者也是如此


2、分说

1)净土宗

2)律宗

3)华严宗

4)禅宗


3、公案

1)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终会圆寂

① 内容:杜顺和尚弟子朝拜五台山,最终得知师父就是文殊菩萨

② 结论:诸佛菩萨的化现很多人没有认识

2)阿弥陀佛的化身——永明延寿禅师涅槃

● 内容:定光古佛和永明大师先后圆寂


三、结论


(一)了知道理


1、步骤1:有无传记的大成就者最终都显示无常


2、步骤2:我们的不净肉身更无法确实何时毁灭


(二)应如何做


1、正说:一定要观修死亡无常,三门策励行善修福


2、例说:康巴修行人专修死亡无常而成就


(三)总结:如何通过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本课难点


靠山尚且无常,何况我们?


宗大师在《缘起赞》中这样形容佛陀讲法:“念念观想您讲经,相好灿灿极庄严, 光芒闪闪遍萦绕,本师朗朗之梵音……”没有见过佛陀的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是多么美妙,佛陀的身相是多么庄严,他是一切众生的导师,是我们的依怙,可是佛陀也最终示现涅槃;另外,往昔出现过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大成就者,那是我们崇拜的对象,他们的行为非同一般,但就是这些远远和凡夫有别的圣者,也纷纷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的上师,讲经说法无数,救度了多少众生,也终将有一天离我们而去……

可是像我们这样的凡夫,没有任何神通,拖着这个脆弱的必将坏灭的身体,不知道自己何时离世,以何因缘离世,甚至下一秒能不能存活都不肯定,却总想找一个依靠,能让我们更好的活着,于是我们追求钱财,追求事业,追求家庭……遇到佛法后,转而追求佛法,希望佛法、上师能够让我们活的更好些……

为了打消这种错误的追求,佛陀和上师们苦心地向我们展示了万法必将无常的道理,让我们知道,靠山尚且会无常,何况我们这些弱小的凡夫俗子?让我们从长久以来不自觉的幻想中警醒,真正地审视自己潜藏的观点,真正的审视无常是怎么回事,并开始试着认真体味它。


为什么没有无常观,佛法不一定成就?


本课中上师说到,佛陀的最后遗嘱,就是让我们长期忆念无常迁变之理,这也是佛法的最深教义。如果没有这种观念,虽然表面上希求大法,但实际上佛法不一定成就。

为什么呢?修法成不成功,难道不是看努力的程度吗?即使无常体会的不深,我只要很有毅力,坚持天天按时修法,不落下功课就可以了呀。

从修法本身来看,如果没有基本的无常观,不一定天天能坚持。每天生活中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有的很紧急,有的很必要,如果没有“琐事无边,做无终了放则了”的观念,很容易被这些事情所左右,把“不那么紧急”的修法一拖再拖。

从修法的心态上来看,对无常的体会深浅,直接关系着修法的深入程度和质量。不知道佛法之前,每个人几乎都是沉浸在对未来的各种期望中,兴致勃勃的向往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学习佛法以后,知道了万法无常,对世间的兴趣减弱了不少,觉得世间大部分事物确实指不上,这时候心开始往修法上转移,但也会均出一部分精力放在必要的世间法上,因为你需要生存;或许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万事万物,包括自己一直依存的身体,没有一丝一毫可指望处,没有哪怕针尖那么大的安乐处,这时候失去了所有的期待,对轮回彻底死心,此时体会到的无常给你造成的心理冲击,足以让你疯了似的,唯一深心渴望修法而无暇顾及其他。

所以,如果没有真正的懂得无常,即使看起来是在修法,但是力度,深入程度都和那些生起无常观的,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没有怀着对轮回的深深恐惧而全力以赴,只是“尽力了”,还不足以让人迅速转向解脱。


编写师兄:定解B12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5030-定解B06-00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