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26--佛教是真正的科学(04) 返回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26--佛教是真正的科学(04)

 

 

科学一直希望研究客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东西,所以,实事求是就是科学的崇高精神。我们可以把这叫做“真的”,但它是不是“对的”呢?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

 

                         佛教是真正的科学(4)

 

江柯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微生物学博士

 

物质和心的四种关系

 

既然说到心和物质,那下面就对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作个观察,对物质和心这两者的四种关系做一个粗略的分析,目的主要在于引发大家的思考。

 

第四种关系

 

最后一种情况,心也不是实有存在的。这个心是不是实有存在的呢?如果心是实有存在的话,它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比如,如果我们用的媒体播放器是实有的,就不会由于因缘而变化,我们就不能一会儿加个插件、一会儿把它升级一下。但实际上,我们随时可以给它升级,改变程序就会开发更多的功能。心也是如此,它不是不变的实有的东西。正是因为它不是实有存在的,我们才能用佛法的道理去改变它、塑造它,最终让它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实验,而且,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成就者,他们已经超越了心的束缚,得到了解脱。佛陀的弟子们,正是因为通过对心的改变,才能无碍地显现各种神通神变。这是因为佛教一直对心有非常透彻的观察、分析和实践。所以,非常容易解释这样的现象。而这些,科学是根本没有办法解释的。

 

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上面讲的例子是有道理,但是,为什么说实有存在的东西,就不能改变呢?某个东西就不能够既是实有的,又可以不断地改变吗?答案是,不可以。我们可以这么来观察: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说某个物质改变了,实际上是组成这个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如果是一个不能分的物质,是没有办法发生改变的。

 

再来从一个推理上观察。假设物质可以既是实有的又可以改变的话,那么可以认为:上小学的你是实有存在的,上大学的你也是实有存在的。这样一来,上小学的你和上大学的你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人呢?如果说是不同的人,那肯定大家都不会承认。而且,如果承认是不同的个体的时候,也就不可能说是某一个个体发生改变了,改变也就不成立了。如果是同一个人,那么,你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在上大学了,就不用辛辛苦苦上中学和高考了,或者说你上大学的时候实际上还在上小学;而且,你上大学的时候还应该和上小学时长得一模一样。这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既是实有,又可以改变的物质是绝对不存在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改变都已经让原来的物质不再是原来的物质了。也就是说物质都是不停运动的,或者刹那生灭,灭了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又怎么改变呢?只是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非常相似,我们就觉得只是有了一点点改变,还是刚才的那个东西。实际上,就好像为了表现一个动态的视频,每一张电影胶片都是独立的类似的画面而已。

 

(待续)

 

感恩您的关注,敬请继续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