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学演讲系列三
心灵
科学
结语:了解佛教真理的途径——实修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六根非量
其实,西方科学家不仅仅是通过物质研究与逻辑推理,来证实佛教的正确性。很多人还通过修行和体验,来了解佛教真理。
作为一名学者,要证实佛教的真实性,理论的支持固然不可缺少,但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还是要实际修行。因为,现在很多人通过理论研究考证真理时,得出来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佛经中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非量,是不可靠的。这一点,科学家也承认,比如当多维空间的概念出现时,就会知道我们的感官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
所以,爱因斯坦说过:“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
To be continued
否定之否定
按照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人类探索真理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说,通过不断探索并否定前辈的观点,从而不断地接近真理。
如果是这样,那有没有依靠逻辑推理而最终证成真理的时候呢?
恐怕是个未知数。
To be continued
实修体验
但通过修持来体验真理,则完全不同。比如,佛教中有认识心性的法门,自己依靠这些修法,可以完全通达心的本性。那个时候,即使成千上万的智者来到你面前,说你通达的心性是错误的,你也丝毫不为所动,他们也根本无法否定你的见解。
这一点,从禅宗和密宗的很多公案中,就看得出来。看了历代大成就者的事迹,我们会明白佛教的神秘和世界的可笑。但是,这些道理,在不信仰佛教的人前面,说一百遍、一千遍,可能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要真正认识佛教真理,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来了解是最彻底的。
——2010年6月24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佛教空性观》
To be continued
/ 本话题尚未圆满
明天请继续关注 /
图片来源 / 一心一意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