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观宗寺佛学时代|《影尘回忆录》/ 连载013
倓虚大师的传奇一生
No.013
1.最初一月的苦闷
在我们戒期里边,北方人受戒的,连东北人共合有十三位。戒期圆满之后,有十一位回小庙,惟有辽阳金银库的一位戒兄,他的名字叫净玉,出戒期之后,愿意发心求学。我们两个人算是志同道合,就一块儿留住在观宗寺。
那时候,谛闲老法师在观宗寺办一个佛学研究社。他在前若干年,和杨仁山居士在南京曾办过一个僧校。中国佛教最初办僧学校,就从那时候为起始,如太虚、仁山两位法师,都是那里的学生。后来因为经费困难,办了二年多工夫,就停顿了。谛老复兴观宗寺之后,因为立不起学堂,才立一个研究社。
我和净玉师打算入研究社求学,谛老很慈悲,尤其对北方人求学,特别优待欢迎。因为北方人隔于言语,到南方去求学的很少。北方佛法零落,如果浙江宁波一带的人到北方来弘扬,因为说话听不懂,也是很困难的事。因此,谛老关心北方的整个佛法大体,很希望北方人能够到那里去学学佛法,将来学成之后,可以到北方来,开辟几个道场,在北方弘扬佛法!
净玉师比我年青,我两个入学后,谛老很欢喜。可是北方人在南方住,一切都感觉不习惯。
观宗寺,它原来的名字是延庆寺,宋朝法智大师中兴天台所创建。院子很大,分前后两院。元丰年间,四明五世后,介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佛经》建十六观堂。因为天台教注重修止观,所以那里的禅堂不叫禅堂而叫观堂。原来那个老庙的门向南,后来的中兴观堂门改向东。庙很威风,像一座城。周围有一道河,像护城河一样;外面有很多房子,多半是在家人住。
研究社的主讲是谛闲老法师,开大座讲经的时候,也应当由谛老讲。但是因为观宗寺由谛老复兴,事情多,每天忙于应酬,有时候对大座经无暇来讲,就委托当辅讲的,静修法师讲《四教仪集注》。
静修法师,他对《教观纲宗》曾作过注解(即《教观纲宗科释》),对于天台教也很有研究。不过因为他是温州人,我听不懂他的话。头一次听讲,给了我一本《四教仪》,听了整整两个钟头,一句也没听懂!也不知他讲到什么地方,只看别人听得很高兴,我也不知他们为什么高兴。
下课后去问同学妙真法师(现任苏州灵岩山寺住持,继续印光老人),因为我们住同寮,他是湖北人,说话稍微能懂,给我讲一遍之后,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样听了一个多月,总是觉得苦闷得很!
后来,辅讲法师催着要回讲,我因为听不懂,也没什么心得,自己心里就打妄想,要走,原因是:
(1)宁波吃臭菜,我吃不习惯;
(2)夜间冷,睡不着觉;
(3)言语不通,听课不明白。
那时候,正是十一月天,屋里没有炉子,冻的睡不着觉,所以告假想走,但是没得许可。辅讲法师问我:
“你为什么要走?”
本来我走的原因,并不是只为了吃不好,睡不好,主要的,原是为了听课,口音听不懂,但是当面又不好意思说,只好说是“夜间冷,睡不着觉,”他说:
“你是有被不会盖呀!如果你晚上脱了大衣,穿着小衣服睡,把四下里收摄好,这样就不冷了。”
他的一番好意,我也不好意思拒绝;但晚上照他告诉我的那样去睡,果然就不冷了。这样住了几天,我的妄想抑制不住,仍然要走。走的主因,当然还是听不懂课——苦闷!
凡事都有因缘,也该我走不了,辅讲法师,我不是听不懂他的话吗?不想过几天,他却告假走了。
原因是我们有一位同学道某(他的名字,我已想不起来),与静修法师不睦,常与静修法师口角,因此,静修法师要迁他的单。道同学办事很机灵,没等他去对谛老说,他却已先行跑到谛老那里,痛哭流涕的诉说静修法师欺负他,要迁他的单。
谛老并不明白真相,对学生又很爱护,当时就对道同学说:
“不要紧!你回去好好地求学,他迁不了你的单啊!”
自此之后,道同学觉得更有仗恃,就常与静修法师顶嘴。静修法师,因为自己是一个副讲身份,说了话不算,就气的不得了,去找谛老:“他这样给我下不来台,我干不了!”
谛老因为道同学先到他跟前诉过冤,知道他们不睦,就想法子劝静修法师:
“嗯——”谛老说,“他们当学生的,有点小小不严的过错,你可以原谅他,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
可是后来,他两个人仍然不睦,静修法师找过谛老几次,然而谛老无论如何不许迁单。静修法师看看自己没面子,要走,谛老又解劝了半天,也没劝好,最后谛老说:
“嗯——你实在要走我也没办法,你走吧!你走了我自己讲!”
静修法师从谛老那里回去之后,就收拾衣单,同学们也未加挽留,就这样,他搬起衣单就走了。
静修法师在的时候,已经把《四教仪》讲完,接讲南岳大师所作的《大乘止观》,静修法师走了之后,由谛老续讲。
2.课程与时间的分配
谛老因为在观宗寺事情忙,应酬多,已经快半年没讲经,也不知学生的程度如何。因为事情的忙碌,所以讲经的时候很简略,都是讲完了之后,叫学生自己去用功悟解,到第二天再回讲。
谛老讲经的时候,多半说官话,我还听的懂。这也是该当我在观宗寺有求学的机缘,不然,为了听不懂话,总是打妄想要走,现在既然话也能听懂了,并且我已经研究佛经七八年,所讲的经虽然不同,然而名相义理都大致不差。
那时候,研究社分甲乙丙三班,有在那里已经住过几年的学生。我去了才不过一个多月,所以列在丙班里。
观宗寺的课程,每天早三点起床,三点半上大殿,一次殿要花两个钟头的工夫,念快了,谛老不乐意。五点半下殿,稍微休息一会,就过早斋堂。下过早斋堂,稍一休息,自己就看经,预备回讲,这个时间,算是自己的工夫。八点钟回讲,这一堂须要三个钟头。至十一点下课,休息一会,十一点半就过午斋堂。下了午斋堂要绕佛,因为观宗寺住一百多人,绕佛的时间也很大!
绕佛下来之后,休息,这个时间,也算自己的工夫,可以看看经,或睡一会觉。到一点钟,听报钟一响,大众都持经本到讲堂。等大众到齐之后,谛老进堂,先说几句开示的话,然后敲三下木鱼止静,大众修一个钟头的止观。
谛老跟前放一个表,到两点钟,谛老三弹指,监学法师敲一下引磬开静,谛老再开讲。这时候,同学们的腿子,有坐不了大时间的,开静之后,可以方便一些,放下来。谛老的工夫深,无论坐多大时间,始终都是一样。
到下午四点钟,听完大座之后,稍微休息休息喘口气,就上晚殿。这个晚殿,也要两个钟头。那里是教下门庭,不讲持午,每天三顿饭,下晚殿,休息片刻就吃晚饭。
晚间,七至九点,这两个钟头,是自修的工夫。个人在寮房里看经,三个人一个屋,一张桌,一个油灯,点一根灯芯草,两根都不许可。九点钟开大静,下过二板之后,一律息灯。各寮房由纠察师负责监视,二板后,各寮房不许再有灯火。到明天三点钟起床,共睡六个钟头的觉。这样计算起来,一天之中,上下课,加上殿过堂,要有十几个钟点,同学们没有一点闲空。
“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楞严经》
- 未完待续 -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 官方网站
http://www.wybuddhist.com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 脸书账号
www.facebook.com/wybs2011
• 联系我们
wybuddhist@163.com