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15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4课-脉络&难点 返回

15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4课-脉络&难点

脉络梳理




简略分析


戊三、专心祈祷

(一)于一切威仪中修上师瑜伽

(二)依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三)米拉日巴尊者的教言

(四)灌顶的基本道理

(五)上师瑜伽不可缺少

(六)一定要重视《前行》

(七)法本及光盘制作上的建议


丁三、(传承上师简历)分三:一、如来密意传;二、持明表示传;三、补特伽罗耳传。


戊一、如来密意传


展开分析


戊三、专心祈祷


于一切威仪中修上师瑜伽


1总说


2分说

1)行走

2安坐

3享用饮食

a. 观想要点:显而无自性

b. 进一步解说:①所观即上师;②观想的重要性

4躺下

a. 观在心间

b. 观在头顶


依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


(一)总说:一切都是上师的自性

 

1、略说


2、详说:如何观想


3、劝诫和窍诀


(二)违缘及痛苦是上师为你尽除恶业


1、正说


2、例说

1)举例:出现违缘时不认为是加持

2)原因:上师会根据弟子根基给予相应的加持或调伏

3)结论:“坏事”不一定不好


(三)顺缘及快乐是上师的大悲所致


1、正说


2、例说

1)举例:顺缘时往往认为是自己能力所致,生起自满:①以梦为例:做好梦得意/做恶梦难过;②应如何做:恶梦违缘是上师为你制造的,应生欢喜

 2)结论:顺利时要心怀感恩,不可傲慢


(四)疲厌、沉掉等时观自心与上师无别


1、正说


2、别说:什么是真正的上师


(五)多念莲师心咒


1、念诵


2、修行传统

1)正说:传承弟子们每人要念一千万遍

2)劝修:

① 正面劝修:各种情况均应圆满一千万

② 对比劝修:以居士精进为例劝修

③ 功过劝修:以人身价值劝修


3、总结:依上师瑜伽将一切转为道用的功德


米拉日巴尊者的教言


作为修行人,应该恒时护持正念来对治烦恼


(一)八天女供食求法

1、公案内容

2、结论:护持正念,结合上师瑜伽


(二)行住坐卧转为道用之式


1、我行显现转道用,六聚自解之走式

● 解释颂词


2、若坐无伪本来住,精华实义之坐式

● 解释颂词/解释精华实义之坐式


3、若食享用空性食,断除二取之食式

● 解释颂词


4、若饮痛饮念知泉,坚持不懈之饮式

● 解释颂词


5、结论:

1)正说:与尊者生活方式对比,说明应多修上师瑜伽

2)遣疑:

① 疑:有些人依止上师有顾虑

② 遣:以上师自身为例说明真正的上师不会轻易不高兴

3)总结:一心一意修上师瑜伽,修行肯定会成功


灌顶的基本道理


(一)灌顶的重要性


 1、正说


 2、以教证说明

 1)“密宗未依灌顶无成就,犹如舟子手中无船桨。”

 2)“未受灌顶无成就,沙子无法榨出油。”


 3、结论:灌顶非常重要


(二) 灌顶的二因四缘


 1、二因

 1)相应因

 2)俱生因


 2、四缘

 1)因缘:①、详细解释;②、结论:如何做

 2)增上缘:①、详细解释;②、结论:灌顶的资格(例说)

 3)所缘缘:①、详细解释;②、结论:要圆满做到其实很难

 A、反面说(上师/弟子)

 B、正面说

 4)等无间缘:①、详细解释;②、结论:等无间缘的作用

 5)结论:依此衡量,求灌顶的人多,但是否都得到了灌顶,要作些观察


3、别说:灌顶与修行的关系

1)总说:灌顶和修行

2)分说:以例说明:①、正面说;②、反面说

3)结论:对你所得灌顶这个法门的修行是最重要的


(三) 汉传佛教中也有灌顶


1、以教证说明


2、遣诤

1)诤:个别显宗上师认为灌顶无用

2)遣:因为不了解:

① 可从藏汉佛教经典中了解

② 不能因为不了解造业


(四)基道果三种灌顶


1、三种灌顶

1)基灌顶

2)道灌顶

3)果灌顶(详细解释)


2、对照自身:要长期修习道灌顶


上师瑜伽不可缺少


(一)正行不可缺少:实修正行时不可缺少


(二)仅修前行成就:

  

1、往生:仅依靠上师瑜伽等加行法可往生妙拂吉祥山

● 例说:往生/虹身成就

2、成就:往生后迅速成就


(三)结语


一定要重视《前行》


(一)略说:要重视整部《前行》


(二)例说

1、例说:学院堪布为了一点注解向老修行人借来《前行》复印,老修行人要求两三天必须归还


2、结论:劝诫重视《前行》

1)现状:

① 藏地更重视

A、藏地修行人比汉地修行人更重视《前行》

B、藏地比汉地更重视《前行》

 ② 汉地不重视

A、汉地很少有人重视《前行》

B、例说

2)未来:藏汉对《前行》的重视程度对比

3)上师感慨:如果换做是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做的讲记,明明可以给一些重视的好学生讲,却偏偏选择那些根本不重视的学生,有没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觉?


法本及光盘制作上的建议


(一)感谢:感谢制作法本光盘的道友们


(二)建议:以开放的心态让其他人参与校对制作

 

1、正说:在文字校对及视频制作上,相关道友应该作些沟通


2、例说:上师校对自己的藏文稿子,让另外两三位堪布再校


3、结论:

1)负责的道友角度:

①现状:负责的人往往会执着

②应如何做: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辩论一下是有必要的

2)新参与道友角度:

① 现状:有的不愿意说,怕得罪人

② 应如何做:要尽力负责,要有些交流甚至辩论


(三)总结:再次感谢道友的努力,此次讲解《大圆满前行》是上师一生中非常有意义的大事


丁三、(传承上师简历)分三:一、如来密意传;二、持明表示传;三、补特伽罗耳传


  • 科判解释:传讲传承上师简历的必要/总说


戊一、如来密意传


  • 定义

  • 其他方式宣讲

     1、总说:示现无数化身饶益众生

     2、分说:六能仁的形象

     3、别说:度化南瞻部洲众生

     4、旁述:不承认密宗是没有道理的

  • 引用汉地《大方等大集经》说明

     1、颂词解释

     2、经典解释

  • 总结前文

     1、如来密意传是佛陀内部的智慧传递

     2、无法如是传递的众生,则显现为六能仁宣说相应法门

     3、别说:解释“调伏贪惑对治法……”的教证,说明每个众生都可选择相应的法门


本课难点



一、不要在顺境中觉得自己有本事,在逆境中怪罪上师不加持

在面对顺境逆境时,凡夫总是有本事把好事归功于自己,把坏事怪到别人头上:遇到了顺缘,自己丰衣足食,幸福安乐,修行增上等各方面都不错时,加上别人夸几句,往往不知不觉中飘飘然起来,生起傲慢心,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有能力,有智慧,有福报所以才有了今天,进而好为人师,到处传授经验;如果遇到了不顺,第一时间就想到是因为某某人做的不对才导致这样,祈祷上师几次,如果没什么变化,就暗暗生起怨恨心,心想我天天供佛,怎么在我遇到困难时一点反应都没有?再不管用我就不信佛了!


凡夫的心总是能把好事变成坏事,坏事就更往坏了发展。


意识到这个思维惯性,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彻底扭转这种思维模式,把所有的顺缘快乐,都认识到是上师的大悲所致(即使是世间人,头脑清醒者也会明白并非凭借一己之力而是多种因缘巧合才形成顺缘);把所有的违缘都看做是上师净除自己恶业的方便(事实确实如此,感受了痛苦并同时不生烦恼就消除了旧业);这样一来,无论处在何种境况中,我们都不会陷入或自满或怨恨的负面情绪,而是保持平和、正面、积极的心态。当然,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做些切实的努力。


上师瑜伽真的是最好的铠甲。


二、道灌顶并非只是想象

我们通常认为,上师亲自在面前赐予的灌顶是真实的灌顶,而每日修的上师瑜伽,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心,自心和上师无二无别,这个只是依靠自己想象的一种仪轨而已,起不到像真正的上师亲自加持的作用。修的时候也没有特别认真的去做。


其实,我们的对境是已经证悟实相的大成就者,是本尊,是佛陀,你观想出来的他,和你观想一般的凡夫,瓶子,柱子是完全不一样的,观想出的他,就是上师,本尊本身,他绝对有能力赐予你真正的加持和灌顶,而一般的上师,或者凡夫是起不到这样的作用的。了知了这一点,当我们每次把上师观到头顶上的时候,要以真切的心呼唤他,充满信心的祈求他的加持,只要这样长期性的修持下去,相续一定会变得堪能,调柔。


编写师兄:定解B17、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6134-定解B06-00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